APP下载

《老子》中的谦虚意识

2013-04-29郭建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圣人老子意识

摘 要: 《老子》主要表现的是天道无为、虚静柔弱,但它也含有谦虚的意识。本文主要从谦虚的产生、《老子》中的谦虚意识及现实意义、谦虚的不足三方面作简要分析,以期重新认识其价值。

关键词: 谦虚产生章 《老子》的谦虚与现实 不足

《老子》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作,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天道无为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思想以及虚静柔弱的审美观念。它以特有的哲学思想与儒、释共同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谦虚意识也成为其重要的思想之一。本文欲对《老子》所包含的谦虚意识作简要分析,已就教于专家师友。

一、 简述谦虚的产生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谦虚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自满,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谦虚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到《周易》,则把谦列为一卦,即第十五卦谦卦,并且谦卦是唯一一个每一爻都表示吉利的卦象,可见《周易》对于谦的推崇。它告诫人们要善于谦下,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出自其中的“谦谦君子”则成为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德高尚的人的代名词。《诗经》也有谦的意识。《大雅·板》中有“老夫灌灌,小子”, 其意为老人诚恳地讲,而小子狂傲不听。它告诫人们应该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就要吃大亏。《小雅·角弓》中有“莫肯下遗,式居娄骄”,其意为兄弟之间的关系不和是因为不肯谦虚,自满自骄。《论语》中也有关于谦的思想,如《泰伯》中有:“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里指出了骄傲的危害,同时强调了谦虚的重要性。

二、《老子》中的谦虚意识及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老子》一书涵盖了柔弱、虚静两方面,尽管《老子》一书没有提到一个谦字,但从一定意义上却包含了谦虚的意识。这里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

从做人的角度,要求虚以待人,不骄傲自满。《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要求人们不要盈满,不要骄傲。恃才傲物,富贵而骄,是不能长久的,到头来只能自取祸患。适可而止,收敛一己之私欲,才能合于自然之道,才是常保之道。这里是从身处富贵的角度谈起。《老子》十五章则是对求道、体道者的告诫,其内容为:“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要求为道者要谨慎、警觉、严肃、融合、纯朴,同时还要不自满,这样才能去故更新,成为一个得道者。《老子》二十四章则讲述了自满的危害,其文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越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人,越达不到他们的目的。《老子》四十五章讲越充盈的东西,越是谦虚的。其文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里是从相反相成的角度来论证,得出了盈虚之间的关系。《老子》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里同样是通过辩证思维道出善于用人者以谦下之怀才能得到人才之理。以上是对于个人的要求。《老子》中也阐述了对圣人的标准,就是要谦以待人。《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通过现象变动、相对转换,引出圣人弗有、弗恃、弗居,其实更强调了那种谦虚的品质。《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本章告诉人们圣人之所以处上不觉负重,处前不感有害,正是因为谦下,不与人争,老子通过江海居下、江海包容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这一点。《老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老子认为百姓如果不畏惧统治者,那么可怕的事就要发生了。由此引出圣人的处事原则是自知而不显露自己,自爱而不抬高自己,这里指出了谦下的重要性。同样在《老子》第七十七章以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引出了圣人的重要性,其文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里要求人们要像圣人那样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同时,老子还提出要用谦下的态度来调节“有余者”与“不足者”之间的贫富差距。

其实,从古到今,关于个人谦虚的例子还真不少,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就一直传为佳话,甚至写在《三字经》里;出自《论语》的“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样是孔子谦虚的写照;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宋的进士杨时就是用他的虚心、诚心、尊师感动了程颐,他最后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面对取得的成绩时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对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而言,更应该谦以待人,才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否则,自傲自满只能导致失败。

从国家的角度,《老子》认为谦下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老子》第三十章从战争的角度谈及谦,其文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战争是惨烈的,给战争双方都来伤痛,战败者有可能国破家亡,而胜利者也同样付出了血的代价。《老子》告诫战胜者不要矜持,不要夸耀,不要骄傲,不要逞强,因为战争会有报复的,甚至最后和失败者一样,这种告诫是发人深省的。《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这里从道的作用谈起,然后引出诸侯王的道,即谦下、处下。《老子》六十一章则从大国与小国交往的角度谈及要和平相处,必须谦下,其文为:“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在大国与小国的相处方面,老子更强调大国的态度,要谦下,要有包容的胸怀,这样两国才能各得所欲。《老子》在七十二章虽然是假想了一个谦下理想的圣人来调和阶级矛盾,但实际也是谈治国。从这些方面可见,老子在国家治理方面很重视谦下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比无为更实用。

自古以来,谦下治国的也不少。周武王以太公为师,卒成王业;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求得诸葛亮辅佐;康熙皇帝微服私访,体察民情,造就康熙盛世,这些都是谦下的表现。中国的革命正是依靠了人民,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主席的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正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

三、谦虚的不足

正如《老子》中的善柔、虚静、自然无为有它的局限性一样,谦的意识同样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对于个人来讲,有时也需要去主动展现自己的才能,以获得认可,当然这里的展现不是自满。战国时的苏秦,如果没有他的游说,不表露自己的才能,他就不会配六国相印,没有毛遂自荐,就不能解秦围邯郸之困。当然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而当下的现代人,正处于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有时是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我们可能要错失良机,成为失败者。

其次,对于国家而言,同样也要适时表现自己,战国时期,六国兵进函谷关,就是不敢攻打,其中有函谷关地理环境险恶的原因,更多是当时的秦国确实强大,它在更多的战争中已显露了它的实力,使六国望而却步。近代的鸦片战争,这个教训对我们是深刻的,落后就要挨打,如果这时认为谦下好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综上,谦的意识在《老子》一书中确实有充分的体现,它体现在善柔、虚静的观念中,告诫人们要谦以待人,不要骄傲,这样人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国家才能富强稳定。这同样也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另一方还要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6]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作 者:郭建国,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圣人老子意识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官场圣人范仲淹
意识不会死
官场圣人范仲淹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智者老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