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努力 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工作

2013-04-29高俊才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农村

高俊才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做出了全面总结,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今后一个时期包括今年的“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一、深刻认识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多种困难和挑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

一是粮食生产“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1791亿斤,增产3.2%,亩产353公斤,提高2.6%,总产单产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0%,播种面积扩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0%,科技进步和单产提高成为增产的主要动力。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累计增产3177亿斤,到2012年已经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棉油糖、果菜茶等农产品连年丰收,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12年全国棉花产量预计65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糖料产量达到3340万吨、1290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1%;肉类、水产品产量预计可达8220万吨和58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4.4%。

二是农民收入增长“九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由于农产品供求总体偏紧,加上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持,2012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前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平均上升3.5%,11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50公斤收购价格为119.2元,同比上涨4.2%。虽然宏观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集中返乡现象,全年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工资水平继续提高。综合考虑农产品价格、成本变化及农民外出务工形势,预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7890元,实际增长约10.3%,连续第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快于东部地区,城乡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6%,增长之快历史少见。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快提高。中央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总量达到1228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3年的13.7%提高到19.2%。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达到50.5%。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继续实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水利工程顺利完工。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以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为重点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3年以来,我国累计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亿亩,到2012年农田灌溉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已超过51%。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54.5%和57%,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显著加强。

四是农村民生显著改善,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2003年以来,全国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0万公里,解决3.9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180万户。启动实施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用电条件大为改善;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国有林区、垦区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使1020万户直接受益。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深入实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3年以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超过8亿亩,目前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0.36%,提高了2.15个百分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7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7%,有8949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

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呈现安定祥和的新局面。

回首过去的10年,“三农”工作的成就来之不易。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三农”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一是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尽管我国农业连年丰收,但由于需求刚性增长,使农产品供给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状况。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持续攀升,其中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高达60%,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0%。棉花、食糖、麻类等其他农产品进口量也在增长,2011年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35%、20%和38%。稻米、小麦和玉米这三大谷物,虽然进口的绝对量不大,进口增长的势头不容忽视。进口的谷物、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相当于利用了国外7亿亩左右的耕地播种面积。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促进农业持续增产的难度明显加大。目前,我国支撑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种条件已经绷得很紧,下一步靠增加面积增产的潜力越来越小,必须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但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受水土资源匹配条件制约,继续大幅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的潜力有限,而且造中低产田的投资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我国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此外,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生态脆弱、环境污染加剧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农业进入高成本阶段,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人工费用、土地流转费用、机械作业成本等均呈上升态势,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尽管近几年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绝对收益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农业比较效益依然偏低。目前,我国农民务农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外出务工,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二、三产业,这种情况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紧缺,“谁来种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上还处于过剩状态,但由于长时间大规模的持续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己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4.7亿农村户籍的劳动力中,每年外出务工或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6个月以上的达2.53亿,所占比重达到53.8%。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十分普遍,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难以适应以科技化、机械化、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五是农业进入高风险阶段,稳定生产和价格的难度加大。首先,随着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多,动植物病害呈加重发展态势,农业自然风险在增加。其次,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市场风险增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合度加深,国际上生物质能源发展、投机资金炒作等,使农产品的能源属性和金融属性凸显,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起大落,对国内粮价波动的影响加剧,保持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稳定的调控难度增大。第三,由于环境污染和农业投入品不当使用等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不容轻视。这些问题相互叠加,使农业进入高风险阶段,其中很多不利因素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消除。

此外,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凸显;还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三农”发展。

二、联系实际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目标,联系实际情况,做好有关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要素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生产要素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基础。

一是提高农技推广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近年来先进科学技术在“三农”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农业、林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已分别达到54.5%和43%。新修改发布、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推广法》中法律条文的很多内容比1993年版本做了与时俱进的修改,特别是内涵和外延都做了重要拓展,是我们新时期依法行政、依法兴农的重要法律依据。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不断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推广条件。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力度,2008年以来的5年,农口累计安排了380亿元,用于农机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建设,2012年又大幅度加大了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相关投资项目已覆盖全部乡镇,但从实施情况看,一些地方还存在部分问题,地区之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改善状况也很不平衡。今后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要尽快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协调整合农业、水利、林业、气象等各相关行业的科技力量,在加大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涉农科技力量的积极性,相互协调,增大合力,促进形成科技兴农的新局面。

二是提高良种水平。百业农为先,农业种为先。良种繁育是非常重要的农业技术。近5年来全委农口累计安排良种繁育投资40多亿元,建设了一批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等。在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农作物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发展很快,尤其是杂交水稻,不仅推广面积增长很快,而且育种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有些作物的育种滞后于发达国家,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的蔬菜种植使用“洋种子”多,因种子价格高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养殖业良种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比较大。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我们适当引进新品种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促进我国种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和国家种业安全等因素考虑,国内种业要加快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加快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结合的育种新机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本完成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以西北、西南、海南为重点,初步建立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培育一批“育繁一体化”种子企业;前50强种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2015年达到40%以上,2020年达到60%以上。

三是提高农田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央多个部门和各地对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极性很高,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改造的投资每年数以千亿元计,对“九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标准制定、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是,目前存在标准不规范、多渠道资金不协调、规划和项目衔接不够、建后管护薄弱等问题。为了既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地的积极性,又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其他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有关部门和地方还要编制相关的配套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根据国家通用标准制定行业和地方的具体技术标准。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涉及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才能落实好中央要求。

四是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多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水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随着中央地方财力的增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逐年大幅增长,各渠道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每年共计达1000多亿元。历史经验表明,粮食减产多的年份,旱灾是主要原因。今后要防旱排涝结合,以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保证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国的有效灌溉面积已超过9亿亩,近年来在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了大量灌溉面积,这主要得益于节水措施。在推进渠道硬化防渗等传统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

五是提高机械化水平。2004年以来中央逐年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的力度,9年累计安排700多亿元。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近年来中央政策大力推动加上广大农民的积极主动,我国农机总动力由2004年的6.4亿千瓦增长到2012年的10亿多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7%。农机作业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畜劳动,对于我国实现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业连年增产,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既属于先进生产力,又促进先进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和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化”结合的重要物质装备基础。今后国家和地方在编审规划、布局项目和研究政策建议等工作中,应该更多地考虑提高机械化水平。

六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充分说明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紧密关系。可以说,信息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很快,一些地方在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大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在气象预报、农业估产、农民咨询、防洪减灾、森林防火等方面运用卫星、雷达、遥感、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范围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拓展了一些新领域。相对于工业和城市来说,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总体上说还比较滞后,今后要在增强信息化理念的同时,在制定政策、编审规划和安排项目等工作中,更多更好地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三农”领域。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七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落实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全过程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都需要政府加强对农民和企业的教育、引导、规范和监管,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将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期规划,在增强基层检验检测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期(即“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始实施,将在继续加强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地(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增强部级专业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的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建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在实施二期规划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要对一期规划的已建工程“回头看”,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和普遍性问题研究提出对策,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运行经费,大力推进资源整合,提高监管效率,增强监管效果。

八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要保障农产品供给,必须统筹兼顾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多个方面。流通滞后带来的问题很多,特别是损失率高,我国粮食、水果、蔬菜的产后平均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通过加强流通硬件和软件建设,降低损失率,一举多得。以果蔬为例,如果将腐损率由目前的20%—30%左右降低到15%以下(有关规划确定的2015年目标),可节约蔬菜播种面积2000多万亩,而且还能大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我国蔬菜、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例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农产品由于流通过程中的腐损率高,仅蔬菜、水果每年的损失就高达1000亿元以上。今后要按照今年中央l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同时要加快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在研究生产问题时,要进一步重视流通问题,在生产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工作中,要加强生产内涵与流通外延的衔接工作。

(二)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要统筹兼顾并解决好突出问题

一是进一步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结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农业进入了“双高双紧”阶段,即“高成本阶段、高风险阶段”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阶段、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阶段”。今后要从“双高双紧”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加大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使务农种粮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一些人均农业资源比较多的地区,比如黑龙江、吉林等省,近年来一方面加大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力度,规模红利开始显现;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政策红利也逐步增长。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农产品产量增长、质量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开始出现多赢的好形势。一些农业资源比较差的地区,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后,应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多效共赢的模式。对于人均耕地少而且条件差、农民收入特别低的地区,要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收益高的特色农业,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使农民从务农中得到更多的收入,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国45亿亩林地、8亿亩可利用沙地、6亿亩湿地,在这近60亿亩林业生态土地上创造的经济总产值,从2008年的1.4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7万亿元,增幅之快是其他产业少见的。我国目前1.28亿贫困人口,90%分布在山区,林业生态产业有助于1亿多农民的脱贫。今后,要按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富民型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林产业。

二是进一步重视国内与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结合。在我国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复种指数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要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主要的一是靠提高单产,二是靠适当进口。提高单产还有一定潜力,但仅靠提高单产难以完全适应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国一方面粮食单产和总产连年增长;另一方面进口农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进口农产品折合的播种面积相当于国内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0%左右。综合考虑我国的资源禀赋、环境压力、消费需求增长、外汇储备等因素,保障农产品供给,既要总体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又要进一步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

三是进一步重视合理消费,增加供给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市场供应货源增加,农产品需求侧的问题开始显现,过度消费甚至浪费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应加强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改善消费行为,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这对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缓解农产品产需矛盾、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促进农民收入整体较快增长与低收入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相结合。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最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的是低收入农民群体。不仅要重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要重视缩小农民收入差距。从统计数字看,把全国农民分成五等份,2006年到2011年,收入高的一亿多农民人均收入5年共增长8308元,收入低的一亿多农民人均收入5年共增长818元,后者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这说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马太效应”,即越富的农民增收越快,越穷的农民增收越慢、越难。对于到202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总体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低收入农民要加大“雪中送炭”的力度,适当“输血”与培育“造血”功能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低收入农民的增收能力和收入水平,切实解决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重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一定要因地制宜,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这是近年来安排投资比较多的一项工程,每年安排200多亿元,解决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近10年来共计解决了3.9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和项目建设,实行了以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分质供水相结合,以集中供水为主的原则。目前虽然集中供水的比例比较高,但大部分工程的集中程度还不高,供水工程覆盖的范围还比较小,今后要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城乡同网、同质供水的范围,提高水量和水质的保证率。同时,对于近期内难以实行集中供水的一些边远山区农村,也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供水条件,使其达到安全饮水的基本标准。

六是民生工程要进一步重视政府支持与农民参与的结合。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加大了对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民生工程项目的特点是面广、量大、单个项目投资额小,这样的项目简称“小而广”项目。对于“小而广”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决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安徽等省探索了与大中型项目不同的模式,这种模式可概括为“三政三民结合”,即政府支持、政府指导、政府监管与农民自选、农民自建、农民自管相结合,对于项目决策,政府由“代民做主”变为“让民做主”,项目建设的法人既不是政府,也不是村党支部或村委会,而是由农民民主选举的项目理事会。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较,工程造价降低30%以上,而且农民可以从工程建设中获取一定的劳务费用,同时还有效防止了工程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2013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村务公开由事后公开向事前、事中延伸,发挥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今后要按照中央要求,在总结基层经验的同时,鼓励探索新的体制机制,使“小而广”民生项目的效益更好,农民群众更满意。

七是进一步重视“国计”与民生的结合。对于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大型水利枢纽等大型工程,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环境评价、移民安置、土地预审和资金落实等工作的前提下,按程序审批。大型项目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效益大,属于“国计”项目。在建设“国计”项目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民生问题,一是要做好征地移民等工作,使水利工程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二是在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中,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利益和意愿,比如大型水资源工程,要把城乡一体化供水、更好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八是进一步重视权力制衡与工作协调的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保证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展改革农经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在编审规划、审核项目、安排计划等工作中,要按照十八大要求的这些原则,优化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首先要通过制衡机制防止绝对权力,防止公权力的“异化”,这对于科学决策、反腐倡廉、保护干部和提高投资效益等,都是重要前提。在制衡的同时为了防止过度扯皮,要不断完善和落实提高效率的工作制度。其次,在决策过程中要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有机统一起来。在有关工作中,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采取适当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要使群众满意,又要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要使工程建设在多方面、多环节,充分沐浴科学民主的“阳光”,做到合理、合法、合情。第三,大中型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制度办事。对“小而广”项目要积极探索提高农民参与度、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决策和建管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