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纠结
2013-04-29乔虹
乔虹
每年的一二月份都是宏观数据受节日因素干扰的时期。不仅年底的数据经常因为种种统计调整或政策的季节性影响而可信性下降,而且分析师们心中的疑问在年初还没有得到解答,就要进入近两个月数据上“无米下锅”的境地。
首先,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年前已决定合并发布一二月份工业生产增加值等多种经济活动指标。这意味着,在1月中旬的上一年四季度数据发布后,一直到3月初前两个月合并的数据出炉,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经济学家只能依靠有限的贸易、通胀和货币信贷数据来推测经济运行情况。
其次,即使是加上零星的行业指数和企业层面消息的帮忙,所有数据也无一不受到春节所引起的工作天数变化的影响。假设经济学家们观察到一些超预期的变化,也很难理清究竟是宏观基本面发生了改变,还是春节因素引起的短期波动。
除了以上这些短期内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近几年来,经济学家们更加纠结的问题在于,经济形式与政策走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似乎已经开始挑战其现有分析框架的基础,影响着他们对临界点到来的判断。
经济预测是经济学家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宏观基本面,特别是增长、通胀和就业的预测;第二部分是对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预测。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只有了解政策环境,才能有效预测经济数据;同时只有对经济走势具有一定判断,才能揣测政府决策机构下一步政策的重点。而最近几年来经济与政策形势的变化,对经济学家在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框架和判断基础都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2012年初,多数经济学家都看到了经济下滑风险,并根据一直以来的分析框架和经验所做出的政策判断——应及时采用宽松政策——事实上并没有马上实现。政策最终并没有倒向“保增长”、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措施,而是逐渐过渡到“稳增长”的温和调整。
出现这样的偏差并不是因为政府没有看到经济下滑的风险,而是在考虑了多方因素,特别是刺激政策可能对“调结构”带来的负效应以后,政策制定者有意调整了干预经济的方式。这其中固然有从以前政策调控中吸取的教训,但更重要的是,去年经济下滑并未导致失业率大幅攀升,根本没有触及政府要保证就业这个政策底线,因此也就不需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原来所谓“保八”的原因在于,多年以来,政策制定者们发现,实际GDP增速持续下降到8%以下,创造就业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失业率上升则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但是2012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速持续维持在8%以下,但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良好,工资上升趋势平稳,全年新增就业的目标更在9月就提前完成。
这样的变化是对于传统分析框架中就业预测和政策判断的一次否定。经济学家必须思考,这是否意味着趋势性的拐点出现,从而更新其分析框架或改善分析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信贷出现新形势,短期经济走势预测的框架也面临更多挑战。经济学家短期预测工具一般依赖对于金融状况、企业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及季度内已公布数据(投资、零售和贸易)的分析。从我国实际来看,采用货币信贷等不同金融指标对短期经济活动进行预测一直效果不俗。
然而从2011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高速发展,传统的银行信贷已不能涵盖绝大多数的新增信用活动,而一直以来最有预测力的广义货币M2也似乎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意味着,如果仍然不对一直以来使用的增长和通胀模型进行更新,预测结果就会产生更大的误差。
经济学家预测宏观基本面与政策走向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也出现在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中。如果未能将近期的重要变化考虑在内,沿用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经济监测手段,恐怕有可能会造成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甚至影响其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宏观分析难度加大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也会影响投资人对企业业绩和资本市场前景的判断。在可靠信息不足的环境中,市场受到随机事件影响也会产生较大波动。
随着“两会”的召开和政策进一步明确,下一次的宏观数据出炉在即,有望帮助经济学家们解决近期对于“弱复苏”还是“强复苏”的争论,早日摆脱这些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