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商人主宰地球时
2013-04-29罗三洋
罗三洋
【广东十三行史话之七】
美国之父 欧洲之父( 上)
众所周知,当今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肇始于公元1773 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由此引发了持续8 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战争。回顾这场战争的起因,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英国对北美十三州的压迫上,很少有人会问,“波士顿倾茶事件”中被反抗者倾倒进大西洋的茶叶,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会引起北美十三州殖民者如此大的怨恨?
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源在于北美茶叶走私商与东印度公司争夺以武夷山乌龙茶为首的对华商品贸易权,这就是为什么东印度公司的财务危机会引发《茶叶法》,《茶叶法》会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而“波士顿倾茶事件”又会引发美国独立战争。从根源上讲,美国独立战争和半个多世纪后的鸦片战争一样,是由植物农产品的非法贸易导致的,只是非法贸易的对象不是鸦片,而是广东十三行的武夷山乌龙茶。
广东十三行的茶叶,就这样决定了美国的独立命运。
作为对欧美政局影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潘振承没能等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他在公元1788 年1 月10日溘然辞世,享年73 岁,与孔子同寿。这位中国商人利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明的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就相继打垮了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欧洲最强大的政权,帮助瑞典和普鲁士复兴,提携濒临破产的美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推动英国成为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真可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主宰世界贸易市场的潘启官家族,因此获得了一个令人震惊、但又确实当之无愧的辉煌头衔——“欧洲之父”.
走私中国茶叶的暴利令北美茶叶走私商力量日益增强,结成所谓的“茶党”。“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
广州十三行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世界首富,是基于其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当今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肇始于公元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由此引发了持续8 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战争。回顾这场战争的起因,大多数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英国对北美十三州的压迫上,很少有人会问,“波士顿倾茶事件”中被反抗者倾倒进大西洋的茶叶,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会引起北美十三州殖民者如此大的怨恨?
“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过程大致如下:公元1773 年12 月16 日, 数百名马霍克族印第安人冲上停泊在波士顿港的三艘东印度公司货船,把船上的342箱茶叶全部倒进了大西洋。英国警方后来发现,这群印第安人其实是北美殖民地议员塞缪尔·亚当斯等人假扮的,其幕后指使者是大商人约翰·汉考克。他们的行为令英国东印度公司蒙受了巨额财产损失,因为这批被塞缪尔·亚当斯等人倒入海水的茶叶都属于上等的武夷山乌龙茶,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花费重金从广东十三行购买、尔后航行过半个地球运到北美十三州来出售的。
上百年以来,英国真正的当家人即是东印度公司,破坏东印度公司的商品,就是反对大英帝国;反对大英帝国,就必须接受大英帝国战争机器的惩罚。“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随之诞生的,是一个即将震撼全球的世界强权——美利坚合众国。
波士顿倾茶事件告诉我们,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茶叶,是东印度公司运到北美来贩卖的中国武夷山乌龙茶。茶叶贸易是18 世纪全球贸易的核心,而当时世界上生产茶叶的国家屈指可数:日本、越南等国生产的茶叶质量太差,中国又执行广州一口通商。所以,作为18 世纪全球唯一的中高档茶叶供货商,广州十三行占据着举世艳羡的市场王座,全球的财富年复一年地像海水一样涌来,挡都挡不住。
作为广州十三行的二道贩子,英国东印度公司极为热衷于将这种神奇的东方树叶打入全球每一个市场,其中当然就包括英国的主要殖民地——北美十三州。在这张无比广袤的贸易网中,各国政府也都渴望分一杯羹。西方商人经常抱怨广州的进出口税率太高,还需要向中国官吏缴纳大量规礼,其实他们自己的祖国在这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18 世纪中叶,为了维持日不落帝国的经济正常运转,英国对进口的中国茶叶征收高达119% 至125% 的茶叶税。如此高的税率自然会引起广泛的茶叶走私,而英国茶叶走私商的大本营,正是天高皇帝远的北美十三州。
1760 年,北美十三州进口了约100万磅中国茶叶,其中四分之三都是走私茶。包括华盛顿、杰斐逊、汉考克、亚当斯等人,后来的美国国父们无一例外地全都是茶叶走私贩子,他们在海上向瑞典、丹麦、法国、荷兰等国的东印度公司商船购买中国茶叶,再将其非法运入北美十三州的黑市出售,就这样在与广州十三行的间接贸易中赚得他们的第一桶金。走私中国茶叶的暴利令北美茶叶走私商力量日益增强,结成所谓的“茶党”,制造了许多重大刑事案件,如在1772 年6 月焚毁停泊在罗得岛的英国皇家缉私船“加斯比号”。
在18 世纪的北美十三州,走私茶叶是人心所向,注意到这股不正之风的英国当局在1767 年颁布了北美茶叶退税规定,降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卖到北美十三州的茶叶税率,却未能阻止走私泛滥。不幸当时印度爆发大饥荒,给东印度公司造成了严重冲击:截止到1772年,东印度公司拖欠英国政府140 万英镑的税费,在孟加拉的现金库存已从1769 年的83 万英镑暴跌到27 万英镑。这样下去,东印度公司的财政肯定难以为继。
公元1773 年,英国下议院专门针对东印度公司通过了三部法律这三部法案相辅相成,既挽救了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危机,又开启了对东印度公司进行国有化改造之路
有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东印度公司就已经通过英国内战获取了“大得不能倒”的特殊政治地位,如果缺乏流动资金,政府就应该发放贷款;如果法律禁止政府这样做,就让议会修改法律!
公元1773 年,英国下议院专门针对东印度公司通过了三部法律:
一、《东印度公司救济法案》,宣布英国政府不再通过法律手段追索东印度公司拖欠英国政府的140 万英镑税费,而是将这笔款项转变为英格兰银行对东印度公司的低息贷款。
二、《东印度公司管理法案》,规定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直接向英国财政部负责,每年年底要提供一份财政报告( 是为上市公司《年报》的由来),每四年要进行一次董事会选举,改选四分之一的董事,拥有东印度公司股票市值超过1000 英镑的股东才享有在股东大会的投票权( 是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门槛的由来),每个自然人无论拥有多少股票,投票权都不能超过4 票,以防公司被少数寡头控制。公司在印度的领导集团被接纳入英国政府体系,称为“大英帝国印度总督府”,东印度公司孟加拉总督改任大英帝国委任的全印度总督,设立印度参议会和印度最高法院,在印度推行英国法律。
三、《茶叶法》,给予东印度公司在
北美销售茶叶的垄断权,公司经伦敦市场销往北美的茶叶不再上缴125% 的高额茶叶税,仅按北美普通商品税率纳税( 每磅茶叶3 便士),使东印度公司在北美销售茶叶的成本下降了一大半。同时,允许东印度公司在北美的茶叶销售通过本公司的雇员进行,而不需与北美本地的茶叶代理商合作。这样一来,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就成为东印度公司的中国茶叶倾销地。该法案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在英国下院被通过,表明了它的巨大争议性,而这也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这三部法案相辅相成,既挽救了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危机,又开启了对东印度公司进行国有化改造之路。这样,东印度公司便成功地将不良资产打包甩给了英国政府,只保留真正能盈利的核心业务,公司职员全都被接纳为政府公务员,公司股价也因之大涨。但是,导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依然存在,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和业务的日益繁复,依靠垄断亚洲贸易谋取暴利的东印度公司显得越来越缺乏管理手段。就像普拉西男爵克莱武抱怨的那样,公司各部门效率日益低下,腐败日益严重,而且职员日益无能和自私。尽管如此,这家企业依然“大得不能倒”,并且依然随时有能力将反对自己的任何人置于死地。
然而,世界上总还是有些不怕死的人,当这些人团结起来的时候,偶尔也能创造奇迹,北美十三州的茶叶走私团伙就是如此。尽管在惯于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教科书中,这些人早已被尊称为“美国国父”,但就当时而言,称他们为走私犯兼奴隶主倒还更符合实际一些。《茶叶法》使得走私茶叶无利可图,也就毁掉了北美茶叶走私商的主要财富来源,还导致北美本地的合法代理商也丧失了原有的权益,由此引发了空前的不满。他们于是以“自由之子”自居,高呼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口号。这在当时来说,就等于是要求把走私合法化。
人们日后为北美独立运动的正当性辩解的时候,往往强调英国在当地征收的税务之重,但从不把北美殖民地的财政负担与英国的其他殖民地对比,特别是从不与亚洲殖民地对比。如果北美十三州有权要求独立,那么任何一个英国在亚非拉的殖民地都更有权要求独立。事实上,北美殖民地的税收和劳役甚至比英国本土还要轻,北美抗英暴动完全是北美茶叶走私商因自身利益被英国政府和东印度公司伤害而蓄意阻止煽动的结果。公元1773 年底,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开始在北美以每磅茶叶3 便士的普通商品税率纳税,北美市场上的合法茶叶售价因而一落千丈,导致走私茶完全卖不出去,彻底断了华盛顿、杰斐逊、汉考克、亚当斯等北美茶叶走私商的财路,他们在绝望中铤而走险,以破坏东印度公司茶叶的方式反抗英国在北
美推行《茶叶法》,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又名“波士顿茶党案”。
所以,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源在于北美茶叶走私商与东印度公司争夺以武夷山乌龙茶为首的对华商品贸易权,这就是为什么东印度公司的财务危机会引发《茶叶法》,《茶叶法》会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而“波士顿倾茶事件”又会引发美国独立战争。可以说,为了天朝喝剩下的这点树叶子,引发了惨烈的美国独立战争。
从根源上讲,美国独立战争和半个多世纪后的鸦片战争一样,是由植物农产品的非法贸易导致的,只是非法贸易的对象不是鸦片,而是广东十三行的武夷山乌龙茶。试想,如果北美独立运动是正义的话,那么美国国父们为什么要在“波士顿倾茶事件”中假扮成印第安人,试图藉此把应该承担的“光荣责任” 嫁祸于无辜的弱势群体?
在“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次日,未来的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激动地赞美道:
“昨夜,有三船武夷茶被倒入大海……这是独一无二的创举。我无限地敬佩爱国者们的这一崇高举动。销毁茶叶的行动如此大胆、果断而坚定,必然会产生深远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不禁要视之为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过,这次行动只是对物资的袭击,再发生类似的行动就可能酿成流血事件。许多人希望,港口里漂浮着像茶叶箱那样多的死尸。其实,用不了死那么多人,我们( 北美茶叶走私商) 的灾祸根源就可以消除。”
法国支持北美十三州独立绝非偶然,当时世界的经济主体在亚洲,路易十六深知,如果不从英国手中夺回在七年战争中失去的殖民地和外贸市场,法国将永无复兴之望
事实证明,约翰·亚当斯的预言过于乐观了,他大大低估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报复的意愿和能力。在那个时代,342 箱武夷山乌龙茶太过昂贵,需要成千上万条人命来抵偿。
“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之后,应复仇心切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请求,英国议会很快就宣布在马萨诸塞州实施军事管制,并封锁波士顿港。北美茶叶走私商于是转移到远离海岸的费城,在那里召开了“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法案》,公然要求十三州自治。他们之所以敢于如此大胆,是由于有强大的后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法国支持北美十三州独立绝不是偶然的,因为自七年战争惨败、丢失大部分海外殖民地以来,法国的经济每况愈下,国内矛盾迅速积累,贵族们入不敷出,民众怨声载道。如果不能迅速夺回这些海外殖民地,起码也要破坏英国的全球贸易网,使法国有机会重新回到当时全球的经济中心亚洲。否则,如果法国上层社会依然维持其七年战争前的奢华生活方式,国家经济崩溃、大革命的到来都只是时间问题,这根本不以旧制度改良与否为转移。原因无他,当时世界的经济主体在亚洲,失去亚洲殖民地和贸易渠道对法国经济是致命的打击。
从广东十三行的角度来看,英国的胜利与法国的失败其实早已注定,因为广东十三行总商潘振承由于厌恶西班牙,恨屋及乌,反感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天主教国家,法国商船在广东要缴纳比英国、瑞典、荷兰等新教国家更高的税率,限制了法国对华贸易的盈利率。
更重要的是,法国人不像英国人和瑞典人那样爱喝茶,20 世纪法国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经对此醋意十足地评论说,茶叶只有在那些不出产葡萄酒的国家才会得到民众的真诚喜爱——比如在气温和文化程度都同样低的英国。
结果,与英国、瑞典等国商船相比,法国商船购买中国茶叶数额小得多,自然不受以出口茶叶为主营业务的广东十三行欢迎。
路易十六登基时,由于失去了亚洲殖民地和外贸市场,法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极为严重。路易十六深知,如果不从英国手中夺回在七年战争中失去的殖民地和外贸市场,法国将永无复兴之望。
但眼下的法国显然无力再与英国正面对抗,他于是孤注一掷,大力介入北美独立战争,甚至从德国招募雇佣兵,派他们坐船横渡大西洋与华盛顿会师,直接参予战事,支持北美茶叶走私集团。
法美联盟原本就很脆弱,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又极为可怕。印度的征服者、普拉西男爵克莱武已经被紧急任命为北美总督,英国东印度公司命令他率大军从波士顿直扑费城,抓捕华盛顿、亚当斯等北美茶叶走私团伙主犯。在战场上,华盛顿等人肯定都不是克莱武的对手,他们需要借助一些非对称的特殊手段。
1774 年11 月22 日, 就在英国远征军出发前三天,新任北美总督克莱武男爵被发现猝死在伦敦豪宅书房的沙发里,一把水果刀深深地插入了他的脖子。美国和法国的历史学家和记者都一致声称,印度的征服者是自杀身亡的。
如今,英国第一名将已经告别人世,北美十三州的茶叶走私团伙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果然,在克莱武死亡5 个月之后,来克星敦的枪声就鸣响了。突失主帅的英军士气低落,屡战屡败。1781 年11 月19 日,英国驻北美殖民地主将康沃利斯在约克顿向华盛顿投降。
广东十三行的茶叶,就这样决定了美国的独立命运。
为了进一步打击美国茶叶走私团伙,1784 年,英国政府宣布将本土的茶叶税从119% 降到12.2%,猖獗一时的茶叶走私活动几乎立即就在全球销声匿迹了。
无法抵挡对华贸易诱惑的美国国父们迅速决定放下面子,向慷慨的全球贸易主宰者——广东十三行求援。公元1784 年底,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港
可是太晚了,美国已经独立了。由于无法继续走私中国茶叶,多次在本土引种中国茶树又全部以失败告终,独立后的美国变成了一个“不饮茶的国家”,它的爱国居民更喜欢喝源自非洲的咖啡,或是含有美洲特产可卡因的饮料,例如19 世纪发明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一词是“可卡因”与“可乐果”的结合体)。但是,襁褓中的美国在经济上过于弱小,几乎完全依赖武装掠夺和法国援助维生,发行的货币“大陆币”缺乏资源和信用支撑,汇率迅速暴跌,到了1780 年时就已形同废纸,留下了“连一块大陆币都不值”的美国讽刺谚语。
眼看四面楚歌,无法抵挡对华贸易诱惑的美国国父们迅速决定放下面子,向18世纪末慷慨的全球贸易主宰者——广东十三行求援。
公元1784 年底,第一艘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港。美国人的运气出奇地好,当年正逢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广东十三行因此被强制捐助大笔财物,手头吃紧,对送上门来的新主顾求之不得。英国东印度公司本来打算击沉这艘敌国商船,却被广东当局以治安理由劝阻,只得忍气吞声。广州行商们热情接待了“中国皇后号”,并破例允许首次来华、资金匮乏的美国商人赊账购买中国商品,使他们满载而归。次年5 月,“中国皇后号”返回纽约港,船上的中国货物当天就全部售罄,获利高达1500%。8 月17 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写信给另一艘前往中国的商船船长,托他代自己向广东十三行采购以下物品:“一张最好的中国南京条石桌子;一套最好的中国晚餐茶具,配以茶碟;一批上好的中国青花瓷盘子,多少都行;一套中国青花瓷小碗;六个水壶和洗手盆;六个杯子,或者三个大杯子和三个大壶;一盒散装上等熙春茶,13 码黑花丝绸;一段平纹棉布;一块丝手帕;12 段上等、18 段次等的南京布……”从此,美国商船络绎不绝来到广州,用棉花、毛皮和白银向广东十三行交换各种中国商品。当时,在加利福尼亚以6 便士向印第安人购买的一张海獭皮,可以在广州卖出100 美元,扣除所有运输税费成本,还净赚数十倍。于是,广州成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外国城市,如今美国的23 个州都分布着以“Canton”( 广州) 命名的城镇。在官商各集团的鼎力支持下,到了公元1792 年,美国已上升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英国。
在广东十三行的精心呵护下,襁褓中的美国经济渡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可是,美国商船来广州必须绕过波涛汹涌的好望角或火地岛,如此艰辛而漫长的航行非常不合算,所以美国建国以后,一直全力向太平洋扩张,并长期致力于在中美洲地峡开凿运河的工程计划。也正是由于18 至19 世纪上半叶的广东十三行只乐意购买二类美国大宗商品——棉花和毛皮,所以建国后的美国疯狂地从非洲购买黑奴开垦棉花种植园( 当时美国棉花很难卖给英国纺纱工厂,因为美国在18 至19 世纪上半叶长期遭到英国经济制裁,美国棉花只能卖给中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并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导致美国社会分裂、多个印第安族群衰亡,以及北美和太平洋地区多类珍稀物种的灭绝。
新盟友美国迅速投入广东十三行——英国东印度公司联盟的怀抱,成为压垮路易十六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这个18 世纪后期主宰全球经济的经济联盟而言,摧毁法国经济不过举手之劳。公元1789 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的王位和性命都随风而逝。与他一同惨死在断头台上的,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在法庭上,拉瓦锡的朋友为他辩护说:“砍下这样一颗头颅只需要一秒钟,培养这样一颗头颅却需要一个世纪。”法官义正词严地批驳道:“革命不需要科学家,革命只需要正义!”拉瓦锡死时只有50 岁,科学成就已经远远超过了瓦特等同时代的英国学者。可是,拉瓦锡身败名裂,死于非命,法兰西斯人云亡,邦国殄瘁;瓦特富可敌国,欢度晚年,英吉利国泰民安,蒸蒸日上。究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两国的科技水平和政治制度,而在于两国同亚洲的贸易、特别是与广东十三行的关系。
作为对欧美政局影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潘振承没能等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他在公元1788 年1 月10 日溘然辞世,享年73 岁,与孔子同寿。这位中国商人利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明的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就相继打垮了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欧洲最强大的政权,帮助瑞典和普鲁士复兴,提携濒临破产的美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推动英国成为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真可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理所当然,每个参与对华贸易的欧洲政治家和商人都对潘振承的商名“潘启官”耳熟能详,他们一到广州,便争先恐后地请求潘振承的接见,以至于在与潘振承握手时激动得当场痛哭流涕。
“夷人到粤必见潘启官”,从此成为广州外贸市场上众所周知的规矩。即便在潘振承去世几十年以后,他的子孙“潘启官二世”和“潘启官三世”依然令外商趋之若鹜,堪称“余威振于殊俗”。主宰世界贸易市场的潘启官家族,因此获得了一个令人震惊、但又确实当之无愧的辉煌头衔——“欧洲之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