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品质
2013-04-29金宇
金宇
【摘 要】记者是新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新闻现场“透露”的信息可能杂乱无章,而记者要清楚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其中细节至关重要。对于一篇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而言,通过细节描写,让新闻内容丰富且有感染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血有肉”。
【关键词】新闻细节 细节描写 新闻品质
新闻报道要客观反映新闻事实,但如果通篇充满套话和枯燥的描述,读起来不仅空洞无物,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在一些新闻稿件中,记者喜欢跳出来指指点点,似乎想帮助读者理解报道内容,殊不知这样的写作方式无形中给读者和报道之间造成了隔膜,远不如细节描写高明。
新闻细节描写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通过选取人物表情、语言、动作或场景特征,然后进行放大,给读者带来视觉化感受。恰如其分的细节描写,可以大大提升新闻稿件的品质,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因为新闻事件本身是复杂的,“透露”的信息也是杂乱无章的,如果想把读者“带到现场”,记者既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又要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驾驭力。
抓细节从采访开始
2013年4月15日,《新安晚报》刊发了一篇新闻稿件《一个养鸡人的七天七夜》,在这篇稿件中,记者抓细节的“本领”得到充分体现,这里截取文章的一个片段,看看记者是如何把读者“带到现场”:
4月12日早上,天刚蒙蒙亮,老钱和老伴像往常一样爬起来。老伴到鸡棚喂了一圈饲料,老钱搬了个凳子,呆坐在大门口,一声不吭,时而瞅着鸡棚,时而向远方张望。
上午8点多,帮忙抓鸡的亲戚陆续来了,大家寒暄了两句,便不再说话。9点多,一辆来自河南信阳的拉鸡车缓缓驶入了老钱的视野,他猛地站起来说:“车来了,准备抓吧!”
鸡扑腾着,“咯咯”叫个不停,老钱听得揪心,抓起来更是揪心。花了两个多钟头,两千多只鸡全部装上了车。车走了,留下了一地鸡毛,轻轻飞舞着。
老钱看着心酸,扭头想要进屋。老伴控制不住,跟在车后面,边跑边哭,嘴里还念叨:“我的鸡啊,都是好的啊”。女儿冲上去,一把拉住了母亲,母亲抱着女儿痛哭起来。老钱说,这是他这辈子最难忘记的场景。
卖完这一次,老钱家的7500只鸡基本卖完了,他赔了七万元。
这篇稿件讲述的是一个受H7N9禽流感影响的养鸡人的故事。在这部分描写中,没有看到“记者在现场”之类的话语,但处处都有记者的身影。第一段是记者来到老钱家中后看到的场景,短短数语就让一个内心受煎熬的养鸡人形象跃然纸上。第二段也是记者观察到的场景,描写了亲戚们的反应和老钱简短的话语,烘托主题。第三段有一个主题词“揪心”,无论是场景描写,还是心理活动,都表现了这一点,而且与第一段遥相呼应。第四段是养鸡人一家人卖完鸡后的反应,老钱的话显然是和记者的谈话,实际聊天内容肯定远不止这一句,但一个细节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来。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损失多少一目了然。就这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采访,记者成功将细节重新组合,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有的人物虽然只有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但读罢仍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好新闻都是记者用脚跑出来的。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或得到一个新闻线索,记者必须赶到第一现场,但由于路上需要时间,采访往往滞后,记者可能无法亲眼看到事件发生的那一刻,需要通过目击者、当事人的讲述和观察事发后的场景来还原现场,这是采访活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有时很难让人满意,因为讲述者通常只讲述事件的过程,缺乏对细节的叙述,因此内容总是大同小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访方式不进行调整,即使采访更多目击者,也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获得更多细节呢?
1、做好功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无论是什么采访,记者都必须仔细准备,在抵达新闻现场之前,尽可能收集新闻事件的背景、采访对象的资料。这些资料对采访很有帮助,一名准备充分的记者,在现场总能游刃有余,面对采访对象也能找到“共同语言”,有时还能得到独特的细节。
2、仔细观察
观察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无论是在新闻现场,还是对话当事人,记者应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比如环境的变化,周围人群的反应,采访对象的表情、肢体语言,这些细节最终将组合成一幅幅“画面”。记者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这些素材将极大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而且还能拓展记者的思路。
3、善于提问
为了提高采访效率,记者都会在事前准备采访提纲,列出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如果有几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就有可能收获一些有特点的细节。若时间充裕,提问的方式也可以变化,比如无拘无束的聊天,这能让采访对象更放松,容易透露出更多有用的细节。当然,聊天并不意味着漫无目的,如果发现话题越扯越远,记者需要巧妙地进行引导。若遇到采访对象“打太极”,记者可单刀直入,紧追不舍,令人不得不进行回应;也可以迂回提问,抓住采访对象的反应,也能获得不少细节。
细节的选择和组合
采访结束后,记者手里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简单梳理后,根据新闻价值对细节进行挑选,客观、生动地重现新闻现场,还要让读者阅读起来不觉得生硬。
1、细节描写要有取舍,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写进文章
细节描写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要符合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或以时间为顺序,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以下节选了2013年4月22日3份报纸对芦山地震的现场报道,看看细节是如何组合的:
这时,脚下如按摩器般震动,门窗“笃笃笃”响个不停,约到五六秒时震动更加强烈,记者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摇晃起来。一阵猛烈的晃动后,震动突然停止,记者探出窗张望,楼下已经聚集了一群穿着睡衣惊慌失措的人。
这是《新快报》记者对余震后的描写,首先感到脚下起伏,听到门窗响声,然后自己也摇晃起来,最后看到一群惊慌失措的人。通过选取四个细节进行组合,形象地重现了地震发生时的场景,十分流畅。
“地震了!快跑!”昨天凌晨4时55分许,记者住在雅安市一家小客栈二楼,在睡梦中,突然被巨大的震动晃醒,伴随着的是轰隆隆的声音,整个人在床上被地震震得翻滚。记者立即冲下了楼,和居民一起跑向马路中央。
这是《新安晚报》记者对余震的描写,示警、震动、冲下楼,三个细节的组合更突出表现了余震的突然和逃离的惊险。
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狭窄的作业面上,推土机、挖掘机发出强烈怒吼,一次次撬动着几吨十几吨的巨石,一次次挥动巨铲横扫障碍,一点点把道路“抠”出来。
这是《齐鲁晚报》记者对灾区道路抢险的报道,首先用静态描写指出环境险恶,然后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新闻活了起来,撬、铲、抠等三个动作将抢险现场表现得十分生动。
2、与新闻现场相比,人物细节描写要难一些
哪些细节能表现人物内心?哪些细节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那些能打动记者的细节,才能打动读者,才是有用的细节。以《新安晚报》2011年8月16日刊发的《床前百岁慈母在 瘫儿知恩不能言》中的一段文字为例:
许张氏母子所住的房间门口挂着蓝色的网状帘子,微风不时掀开帘子,一个满头银发、身材瘦小的老人佝偻着背坐在木凳上,她的儿子许全意侧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件青色的外套,一旁的老风扇呼呼作响。记者进门后说明了来意,老人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招呼记者坐下来。
老人在为小儿子缝补布片,由于眼睛不好使,针头经常会戳到老人手指,这时老人会将手指放在嘴里吮吸一下,然后接着缝补,可手指还在出血,老人也顾不了这么多,原本白色的线很快染成了红色。
这是记者见到许张氏的场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一点也不单调,微风掀开帘子,老电扇呼呼作响,这两个具有动感的细节就让场景活了起来,白发慈母和瘫儿的生活现状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第二段是动作描写,慈母手中线染成了红色,一个典型细节,塑造一个老母亲鲜活的形象,很容易勾起读者埋藏在心中的情感,从而产生强烈共鸣。
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可以提升新闻品质,反之,一个有问题的细节描写也可能毁掉一篇新闻报道。因此,所有的细节都应在采访中获得,所有的描写都应反映客观事实。在实际采访写作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新闻细节不能合理想象
2013年4月,全国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某从家里出发,像全国各地的温州人一样,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因为连连亏本,朱某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2013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江西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某送回家乡浙江温州。悲喜交集中,哥哥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
事实上,这篇报道中两处细节明显失实,一是朱某离乡并非为事业闯荡,而是赌气出走;二是700余万元土地补偿金纯属子虚乌有。这篇报道之所以成为全国热点,是因为这两处细节均有“合理性”:温州人爱外出闯荡,拆迁致富也是常见现象。但假的细节毕竟是假的,经不起核实。这告诉我们,细节必须基于事实,不能道听途说,不能合理想象,假的最终都会被拆穿。
2、一味求快导致采访不实
新闻采访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尤其是现场新闻,必须走进现场才能发现新闻。一些记者有时会偷点懒,根据通讯员提供的信息或打打电话上上网,一篇新闻报道就写出来了。这样的新闻不仅枯燥无味,还有可能脱离事实。
2013年3月,一篇题为《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并配发了新闻图片。而根据核实,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原因就在于,记者在收到社会来稿后,没有深入采访就写成新闻稿件,未能发现被隐瞒的细节,导致新闻失实。
3、新闻细节不是越细越好
新闻需要细节,但并不是说细节越细越好。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一些涉及商业机密的细节就不能过多描写;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涉及当事人隐私的细节应当舍弃,以免带来伤害;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犯罪细节不必面面俱到;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中,细节描写更应谨慎,他们的隐私和照片都应被保护。总之,细节不在于多,过多细节堆砌,会让文章显得杂乱、啰嗦;细节在于精,一个好细节就能为新闻增色。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