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13-04-29吴倩倩
吴倩倩
【摘 要】文化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那么,怎样深化现有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对于加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文化“大部制”改革为例,浅要分析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弊端,从而探究全媒体时代下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以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文化产业 管理体制 改革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已出现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不相适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壮大。
一、文化“大部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提出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已拉开帷幕。
在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中,文化部并未纳入改革范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文化事业管理部门甚多,仅政府部门就有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等诸多部门。文化管理“多龙治水”的状态势必会出现协调困难、运作不畅等问题。一直以来,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三部委由于管理范围彼此交叉,经常出现分歧。例如,2009年,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的审批问题使得上述矛盾激化,并暴露于公众视野。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出终止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审批,退回引进出版《魔兽世界》申请的通知后,文化部则针锋相对,自称是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认为新闻出版总署不具有处罚《魔兽世界》的职责,其发布终止审批通知属于越权行为,并通过了网易公司的审批。两个正部级行政管理部门,为了一个网络游戏的审批而公开“打架”。“打架”背后,利益驱动所起的作用自然不容小觑。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既有个性特色,又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虽然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但业务重叠、监管交叉、相互制约等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视总局的合并,无疑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这显然契合了机构改革的宗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即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具体目标,同时又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就政府而言,如何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积极发挥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促使文化产业由外推型模式向内驱型模式转变,是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化大部制的实行,使文化企业和产业的内含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自然扩大,更有利于文化企业间的有机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中国文化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对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管理体制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这两个基本研究对象。
对于文化管理体制,目前学界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所谓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暂可理解为有关政府管理文化产业的职能、方式和组织体系,合理规范文化单位与政府、以及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团体之间关系所确定的制度、准则和机制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规定着文化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传播活动等,体现着文化产业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方式,制约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价值取向和文化创造的状况。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高度的行政依附性,其特点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双重领导、分级管理,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体制”,运行模式是“财政支持型”、“社会福利型”。这种政令畅通的行政性管理体制忽视了市场的作用,造成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从而导致壁垒林立的局面,妨碍市场主体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市场轨道,原有计划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初见端倪,从而导致了自1984年开始历经20 余年的文化体制改革,逐渐形成由计划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管理模式。
虽然长达20 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在调整布局、理顺关系、转变职能、改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中国的文化管理体制还远远不能完全满足并彻底解放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实力的要求。刨根问底,这是由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变革尚未到位,未能实现体制效益的最大化、未能实现动力效能的全释放导致的。例如,我国当前的文化管理体制依然采取的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条状管理方面,文化产业分归宣传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工信部和国新办齐管,容易形成部门利益之争或是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出现扯皮现象。在块状管理方面,文化和广电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市和县级的四级体制,报纸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市的三级体制,这种体制进一步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导致市场化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却难以像新闻集团、传媒巨头一样通过跨区域和跨行业发展来快速壮大规模。那么,如何理顺文化管理格局,准确划分政府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将关系到整个文化体制的运行和整体效率。
三、全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全媒体时代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最早是作为“大众文化”的替代词出现在法兰克福左派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姆于1947 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的。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幼弱阶段,呈现规模小,组织滞后,缺乏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关联度低,科技含量低,名优品牌产品少等特征。形成此种局面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现实需求不尽相符,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没有走出直接办文化企业的管理套路。
“全媒体”是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对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进行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时代来临,媒介间资源、业务及品牌的关联与整合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正是由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数字技术、激光技术等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才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社会与文化多元发展,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文化与社会广泛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以及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致使文化产业产能呈现“井喷”状态,呼吁彻底解放文化发展力。凡此种种结果,一方面出现了文化产业发展蓬勃态势,甚至过热、虚热;另一方面,文化市场上产品过剩、战略性短缺、供给失衡导致竞争无序、缺乏明确价值导向等诸多乱象。为此,应该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监管、理顺关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应该实行统一综合执法,创新监管机制,整合执法资源,建立“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工作机制。
2、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本文立足于我国最新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通过分析文化“大部制”改革这一文化部门调整策略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概括性地梳理出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内容和任务,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转变政府文化部门管理角色,加强结构调整、职能转变,完善文化领域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传统管理体制下,政府具有组织者、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多重身份,而身份不清、包揽过多,是制约我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要因。转换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努力建构公共服务政府,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为基点,其核心是政府尽快从文化单位所有者的角色中退出,只扮演宏观管理者的角色,为文化经营企业和文化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坚持宏观指导和控制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方向,树立变“指令”管理为“指导”管理为主,“指令”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
(2)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文化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与文化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众所周知,文化产品与服务主要是通过市场流通环节与广大消费者进行直接对接,建立统一、开放、完善、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前提。现行的多头文化宏观管理机构造成的管理职能分割、监管力度不够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与文化消费需求供求关系不平衡,必然给不法之徒留有从事非法活动的空间,致使市场秩序混乱无序。
(3)统筹协调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管理,深化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监督体制。目前,我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已经建立统一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构,然而我国在文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才刚刚起步。2012年6月18日,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成立,这是国内首家省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文化产业资产在整个文化产业资产中具有数量庞大、人员众多、地位重要的显著特点,管理好、运用好国有文化产业资产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应制定国有文化事业资产、经营性资产分类管理和监管办法,加强审计、财务管理和评价考核,对国有文化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为推动文化企、事业改革,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①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②李向民:《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③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④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⑤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
⑥马丁·杰伊:《阿多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⑦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⑧温朝霞,《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7):35-37
⑨郎香萍,《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1-
5-24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