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可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力等4则
2013-04-29
微信的强大在于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便捷化和人性化。简单地说,它作为一种即时网络通讯产品,以近乎免费的方式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而且仅耗少量流量。发送语音短信使微信超越了以往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彩信的单一模式,使手机摇身一变,成为一部时尚的“对讲机”。在通讯网络环境下,手机或电脑间都可以实现语音对讲,还可以多人实时语音聊天。除此,它可以通过朋友圈和微信开放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也能找到附近的人,还能将朋友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甚至可以将正在听的歌曲也“摇”到手机里……它带给了人们一种新的移动沟通体验。
微信脱颖而出,补救了以往社交媒介所没有的某些实用功能,也代表了媒介发展越来越尊重个体需求的趋势。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比如,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通过微信的对讲功能,仅仅需要几秒的工夫就能传递出去,而且还能补救某些“词不达意”的问题。尽管有每条语音不能超过1分钟的限制,但这一功能解放了使用者的眼睛和手指。微信的这种从语音、文字、图片到视频的立体化沟通方式,拉近了人们沟通的距离。传统媒体可借助微信的媒介功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谭震/《中国记者》)
重构媒体的社会心理引导功能
强化“问题意识”,重建媒体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媒体的行为关乎社会目标和公众福祉,必须在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远期利益和追求,而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得失。国家意识:“舆论先行,煽动民情”是西方国家解体前苏联的一大利器,而今他们对中国民众也在进行远距离的催眠和煽动。民本意识:媒体为受众而生。在“公众焦虑”时代,人们更加需要媒体答疑解惑、引导方向。发展意识:社会转型期既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也是媒体社会功能的重构期。谁能更有效地引导公众心理,谁就能赢得更高的公信力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建构社会认知全景。“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公众产生焦虑的一大原因,也是媒体实现有效引导的突破口。媒体为公众建构社会认知全景,满足公众对社会环境了解的需求,特别是推动社会管理者从现实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讲清在社会转型期,哪些事情的推进需大刀阔斧,哪些问题的解决需循序渐进,哪些利益的调整需通盘考虑,哪些矛盾的缓解需假以时日,并以实绩让人们有所感受,公众才能化怨气为共识,变情绪为力量。
契合受众心理,创新传播理念和引导方法。传者要叩开受众心扉,得心中有方、目中有人、腹中有货、手中有法。所谓“心中有方”,即引导方向正确,以正确导向引导社会心理向正确方向转化;所谓“目中有人”,即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情绪疏导、细致入微的心理按摩;所谓“腹中有货”,即将引发社会焦虑的现实问题变为化解怨气的“情绪节点”,对接现实,敢碰热点,正视和解决社会问题;所谓“手中有法”,即有办法贴近受众心理,使得受众喜听爱看,入心入脑。(周梦媛 张圣荣/《青年记者》)
让经济新闻“活”起来
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受众对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经济问题自然不感兴趣,但如果报道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入手,就有可能使受众在一种情景化、形象化的状态中跟随报道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从理智到情感的过渡与交流。
在语言上下“软”工夫。需要注意语言、字句的写法,用通俗轻快的语言来描写生硬的物体,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等语言艺术可以极大地增加新闻的吸引力。
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做经济新闻,要在报道中寻找新闻事实与读者在心理、时间、地点、利益上的接近点,越接近就越能吸引读者。
增强实用性与服务功能。读者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带有功利性的,就是有用性,只有能为读者提供有实际用途的信息才更容易被选择和记忆。(徐文燕/《新闻实践》)
新闻报道应慎用英文字词
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外来字母缩略词在报纸文章,甚至在新闻报道里大量涌现。有的加了汉语注释,有的未加注释。对于对英语字词生疏的多数读者来说,不仅不解其意,阅读的兴致也顿减。面对汹涌而来的英文字词,报刊要有一个审慎的态度,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中要发挥好沟通、交流的基本功能。
报纸杂志因其传播的广泛性、影响力和在群众中的权威性,对纯洁、规范汉语言文字,有示范作用,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一些含义明确、用起来简练的英文字词,如WTO、GDP是借助报刊的推广流行开的,它们已频频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活跃在群众的口语中,丰富了我国的汉语言文字,并为汉语注入了时代特征和活力。但面对汹涌而来的外来词进入我们的语言环境时,我们要防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丧失了传统。尊重和保护母语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现在中小学生作文中流行汉英夹杂,拼凑生造词语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胡萍/《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