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型农户金融支持解锁
2013-04-29孙贺
孙贺
摘要:由经济特征刻画的生存型农户在金融支持上普遍面临着非正式金融高利率和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的锁定。而解锁的关键在于坚持信贷补贴理论,按照政策引导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原则,改善和优化金融支农路径,即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转化、大力发展农村内生型金融、提高小额信贷服务能力、完善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制度、发挥大数定律稀释信贷风险的作用、建立政策激励与正式金融机构信贷对象下移的衔接机制等。
关键词:生存型农户;信贷约束;金融支持;
生存型农户是依据经济特征界定的,相对于发展和投资的市场化农户而存在的,以维持生存为首要目标的农户类群。在人类发展史上,生存型农户在传统农区呈常态存在并深刻影响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大局。中国生存型农户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影响深远等特点并被赋予贫穷、落后、保守等代名词。资金作为农村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有效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对生存型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资本润滑和杠杆撬动的作用,但现实中生存型农户的金融请求因经济特征的弱势性而被技术性锁定。破解金融支持难题、解锁金融约束瓶颈需要跳出农户的维度,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寻找切入点。
一、生存型农户金融需求锁定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生存型农户经济特征的弱势性使其面临着金融支持瓶颈。一方面,农村正式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技术手段合理地拒绝和排斥其信贷请求,以致农户有效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支持和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高利率增加了农户信贷成本,加重了农户的经济负担并导致“贫困陷阱”的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到农户发展权利的实现。
1.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高利率
农村非正式金融作为民间信贷,游离于法律边界的灰色地带,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在私人借贷市场中对生存型农户的影响甚为深远。一般来说,生存型农户主要分布在传统农区,经济特征的相对同质性使得友情借贷等无利率信贷在交易数量和规模上偏低,相反来自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高利率信贷普遍存在。一方面,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50%以上农户的信贷渠道是农村非正式金融;另一方面,既有的调研数据表明,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在12%~60%区间范围内刚性存在,远远高于同期的法定基准贷款利率。显然,农村非正式金融的高利率特征稀释了农户的社会福利,降低了农户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概率,致使部分农户发生惜贷行为。
2.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
生存型农户普遍面临着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和信贷排斥的困扰,形成普遍性的供需二元主体信贷约束格局。首先,生存型农户有效抵押担保物匮乏、系统性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偏离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偏好和信贷条件,形成“贷款难”与“难贷款”的困局;其次,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主观地将道德风险与经济特征相捆绑,降低了生存型农户的信用等级,并且通过地理排斥、评估排斥、条件排斥、价格排斥等方式把生存型农户群体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使之成为“不被满足的边缘借款人”;最后,信贷配给的示范效应和行为惯性传递了有偏差的市场信号,降低了生存型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心理预期,成为需求压抑的“无信心借款人”,致使供给型信贷约束向需求型信贷约束转化。生存型农户被排除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体系之外,形成了事实上的信贷分配扭曲,而农户的发展权利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凸显了信贷市场的歧视和不公。
二、生存型农户金融支持解锁
在生存型农户经济特征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善的条件下,农村金融无法实现自动市场出清。解锁生存型农户信贷困局的核心是坚持信贷补贴理论,关键是打好市场与政策交互作用的组合拳,从信贷供给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相关配套体系建设。
1.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转化
农村非正式金融在信息搜集与甄别、组织运营成本、风险管控化解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克服了正规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高、抵押担保匮乏等缺陷,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制度安排,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提供了立论的证据。然而生存型农户低储蓄能力与利率市场化组合增加了农户的信贷成本,同时正式监管缺乏滋生了组织的负外部性,法律缺失下的失范行为损害了农户的社会福利。为了克服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的短板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农村金融资本的生产力,必须规范农村非正式金融行为,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统一战线”,促进农村非正式金融正规化,逐渐将农村非正式金融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具体可以有步骤、分阶段的推进,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在金融联结理论指导下,利用非正式金融“流动性蓄水池”的制度优势,做好非正式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业务合作与衔接关系,扮演好金融中介的角色;第二步,促进“生于斯、长于斯”的民间金融正规化,这需要国家在政策和方针上进行引导;第三步,探索农村“地下金融”合法化,这需要国家在法律和监管制度上进行完善。
2.大力发展农村内生型金融
农村内生型金融作为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市场进化的结果,是农村经济主体自发的内生行为,与生存型农户经济特征相吻合,体现信贷需求主体的利益偏好,具有利益诱导、内生主导、需求本位等特征。然而,根植于农村的内生型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规范和引导。在县域、乡域、村域三级体系中,相关的政策激励要结合内生型金融机构的性质和特点,本着体现差别性、注重层次性和梯队化的建设原则进行,大力发展市场活跃程度高、生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内生型金融机构,构建形式多样、层级多元、覆盖面广的内生金融体系。首先,根据自组织理论的客观规律,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组织资源,是发展和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组织载体。截止2012年,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9万家,实有成员达53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0.3%;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仅有49家,从业人员数421人。整体来看,农民合作社待开发的资源丰富,资金互助社发展空间巨大。其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向农村流动,通过注册资本、减免优惠等政策手段引导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信贷目标下移。
3.提高小额信贷的服务能力
小额信贷是以生存型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以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为旨趣的、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信贷制度安排。它既是金融组织和金融服务创新,又是重要的扶贫方式。它具有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信贷分配不均、促进生存型农户发展等作用,同时受政策监管、农户偏好、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商业化运作、信贷目标上移、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作为匹配弱势农户的农贷制度安排,小额信贷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强化,不断提高信贷服务能力。首先,完善生存型农户目标群体的定位和识别机制,通过制度设计规避富裕农户的投机行为,促进制度安排与目标群体的协调统一;其次,进一步修正信用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解除对生存型农户的信贷约束,满足生存型农户的信贷请求,延长信贷周期,增加信贷频率,扩大信贷人群的覆盖面;再次,建立信贷激励与约束相配套的管理体系,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信贷风险可控;最后,将金融扶贫与小额信贷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金融扶贫政策关联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扶贫的优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能力。
4.完善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制度
农户联保贷款是一种将村民信任关系和农户连带责任有机结合的、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由信任机制所生发的、基于信用共同体衍生和构造的信贷制度安排,其本质是乡村信用环境下社会资本对传统抵押担保品的制度替代。从制度设计的理论效果看,农户联保贷款具有自动瞄准、手续简化、互相监督、还款共生、风险弱化、培训互助等优势,但实践中仍旧存在小组组建困难、排斥最贫困农户、信贷期限紧张、结息方式不合理等缺陷。生存型农户与现代化、市场化相距甚远,差序格局式思维浓厚,注重信用、声誉和面子,是农户联保贷款的天然主体。在开展联保贷款过程中,信贷机构应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具体表现为:灵活确定联保小组规模、杜绝一刀切式的信贷审核标准;培育良好信用环境、摘掉农户信用与经济特征挂钩的帽子;尊重贫困农户的信贷请求权,本着特殊农户特殊处理的原则,分阶段、有目的、试探性的确定信贷数额;合理设计联保小组的进入、退出与信贷期限的关联机制,降低信贷风险。
5.发挥大数定律稀释信贷风险的作用
大数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当可观察值较多时被观察现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金融学上的解释是当信贷对象数量足够多时,坏账的发生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运用大数定律法则,有利于减少信息甄别的机会成本,降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信贷对象覆盖率,确保信贷风险可控。大数定律的核心精髓是授信小额化,满足更多农户的信贷请求。因此,在资金总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降低信贷资金的脱农化、非农化取向,确保农口信贷资金的足额配给;另一方面,坚持小额授信的价值取向,降低大额贷款的比重,让信贷资金辐射更多生存型农户。
6.建立政策激励与正式金融机构信贷对象下移的衔接机制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政策引导和激励体系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整体上弱化了信贷资金的脱农化趋势,实现了社会资本向农村回流。2007~2012年,全口径涉农贷款年均增长24.3%,政策支农效果明显。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政策安排是从大农村的角度设计的,存在政策激励口径较大、指标体系宽泛等问题,农户的信贷关怀没有体现。2012年,全国农户生产、生活贷款仅占全口径涉农贷款的20.5%,农户可支配的信贷资金比重低,信贷配给、信贷排斥等信贷约束局面没有得到改善,生存型农户依旧处于被正规金融机构锁定的状态。因此,下一阶段应对金融政策激励体系进行微调,由农村向农户延伸,细化目标群体,调整激励口径,深化激励指标体系,下移信贷对象,建立政策支持与农户经济特征挂钩的识别和衔接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农户导向并向生存型农户覆盖。
三、结论
生存型农户在农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信贷支农的主要群体,其金融请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是金融市场失灵和政策导向偏差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这反映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昭示了短期内信贷补贴理论的必要性,即解锁的关键在于金融政策的引导和调节。应该通过定向费用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增量奖励等政策的优惠支持和正向激励,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首先,继续深化正规金融机构存量改革,提高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质量和能力;其次,引导信贷资本进驻农村市场,培植体现本土化特点的微型金融机构,吸收和消化农村非正式金融,促进农村金融增量发展,构建普惠制金融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05).
[4]叶敬忠,朱炎洁,杨洪萍.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04(08).
[5]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05).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05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