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外债风险结构特征及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2013-04-29于晓宇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风险规避结构特征存在问题

于晓宇

摘 要:外债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地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缺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在外债的利用过程中,必须防范随时可能出现的外债风险,避免陷于债务危机。由于我国外债构成中国际商业贷款比重偏大、外债使用效益欠佳、外债管理约束软化等内在因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变数的存在,我国外债仍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对我国外债问题的现状分析,进而指出中国外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外债风险;结构特征;存在问题;风险规避

一、外债风险理论概述分析

外债风险管理是指在符合国家外债外汇管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适当的金融工具或产品进行交易,以规避外债风险,降低外债成本,同时,严格控制为偿还外债本息而存放的外汇资金规模和时间,严禁规模过大和存放期限过长。外债风险管理的目的是积极规避市场风险,利用金融工具或产品在一定区间内锁定汇率或降低外债利率,有效控制和降低外债成本。

二、我国外债风险的主要结构特征

1.外债来源主体及品种结构。根据外债来源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外债划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俗称“软贷款”)、国际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俗称“硬贷款”)和由买方信贷、补偿贸易债务、贸易信贷以及出口商提供借款等形成的贸易信用等四大类。相关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外债来源主体结构及其变化将影响一国外债的规模、期限结构等因素,从而影响外债的稳定性与风险状况。

2.外债应债主体结构。外债应债主体及其结构对外债管理以及外债风险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外债统计口径调整后的分类,我国的外债应债主体分成九类,即国务院各部委、中资银行、中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企业、中资企业、外资银行、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以及贸易信贷。

3.外债的期限结构。外债的期限结构是衡量外债风险敞口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短期外债的增量与存量占比越大,外债风险也就越大。但通常也将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余额对比进行考量,其比率越小,表明外债总偿付能力越强,外债风险也就越小。基于外债期限结构与风险及收益之间的关系,一国通常需要在外债用途、期限结构、风险敞口与外债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以获得最佳的均衡。

三、我国外债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借债窗口太多。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有权对外借债的窗口就有5个,为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和发行国际债券,我国还设立了十个对外筹资窗口,负责统一在境外发行债券。除此,借款担保权也逐级下放,一些企业和地方自行到外筹资。很明显我国借债窗口偏多。借债窗口过多,各借债窗口为本部门本地区利益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这样就使我国利用外债不能形成一个有效战略、统一规划,易于造成外债规模的失控,而且由于自相竞争,重复引进,缺乏管理外债的人才和经验,也加大了我国的筹资成本并容易造成外债的低效使用甚至是浪费。

2.外债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外债币种过于集中在美元、日元上,尤其是日元债务比重较大,据统计在外国政府贷款、能源贷款、商业贷款和债券中一半以上属日元贷款,而我国出口创汇中美元占70%左右,日元仅占5%,这样在我国外债币种结构与出口收汇结构之间就存在着极不平衡。

3.外债使用效益不高。我国的外债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社会效益高,但因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从经济上看效益并不高,而且由于其自身不能创汇,更给未来的偿债增加了困难,巴西等国就是因为“举债投资规模过大,周期长”而陷入债务危机的。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决策体系,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因而我国一些借用外债兴建的项目没经科学论证,就盲目上马,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资金、技术、人力等,开工后迟迟不能投产,投产后又产生不了预期效益,再加上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所造成的重复引进,使我国的外债使用效益很不理想。

四、完善我国外债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外债管理统管机构。目前我国的外债宏观管理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病,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宏观外债控制。建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设立有权威的外债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应当负责外债借用偿还的统筹规划,包括远期、中期和近期规划;负责制定和公布投资方向和产业、产品、项目目录;负责制定和公布鼓励、限制、禁止有关债务单位进口的办法和措施;负责借债筹资的资格审批(一定限额以上)和纠纷处理。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开放城市宜成立对口单位,以形成外债管理系统。在外债借入管理方面,应停止那些不合格的金融机构的对外借款业务和地方政府擅自借款行为,并妥善处理好破产金融机构的遗留债务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动情况,主动调整债务结构,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另一方面,也应该尽力降低从国际市场上借人资金的成本,按照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的总体要求,选择资产质量较好、国际债倌等级高的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对外筹措窗口,降低我国对外总体筹资成本。

2.加强对借用外债的使用和效益管理。在我国当前体制下,外债的“借、用、赚、还”四个环节有时是脱节的。“借”、“用”、“还”是确定无疑的,惟独效益如何无从考核。而统计管理远未形成外债管理系统,是一种事后管理,没有进行债务运行全过程的管理。今后应当在加强对外债的统计、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外债使用的效益管理,建立一套外债使用效益的考核管理系统,以考核外债的效益情况。在外债使用管理方面应制定统一的转贷办法,规范国外优惠性贷款的转贷行为,限定利差上浮,不得任意缩短转贷期限,防止和减少转贷的随意性,把国外贷款的优惠条件充分给予用款单位。将国外贷款项目分为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三种,采用不同的转贷方式进行运作。

3.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外债的引入,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资金的不足,在投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始终应该是本国资本。因此,我国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国内资本现期和未来的供给状况,并对外资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成本做出尽量准确估计的前提下,确定近期和远期外债规模。另外,对外债规模的控制也要通过偿债率、负债率、债务率等指标进行,科学地确定外债规模与总量。我国金融市场尚属新兴市场,系统性风险较大,因此政府一向实行严格的外债计划管理,鼓励FDI的资本流人形式,控制外债规模的快速扩大。在外债的结构方面,我国政府在短期外债的控制上应既要保持相对合理的短期负债比重,又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4.推行借债主体的多元化。尽管我国还没有全局性的偿债风险,但局部的偿债风险和潜在的偿债风险是存在的。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外债偿还基金。偿还基金可以分国家和地方两级。地方可以从债务单位或企业留成外汇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国家可以从现有的外汇储备中拨出专款用作偿债准备。偿债基金实行基金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冯跃.对外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2]黄蔚、方齐云.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6期.

[3]冉茂盛、张宗益、陈梅.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吕晓英、吕胜利.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5]王元龙.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猜你喜欢

风险规避结构特征存在问题
风险和公平偏好下二级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安顺煤矿煤炭销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结构特征的交互作用对注塑齿轮翘曲变形的影响
特殊环境下双驼峰的肺组织结构特征
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营养盐分布及结构特征
C-PRrpp半群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