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同代代沟”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3-04-29张正东王占勇

群文天地 2013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张正东 王占勇

摘要:代沟理论及其研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板块。在许多学者和德育工作者在关注以年龄为界限的代际代沟时,同龄学生的“代沟”现象早已悄然而起。对这种“同代代沟”的研究是应时代之需,同时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理论研究上的升华和补充。

关键词:同代代沟;对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何为同代代沟

作为一种思潮,代沟理论从二十世纪8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1]。它的产生是社会的常态,是社会转型、变迁节奏加快的必然产物。[2]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对以年龄为界的代沟关注颇多,却鲜有注目同代代沟。代沟之本意是指“不同辈份的人,因时代、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等方面不同。存在着价值观、思想观念、心理状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并易因此产生分歧和冲突。[3]”理论上说社会发展越快、社会变迁的程度越高,代沟就越明显。人们从传统意义上关注代沟现象、并展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表现在,代沟之年龄差越来越小的跟踪上。以代为界(20岁甚至更久远),之后是10岁,再之后是5岁,2岁。直至今日之界限的模糊难定。其次是,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对应对代沟对策的研究。如,我校关于“师生代沟”是我校德育工作时效性问题,是影响德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又如M·米德的“成人与儿童、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理论反思。及这种反思给高校工作者的莫大影响。

结合前人关于代沟之本意的研究,从当代高校学生的生源地及就读状况里,笔者发现,代沟竟已在同年龄段中产生。目前中国各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靠着不同的收入,有着不同习俗,追着不同的梦。往往是一个寝室4个人,过着4种不同的生活,可喜者一年半载可和谐的融入到一起,可叹者四年过完竟不相识。究其原因,他们从成长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等不同。代沟理论中“价值观、思想观念、心理状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在他们中间异常的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教育中将代沟的理论推广到了同代代沟的高度。

二、同代代沟成因分析

同代代沟的产生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一)它是代际代沟问题在同代人群中的展现。M·米德认为代沟是社会高度技术化的产物。既高速发展的社会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的断裂,中国现阶段的改革创新使断裂开来的各种思潮、理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加速了交融,并且个体的极度解放,使个体的能力不断提高、欲望不断增强、自主意识逐渐强化。这些“独自”发展的个体在走到一起时,相互间的认同度会因各自独立性的增强而降低。

学生独来独往的时间越长,自我意识觉醒的越充分,不同学生之间价值观等多维发展的程度越高。价值观是根本,社会变迁产生的价值观不同是生活态度、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方面差异产生的根源。

(二)它是文化背景有着本质的影响。代沟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问题。每个人都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来自各地的学生其成长过程中所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对其思想、行为、语言有着深远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之间同代代沟,也就是熏陶他们的文化背景的冲突。其冲突方式、冲突的激烈程度、交锋时间与差异的大小成正相关,与承载它们的学生个体之可塑性负相关。

很多高校异地招生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从各地汇聚到一起的学生在碰撞到一起时必然会因彼此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而震惊。他们或相互融合,或固守已有,但无论哪一种方式,文化的交融只会使学生个体之间思想、语言、行为的差异性进一步展现。同代代沟已成不可避免。

(三)它是社会背景冲突的体现。社会分层理论有各种的分类方式来分析人群之间的差异。如“个体在出身、收入、职业、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分属不同的阶层。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而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同校学生之间,他们的差异更多的来自于社会背景。他们父母的工作、收入、职业、社会网络会使得学生的本价值立场、行为表现呈现出极大差异。同时学生家长的文化作为其子女成长的社会背景也会促成学生间同代代沟的出现。这是学生家长间所属社会层次隔阂的延伸。社会背景对个人的价值观、心理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有着极重要的影响。这样同代大学生的不对称和差异必然導致同代代沟的产生。

(四)它是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等内在因素的展现。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差异的研究表明,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少者一两年,多者几年甚或几十年。同班级的学生年龄发展层次虽然都在一起,但是其心理发展水平却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就表现在了大家的兴趣、志向、爱好、言语、生活习惯上。班委那“他天天就跟个孩子一样,怎么跟他交流呀!”的无奈之语正是表现之一。

(四)其它促成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领域都在不同的水平上影响着在校的大学生。重者如网络[]、韩日影视、小说、漫画。轻者有单项的运动等。这些一方面剥夺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处于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之内,直接导致情感交流的减少,彼此间的生疏。另一方面,他们的兴趣、话题、志向等领域也局限在了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天长日久彼此间的隔阂就越来越大,同代代沟就越发明显。

三、同代代沟利弊及对策分析

对学生间存在的这种同代代沟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这不仅是对这种客观现象进行深层解读的需要,更是进一步研究其对策必不可少的准备。作为代沟在同代人中的展现。它会与社会变迁同在,并因高校异地招生规模和深度的加深而日趋明显。对同代代沟的处理绝不能夸大其对教育、对社会的消极影响。还应看到这种现象所能带来的那些助推教育及社会主义改革多元化、更深化的助力。

(一)强化高校辅导员“以引为主,多创平台,紧抓价值观、力求多元化”的管理意识

前人的研究已经证实代际代沟经上代努力关注下代、适应下代和下代的文化反哺[5]和社会化而缩小[6]。高校辅导员的面对代际代沟是采用的双向交流机制已颇见成效。[7][8]当下我们应将目光投向学生间的同代代沟。辅导员在同代代沟的处理中是一个他者的角色,因此站着高点、站在局外总体的把握学情、有策略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所属的各种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首先要合理的展现,这一方面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拓展了大家的视野。另外一方面又促进了彼此间沟通的进行。同代代沟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差异。因此在工作中力求把握这个核心是重中之重。最后,同代代沟的出现时社会多元化的结果,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不是求同,而是加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多元化。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散性,提高学生背景的交融度

学生之间同代代沟的出现是招生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从全国各地,各民族各区域招来的学生,在文化、思想、言行、目标上都各不相同。作为辅导员,在开展同代代沟事情的处理时可以与思政课中实践教学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相结合。

1.紧抓家长、学生两条线,与代际代沟的解决协同处理。开展亲子互动活动,解决学生及家长对代沟问题的认识问题,帮助形成良好的“代际沟通”和“文化反哺”。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到学生群体间差异的产生,引发他们关于个体间差异的思考,并引导他们形成解决的方案。

2.多开展、深谋化用好各种活动。力求文化背景所引代沟多用文化活动来解决。学生所附的文化背景多种多样,因生源的扩大而显得风格迥异、内容丰富。充分利用集体活动、团队活动的机会。科学的将各民族、地域的文化展现出来。

活动的内容有:1.月月演、团日活动、文艺汇演、班会。2.针对专门的问题成立专题小组,如城乡结合小组,兴趣共享小组,贫富沟通座谈会。3.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和小假期开展帮困、助学、参观、考察的活动。4.专家的讲座。天天讲以及专门问题的专家讲座。甚或是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学生专家的讲演。

活动的益处是:1.公开的场合,合理的安排将会减少突兀的接触带来的冲击要小。甚至会因新鲜而引发彼此间的兴趣和交流,减少同代代沟的出现。2.辅导员可以借活动的机会,把学生之间文化差异的内容,以及这些差异能引起的摩擦和规避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心理上先做好准备的学生定强过那些没有任何认识的。3.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对社会深层的问题进行观察和解读。学生们回过头就可以更好的来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教育,打开同龄交流的心扉

代沟所表现的心理、道德层面的差距对广大学生是一种痛苦的磨练。另一方面它又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心性水平、道德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的心理工作是通过个体间互动来展开的,通过彼此间的相互碰撞、沟通、融合来发展变化。2.学生心理方面的提高需要个体内部心理层面的冲突。同代代沟在提高了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同时还加强了他们的自主性。这就要求广大辅导员做好

(四)多元化文化和思维运用到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同代代沟的存在进一步的验证了中国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的不平衡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差距、城乡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各式学生在相互碰撞,交流的过程中虽然不乏小的隔阂和矛盾。但是给大家相互之间加深认识、加强了解提供了机会,带来了资源。西域风情可娱乐都市少年身心;赤贫之子能唤起富二代、官二代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奢华生活的学生引领贫困生未来财富之梦。引起同代代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在验证了差距的同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教育的资源,进行展演、教育。以推进教育的革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前行。

参考文献:

[1]王黛丽.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代沟”现象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6).

[2]薛晓阳.代沟及其文化溯源[J].前进,1998(2).

[3][美]M·米德·代沟[M].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庾 晋,白 杉.网络代沟:不能不正视的问题[J].现代家教.2003(11).

[5]周明宝.对社会转型期代沟的分析[J].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3).

[6]陈媛媛.亲子代沟现象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9).

[7]沈贵鹏.聆听代沟:来自一线教育者的声音[J].思想·理论·教育,2006(z1).

[8]冯维.解决代沟问题三原则[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9(z1).

(作者简介:张正东(1984-),男,助教,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王占勇,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