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我的良师益友
2013-04-29李向东
李向东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抚顺人民广播电台从事记者工作。20岁出头的小伙子刚从校门走向社会就从事神圣的新闻职业,令人羡慕,自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每天,我骑着新买的梅花牌自行车上班,甭提多高兴了。可是,一旦真正开始工作,特别是独自采访写稿,那股高兴劲荡然无存,自己的专业知识太少,总感到不太适应,心里没底。是《中国广播》杂志让我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一、记者生涯的早期读物
那时候,全国开设有关广播专业的大学很少,北京广播学院的毕业生很难被地方电台抢到,像我这种学中文的就算是很靠谱了。但中文与新闻毕竟是两门学科,缺乏专业知识怎么办?只能自己偷着学。由于那个年代广播专业的书籍少得可怜,加上当时单位的资料室条件有限,很难找到像样的专业书。记不大清楚是1993年还是1994年,我在单位的资料室偶然看到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广播》杂志,眼前不由一亮,仿佛久旱逢甘露。拿到《中国广播》杂志,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每次都是等到下班时间到了,管理员把我轰走。记得那时单位资料室负责人是一位本台离开播音岗位的老播音员,名字叫吴春江,人特别随和,但也很原则,我想把《中国广播》杂志借回家,第二天早晨就归还却始终没能得逞。不过,吴老师总是热情地招呼着“明天再来啊”。后来时间一长,她发现我到资料室总看《中国广播》杂志,就悄悄地允许我借阅非近期的《中国广播》杂志,我高兴得不得了,小声说了好几声“谢谢”。
二、业务提升的良师益友
打那以后,《中国广播》杂志我每期必看,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记得当初看《中国广播》杂志就好像找到了新闻专业的百科全书,无论是采访技巧、音响运用,还是导语提炼、广播语言使用,几乎我想学习的,这里面都有,每次阅读都觉得特别解渴。应该说,那时候我已经离不开《中国广播》杂志了,她伴随着我一天天成长。时光荏苒,一晃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了。当记者的时候,跑过农业、工青妇、城市建设等行业,后来做了几年编辑工作。如今,从当年一名年轻的记者成长为单位的中层干部,我一直没有离开编采一线,《中国广播》杂志也始终没有离开我的案头。我觉得《中国广播》杂志各个栏目的设置都特别好,“卷首语”往往给人以激励,“特稿”“特别策划”和“名家论坛”让你掌握当前新闻大事以及改革方向,“传媒观察”“业务研究”“学子专页”和“倾听世界”让你提升业务水平,“要闻·信息”“媒介前沿”给你前瞻提示。尽管现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杂志逐渐多起来,但是称《中国广播》杂志是广播专业的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实事求是地讲,如果说有铁杆“粉丝”,我可以算作《中国广播》杂志的铁杆读者了。就我个人而言,已经从当初的小学生成为主任记者,这和《中国广播》杂志给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也曾试着给《中国广播》杂志投稿,我撰写的《立足本土,打造品牌——抚顺台广播剧生产长盛不衰的考察》就刊登在《中国广播》杂志2012年第12期上,这让我对《中国广播》杂志更感到亲切。
三、广播人永远的朋友
我所经历的这20年是中国广播大变化、大改革、快发展的20年。从珠江经济台引领的系列台、专业台的出现,形成了中国广播分众化、专业台设置的广播大裂变现象,到后来品牌节目、品牌频率的构建和打造,以及现在的类型化广播,吸引目标听众群和注意力经济的形成,应该说是广播人在竞争和提升广播价值中的一个个里程碑。而中国广播事业所有这些发展变化都在各个时期的《中国广播》杂志中得以展现。仅从这一方面看,《中国广播》杂志是中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我真心祝愿《中国广播》杂志越办越好!她将成为我永远的朋友,使我终生受益。
(作者系辽宁省抚顺广播电视台广播编播办主任)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