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
2013-04-29许华鑫
许华鑫
很幸运,第一次向《中国广播》投稿,便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这是我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能亲手触摸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对一位城市电台新闻工作者来说很不容易,《中国广播》给了我这个平台,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写下了最重的一笔。
那是我和同事合作的新闻论文《和合之道——跨媒体融合的制胜之本》,发表于2011年第9期。向《中国广播》投稿,其实是有“预谋”的,我们分析了中国新闻奖的历届获奖作品和媒体,发现《中国广播》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且有感于杂志的权威性、学术性以及对作品的“唯质量是举”。在与编辑的具体接触中,我们更找到了她的亲和——对原作者的尊重,对参与者的一视同仁,以及对作品的精益求精。我想,这正是一种“和合之道”吧。
“和合”就是:天下广播是一家。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拓展合作渠道,特别是与中央级媒体的对接。这几年,泉州台与央广的合作不断升级,不断地传稿,连续两年合作《政务直通》直播访谈,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之声城市台供稿“十强”……我们坚信:与强者同行,自己也会变得更强。
于是,自这篇论文获奖后,《中国广播》便多了许多来自泉州的忠实“粉丝”,我的好多同事开始奋笔疾书,并持续有作品发表。编辑老师说:“泉州台的论文思路很别致”,更给了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动力。
如今,从一线新闻采编工作走向管理岗位,在摸爬滚打中,我觉得自己有两件事非做不可:第一是“抬头”,无论工作再忙再繁琐,也要抽出时间,放松心情,调节自己,“抬头看看天”,以免陷于纷繁琐碎的事务中而迷失方向;第二是“低头”,在一定阶段后,回过头审视、整理自己的工作,动动脑、动动笔,在理论方面进行归纳提升,思考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比如写论文。
《中国广播》走过20年,我只在她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印记,但我绝不是过客。我还会继续向《中国广播》投稿,我期待着下一个中国新闻奖。
(作者系福建泉州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副主任)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