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记录了我的广播之路
2013-04-29黄传惕
黄传惕
2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记忆中却像是短暂的一瞬。看到《中国广播》纪念创刊20周年书画、稿件征集启事,许多往事浮现脑际,恍如昨日。在我手头还留有几份刊物,它们反映了我和《中国广播》长期密切的交往,也记录了我在广播道路上发展成长的轨迹。
这些刊物厚薄不一,装帧各异,有的甚至是油印的。其中有两本是中央电台的《编播业务》,她是《中国广播》的前身,是当时中央电台编播人员学习和探讨广播业务的重要平台。这两期《编播业务》出版的时间是1985年的8月和10月,分上下两部分刊登了我写的《广播游记的特点和写作》,这是我研究广播语言、广播文体的第一篇比较系统的文章,是在《编播业务》编辑的“催促”下写出来的。1983年中央电台《祖国各地》节目组和《旅行家》杂志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我爱祖国山河美》游记文学征文,1984年又和《海洋》杂志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美丽富饶的祖国海疆》征文。在选播稿件和评奖的时候,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评价的标准有所不同。看和听,文字与声音,杂志文章同广播节目,表达的手法有不少区别。广播游记和书面游记有其共性,又有不同的特性。另外,广播游记作为游记文学的一个新品种,还很稚嫩,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改进和提高,不少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几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接触这方面的稿件较多,也编辑和采写了一些广播游记,结合长期以来对广播语言的探讨和对广播文体的思考,逐渐形成了一些想法。我曾和熟悉的同志交换过意见,在有关讨论会上也做过相关发言。新闻部的老同事、《编播业务》的编辑陈南萍知道以后向我约稿,“催”着我分两次把稿子赶出来了。
第三本是《广播业务》(《编播业务》改名)附刊《宣传业务参考资料选登(10)》,出版时间是1988年8月,这一期刊登了四篇台史资料,其中有我写的三篇:《〈在祖国各地〉节目》《〈祖国各地〉节目》和《〈历史知识〉节目》。当时我正在综合节目部同谢文秀一起负责《午间半小时》和《在祖国各地》节目,而《祖国各地》和《历史知识》是我以前办过的节目。除了我在新闻部工作的一段外,这本刊物基本上记录了我在中央电台办过的广播节目。
第四本很有纪念意义,是1993年6月《中国广播》试刊号,这一期在“峥嵘岁月”一栏里,刊登了我写的回忆录,题目是《一首诗的诞生》,记述了上世纪60年代在新闻部工作时创作长诗《北京的声音》的过程。这首诗1964年3月1日在中央电台和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为听众、观众举办的联欢会上,曾作为第一个节目,由中央电台播音员夏青、林田、潘捷等集体朗诵。一个月后,1993年7月,《中国广播》诞生了。
第五本是《中国广播》1995年6月号。这一年的5月,中宣部组织进行了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评出的全国 10个名专栏、名节目中,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节目榜上有名。《中国广播》6月号及时做了报道,在封面上刊登了《午间半小时》节目组全体成员的彩色照片,并在照片右下角印了两行字:“亿万听众午餐桌上的朋友,心心相印《午间半小时》节目。”封二在“深受听众欢迎的《午间半小时》节目”标题下,写了一段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自1987年1月1日开播到现在已经八年多了。八年多来,其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内容,得到全国广大听众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由衷喜爱。最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栏目(节目)评选中,被评为名节目。”并刊登了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书法家楚图南为《午间半小时》节目题词等六幅照片。封底封三还选登了九幅《午间半小时》节目组主持人、编辑、记者播音、采访等活动的照片。这期《中国广播》还发表了杜嗣琨(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写的题为《贴近生活 精办节目——〈午间半小时〉九年回顾》的文章,对《午间半小时》节目做了全面的介绍。《中国广播》1995年6月号成为综合节目部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资料、最受听众欢迎的纪念品。
2010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中国广播》发表了大量有关的文章和报道,还开辟专栏,刊登纪念文章和获奖征文。在6月和12月号上先后刊载了我写的回忆录《我和〈在祖国各地〉》《12点打开收音机——邓大姐爱听〈午间半小时〉》。这都是我退休以后的作品,退而不休,退休对我来说只是“转岗换位”,换岗不离业,广播是我终生的事业。我之所以要保留这两期刊物,是想说明我现在仍然是《中国广播》的读者和作者。
回忆起来,我和广播业务刊物还是很有缘的。我是1957年踏上广播之路的,第一个部门就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地方广播部刊物组,编辑《广播业务》和《广播动态》。《广播业务》是广播事业局,也可以说是整个广播系统的第一本交流和研究广播业务的刊物,开始时是不定期,后来大致是一月一本,上世纪60年代停刊。1958年中央发出了干部下放的号召,我在河北省沧县待了一年,回广播事业局不久就到了中央电台集体记者部,主要工作是编《集体记者》,这是一本刊登报道意见、宣传动向、节目编后记等的业务刊物。1962年中央电台进行机构调整,集体记者部和工业部、农业部、新闻部合并成立大新闻部,我分到了政文组,从事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部里办了一个业务墙报,领导让我参与编排工作。为了办好墙报,虽然付出了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对我学习和研究广播业务带来很大好处,我为墙报写的一些长长短短的文字,都成了个人难得的历史资料。我的学习札记《谈谈广播语言》,就是新闻部主任杨丹看了,让我在墙报上登出来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央电台领导着手准备创办《中国广播》,张冬兴、王健儒两位副台长曾找我谈这件事,让我参加组建工作。当时我正在综合部负责《午间半小时》节目,已经快到退休年龄,再加上《午间半小时》这类“说话性”节目又有些特殊性,我向台领导表示,还是让我在综合部站完最后一班岗,画上一个较圆满的句号。我内心更深的思考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广播事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广播业务建设是个重要的长期的任务,让年轻一些的同志主持,更有利于持续发展。退休后我投入了广播电视史的编纂和中宣部的新闻阅评工作,但我始终关注着《中国广播》。我曾为《中国广播》看过稿件,有段时期包云社长还将编好准备付印的稿样让我过目,我也非常乐意做她的第一读者。
作为一个老广播人,看到《中国广播》20年来的飞跃发展,编辑部同志一步一个脚印,在广播园地里辛勤耕耘,《中国广播》特色更加鲜明,影响不断扩大,我感到无限喜悦。
我衷心祝愿《中国广播》“日日新,又日新”!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综合节目部主任)
(本文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