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意象解读策略
2013-04-29安守花
摘 要: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我们把握诗歌意境,鉴赏诗歌最根本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最多变最复杂的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准确地解读诗歌的意象,结合教学案例,提出了五种解读策略:一、理解约定性意象的审美内涵;二、做到串联意象发挥想象的整体感知;三、以意为主寻找意象深层内涵;四、学会知人论世吟哦推敲的技法;五、抓住中心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对其中第三点,笔者又从抓住诗篇中直接体现主体情感的词句和抓住传达情感的关键词语、辨析词语的色彩两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意象 意境 解读策略
意境的把握是我们鉴赏古诗文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其又与意象的解读息息相关,或者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结合意象的分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用哪些策略能更准确地解读诗歌的意象呢?
一、理解约定性意象的审美内涵
诗是人的心之歌,一个个意象,是诗歌中的一个个音符。意象的魅力、生命力,源于它对人的心灵的真实传达。荣格在评论艺术家时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它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人性。”荣格这段话是对艺术家而发,但其精神对我们解读意象很有启发。作为具体诗篇的组成元素,一个个意象,无疑都具有创造主体的个体特征;同时它又连接着集体性、民族性,在倾吐个体心灵的悲欢离合的体验时,体现了集体的民族的共同心理和记忆。成功的流传不衰的约定性意象,固然反映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更是民族历代承传累积的心理内容的负载体。毫无疑义,许多诗歌意象是在具体的审美感兴、灵思中孕育,其涵义是流变的,不同情谊的感染就会生成不同的随机意象。不过,当具体的体验、情思在诗人心中涌动、燃烧、不吐不快时,首先涌向心头的往往是具有特定文化意蕴的意象。因为它们这些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艺术符号,是既成的传达图示,不仅运用方便,而且易于引起共鸣,这也许是其频繁出现的一个原因。这些意象虽内涵稳定约定俗成,却不定型,引申内涵丰富,同其他意象的组合、搭配,为作者艺术创造性地发挥留下广阔的空间。
一首诗中的约定性意象的存在,由于蕴含有某种稳定的含义,因而占有较突出的地位,对意象系统的整体特征产生影响也比较大一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或这方面的意识的学生,能很快解读其中携带的信息。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只要抓住“红豆”这一意象,就能迅速判断此诗与“相思”有关。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意蕴的约定性意象往往是诗歌中涵蕴最丰富、最难理解而又最重要的符号,把握这些意象所隐含的内涵,无疑为学生的诗歌阅读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中国古代诗人对前代文化遗产都比较熟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家喻户晓的学诗要诀。因此,人们采用历史上遗存下来的约定性意象来表达情意。对于诗人来说,这并不太费力;同时又不妨碍诗歌的创造性。而对于读者来说,由于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审美心理,又较易于从中发现体味民族的历史的共同体验。它已成为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一部分,融入民族的血脉中。掌握这类意象的文化意蕴,不仅能帮助中学生提高阅读浅易古文的能力,也能进一步塑造中学生的民族品格和文化品格。
二、做到串联意象发挥想象的整体感知
任何一个意象,只有在有机的组合中,成为一个审美情景的系统的一个构成元素,才能成为有生命的个体。如近几年中考题所选的诗歌,意象单纯明朗,只要我们能够串联意象,发挥想象,就能较容易地悟得意境,并能进一步探究意象的深层内涵,2007杭州戴叔伦《兰溪棹歌》中的“凉月”“镜”“桃花雨”“鲤鱼”等意象组成了一幅明澈秀丽的画面,读者理解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串联起意象,意象更逼真、亲切、传神。
可见,除了一些约定性意象以外,种种意象的含义只有在意象系统中才能明确化。单独存在的意象,其含义很难把握。任何一种事物,总是有其多方面的性质特点。当人们将它放在不同的事物的联系中,从不同角度来观照时,就会突出其某方面的性质、特点,忽视其他方面的性质、特点。如落日意象,在初中教材中出现多次。自然界的落日,一方面,它灿烂,绚丽;一方面又即将消失,好景不长。不同的意象组合,可以使其中一方面突出,另一方面消隐。如果让夕阳意象与明丽、欢快或者闲适的事物组合,那么夕阳就会以灿烂、愉悦的色调呈现于作品中。如白居易《暮江吟》,夕阳直接与似珍珠之露与似弓之月的意象连接,来表现诗人闲适自得之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与黄昏连接,难怪有人说此诗:“叹老之意极矣!”叹老是诗中夕阳意象的核心涵义。这里,诗人既为自己的生命流逝而叹息,更为大唐帝国盛时不再,面临严重危机而嗟叹!晏殊《浣溪沙》抒写惜春怀旧之情:“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中与夕阳意象组合的以“旧亭台”“花落去”“燕归来”为主。旧亭台,是往日生活经历的见证,容易引发人们对逝去的时光的回忆;花落去了,无法挽回,无可奈何;燕子回来,表明春光确实已经过去了。词中的夕阳与这三种意象,具有相同的色泽,这里的组合突出了夕阳的好景不长、时光难驻的特点。所以说,意象的组合实质上也就是意象的审美内涵的定向、突出的过程。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意象系统的内涵,并不就是各个意象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内涵的简单相加,它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系统论已经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会产生新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各个要素孤立存在时是不可能具有的,这是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增值。也就是说,不同的意象组合、连接,总是产生新的更丰富的含义。如杜甫的《春望》,花、鸟本是春日特有的景物,给人以春光明媚的感受。但与残破的国家,草木丛生的都城,纷飞的战火等意象相衬托,产生了新的含义: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见花而泣,闻鸟鸣而悲,足见诗人内心的家国之痛。
三、以意为主寻找意象深层内涵
意象在组合中获得生命,而其组合的目的是抒写情意。凡有利于情意表达的,就必须突出强化;凡是妨碍情意表达的,就毫不可惜地舍弃。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账,寓意则灵。”王夫之告诉我们,离开了情意的统帅,诗中的一切成分就只能杂凑在一起,故一些优秀诗篇中的意象,都凝附于审美主体的情意这个轴心。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用了众多的意象,但都围绕着“潭影空人心”一句,写出了潭中倒影使人心空阔,尘念尽消,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抓住这一情意就能更深入地把握意象内涵。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抓住诗篇中直接体现主体情感的词句。
一些诗篇中会直接体现有情意的诗句,如《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较多律诗绝句里,较少有这种议论抒情句,但有些诗句有个别词语指出主体情意,如张继《枫桥夜泊》中“愁”揭示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感情。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霜满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茫茫夜气中弥漫的满天霜华。“夜半钟声”更写出了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只要我们有了这种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体会诗歌意象的审美内涵。
其次,抓住传达情感的关键词语,辨析词语的色彩。
有的诗句有直接传情达意词语,多数诗歌是间接的暗示。诗歌讲究词句的锤炼,分析诗句时我们应特别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在诗歌中动词往往最能表现人细微的情感变化,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如杨万里《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拟人化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此诗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陶潜《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这表现了诗人一种漫不经心的发现。这些具有内涵的动词点燃了整个诗句。
一些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一些表示色彩的形容词的作用往往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一种气氛。色彩的冷暖传递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调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杜甫的《绝句》前两句意象颜色非常鲜丽,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又加上“鸣”,在色彩之美中又增添了声音之美,构成了绚丽明快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处处充满生机,一切都在孕育着希望。在此情意支配下,我们能更充分理解“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不仅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悠久,空间的广远,也体现诗人对形势的喜悦和关心,全国安定,交通畅达,民族、朝廷、个人都在扬帆待发,奔向广阔前程。
在诗词中,大多词语不需附加修饰语就可以作为意象使用,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天”“江”“树”“月”“人”都不带修饰成分,成功地创造了空旷寂寥的氛围,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切!寂寞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有些诗人为了增强语言符号的鲜明性、特征性,常加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凸显情意。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修饰“云”,写出了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修饰“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又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这些修饰词选择是从全诗意境创造的整体倾向的需要出发。抓住这些修饰语,能更准确地把握意象特征。
四、学会知人论世吟哦推敲的技法
《杭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具体题型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象”主要指诗歌中的意象,“语言”主要考查关键字词的理解,名句的赏析,语言特色等;“技巧”就是分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起什么表达作用,实际上考的是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至于“评价”方面,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探究意境、体会感情、理解寓意、揣摩理趣等。梳理近几年中考卷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形象的解读应该是诗歌鉴赏的最佳切入点。而考纲中所说的形象主要指意象中的人物形象和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前者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春夜洛城闻笛》中对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和征戍者的形象。其常设题为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或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于谦的《石灰吟》。其设题的形式为物象的特点,蕴涵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等。为了更好地把握诗中的形象,离不开知人论世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知人论世,就是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的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的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了解的内容是教材中常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唐宋八大家等,也包括自己的情有独钟的诗人。熟知“赐金还乡”是李白心中永远的痛,就能进一步了解其傲岸不羁的情怀;敬佩杜甫无论“穷”“达”皆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能领会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的精神。
五、抓住中心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首诗即是一个意象系统,它包含多个意象,这些意象作为构成系统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围绕“断肠人在天涯”这一点睛之笔,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的十种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有些意象系统中,某一两个意象的地位较为突出,是情意传达的主要寄托点,它就是中心意象。抓住这一意象,不仅能迅速理解诗歌的意境,也能促进其他意象的解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抓住“空山”这一核心意象,就能进一步解读颔联的自然意象和颈联的人文意象。“空”不是寂静的意思,而是远离世俗纷扰的一种纯净。
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无论是理解约定性意象的审美内涵,还是意象的串联组合,无论是抓住关键词语,还是围绕中心意象,与其说是一种解读的策略。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积累和悟得。因为任何一个意象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同时,自然物对人的审美的吸引力,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自然物本身固有的姿态、质地、特征,一是主体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而主体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却随着历史的演变,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有流动性,我们只有扎扎实实的深入到文本中去,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意象的审美内涵,提高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宗涛.唐宋诗探索拾遗[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浩.唐诗美学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安守花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