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与未来
2013-04-29张进财
摘 要: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理论界,形成了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为不同导向的各流派,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清晰认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史,总结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吸收和逐步推进。因此文章从马克思提出的现代化思想出发,剖析了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并包的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新时期一系列领导者和思想家对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提升,并强调了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国外现代化理论诞生与发展
(一)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变迁:解释与批判
提到现代化的概念,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西方国家的普遍观点认为,现代性起源于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而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以19世纪中期的资本全球化扩张为标志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化理论则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逐渐形成体系,最初由社会科学家帕森斯等人在美国创立并得到飞速发展,他是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通过研究社会功能的转换与变迁,强调现代化开始于工业化,现代化是工业化产生的结果这一论断,强调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形态不断转变的过程。
此时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引导新兴独立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资本主义制度而产生的,具有强烈的为政府服务的意识,这些理论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格局、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通过现代化理论,促使其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
由于现代化这一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因此,除了研究社会学现代化的帕森斯以外,研究现代化理论的流派还有很多。如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政治流派认为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强调民主和自由、政府权威,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罗斯托和西蒙库茨涅茨是经济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注重研究现代化的动力与成长模式以及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变迁的条件,认为现代化的标志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同时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此外,英克尔斯还研究了现代化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人,他们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思想观念,只有人的进步才能带来真正的现代化,这一观念是对原有基于客观外界条件的现代化判断标准的重新认识,带来了现代化理论的进步。
总之,就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化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不同层面,具有其复杂性和深刻性。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者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过程中, 经历了观念的创新和更迭,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文明演进过程中的经验, 提出不少帶有普遍性的原则与反映人类共同财富的思想理论成果。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别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理论虽然能够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借鉴和重要参考,却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明显的阶级特性。简而言之,西方学者的学术思想始终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的桎梏,受到西方的价值观的影响, 缺乏科学的历史观, 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与局限性,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现代化理论,结合国家自身情况和实际进程,提出适合我国践行的现代化理论势在必行。
(二)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借鉴与独创
马克思诞生于资本主义确立和高速发展的时代,对社会的发展变革具有清醒的认识,他立足于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上,考察了现代社会产生的根源,思索了以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及其深刻变革,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与矛盾性,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世界现代化的未来及其社会制度的变迁提出明晰的方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同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推动现代化运动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大工业和科学技术推动下现代社会才能诞生和发展,因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要经历社会整体的变革,包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对社会总体进行提升重组,但他亦不拘泥于被动的自然化进程,提出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现代化,即通过人这一主体的思想和行为科学发展进行现代化构造,最大程度上保证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实现最大功用,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入现代化进程,避免陷入资本主义的误区,保持清醒头脑,实现符合历史传承、地理环境、人文发展和资源禀赋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唯物辩证思想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为标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二、中国现代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历史结合:新的挑战
(一)毛泽东现代化理论与新中国成立
现代化作为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近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是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辩证批判基础上的现代性的合理重建。因此,当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正式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结合新中国成立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大胆创新探索,在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现状的发展实践路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首先面临着领导人民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重大任务。借鉴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对于工业化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思考,1952年底,毛泽东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体”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同时确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社会基础。
此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同时注重文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提出团结知识分子,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要求,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号召全面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为新中国迎来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制定了战略方向。总而言之,毛泽东带领下的新中国初期建设,体现出探索中求前进,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协作共创的现代化人本思想,但是由于建国初期经验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遭遇不少挫折,导致整条道路发展布满曲折和荆棘,磕磕绊绊迎来邓小平率领的建设期。
(二)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这一理论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缺陷与局限性,注重对社会有机体进行全面运筹的辨证思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定位,不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产物,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理论的借鉴和超越。
新中国建立以来现代化进程的挫折让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现代化要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十年浩劫”后,邓小平率领我党开始整顿恢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各种拖延、搁置以及社会创伤,纠正其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错误,成为中国新型现代化重新展开的重要历史契机。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建国后现代化建设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新的时代主题,明确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这一决定正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进步体现,这次会议实现了建国以来现代化历史的重大转折,引领全国人民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现代化,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此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势如破竹,在党的一系列会议上,我党彻底、全面、系统、正确的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重申了在中国发展新型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了党的理论思维的新起点和新高度。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强调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既充分肯定了政治开明和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又十分关切实现结合中国现实,不生搬硬套,创造性的提出了很多适合中国发展,“曲线救国”的特殊方针,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其思想的光芒也是熠熠生辉,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初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借鉴。
(三)新时期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历史性关键时期。新一代领导人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强烈鲜明的时代性为特色,成功地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诠释,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我国正处于新世纪新阶级的关键性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发展要求,确立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接着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使中国特色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从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时期的现代化理论是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经历历史变革和不断进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符合我国现状,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具体的建设意见和方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并发展它,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基于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双重挑战。从目前来看,尽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期成果,但由于经验不足,加之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导致现代化的进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我们始终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物质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人数众多,但是总体经济文化水平在世界并不居于前列,因此必须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过程中学会批判与吸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新路。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经验。
从我国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先驱力量,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现代化国家,首先要保障“人”的建设,这一概念既包括建设具有现代性的“领导者”,即中国共产党,也包括“建设者”,即包含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这要求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作为建设前提,因为党建是决定中国特色现代化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和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以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为现代化进程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建设者。
其次,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表明,现代化一定是伴随着飞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这是现代化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硬实力,只有经济建设水平发达,科学实力达标乃至先进,国际地位上升,社会结构合理,百姓生活富足安乐,才有可能称得上现代化,而这要求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批判性学习接受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并为我所用,提高国家自身现代化水平。我们党正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作出划时代的创造,包括中国特色区域现代化模式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针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尊重群众意见,结合实际发展水平,力争满足现代化需求的基础条件,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楷模和榜样。
此外,除了注重经济水平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这些物质现代化需求,还必须注意文化现代化的构建,这要求建设过程必须兼顾全民意识形态领域的加强,抵制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等消极社会思潮的侵蚀,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上武装群众,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砝码, 这要求我们应当更加有意识地把现代化的继续探索建立在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及实践批判与现实改造的基础之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總之,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复杂的探索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在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发展趋势等,不断寻求中国式社会主义下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
参考文献:
[1]宋吉玲. 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2]王飞南.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诠释[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03:5-8+18.
[3]李石. 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J]. 学术交流,2009,09:31-33.
[4]郇庆治,马丁·耶内克. 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1:175-179.
[5]赵裴. 实践中的现代化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6]俞思念,李彦辉.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4:71-75.
[7]梁中堂. 关于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01:24-28.
[8]王善.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04:1-4.
[9]俞思念.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践[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1-5.
[10]黄剑. 从辛亥革命看中国政治现代化——基于亨廷顿的政治现代化理论[J]. 商场现代化,2012,26:270-271.
[11]张晓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进程[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2,05:12-15.
[12]曾德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功能[J]. 社会科学家,2012,09:46-49.
[13]李羚. 邓小平城乡关系与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06:67-72.
[14]曹根记,贾亚彬,王琼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品质的时代审视[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63-268.
[15]张琳.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06:165-171.
[16]杨智勇.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J]. 世纪桥,2012,19:43-44.
[17]曾丽雅.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实践与未来走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12,11:41-47.
[18]朱炳元,仇艮芳. 唯物史观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和民族特色[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2:27-33+109-110.
[19]马蕊. 浅析现代化理论[J]. 现代交际,2012,10:103.
[20]甘锋. 民主化的理论系谱:从现代化理论到结构化理论[J]. 求索,2012,11:224-226.
作者简介:张进财(1971-),男,福建云霄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北京海淀校外教育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