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及其思想内容
2013-04-29韩婷朱婷
韩婷 朱婷
摘 要:二叶亭四迷是明治时代写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人物,他的名字在日本明治文学史上占据着代表地位,其代表作《浮云》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采用清新的日本现代口语,可以称得上是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本文分析《浮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透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解析作品本身所反映出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明治维新 近代思想 矛盾 讽刺
一
文学和思想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当时特定社会状况的反映,所以,想要理解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了解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浮云》发表于1887年。当时的日本,明治维新结束了日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江户幕府,建立了以天皇亲政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明治政府废除封建制度,采用极端的欧化政策,积极引用欧米先进的思想、文化、制度。并且施行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政策,试图将日本建设成为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制近代化国家。但是这样的依靠明治政府的人为的欧化和内部自发兴起的欧化不同。虽然是以欧米近代文明为模版的近代化改革,但是产生这种先进文明的思想的形成在日本并没有跟上脚步。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思想上和物质上的矛盾,导致了改革的成就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国民的思想并没有取得进步。可以说,此时日本的近代化改革是物质上的改革,不是精神上的改革。进入明治20年之后,明治政府克服重重困难,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首次建立了近代国家体制。对内实行强权统治,对外采取积极的扩张政策。
但是,明治维新的结果是令日本人民失望的,农民的生活依然贫困,工人依然生活在困苦和政治压迫下。生活在封建思想残留和新思想上的知识分子渴望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生活上的困苦,新旧思想的矛盾,政府的强权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70年代后期掀起了争取自由和人民权利的运动。在农民武装暴动、工人罢工斗争和自由民权运动的压力下,明治政府虽然有了一定的让步,承认了人民的一些权利,但是这次运动最终在政府的镇压以及右翼势力的妥协下以失败而告终,从而更加巩固了明治政府和天皇的绝对主义政权。
就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二叶亭四迷发表了《浮云》。
二
文学创作通常采用文学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发表于明治时期的《浮云》,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很好地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一共出现五个主要人物——内海文三、表妹阿势、阿势的父母孙兵卫和阿政、同事本田升。主人公内海文三是对当时社会不满、充满矛盾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文三的父亲作为旧幕府的官员,靠幕府的俸禄维生。倒幕之后,蛰居在故乡静冈县。之后通过努力成为了静冈藩的史生。不管生活怎么贫困,文三的父亲都不会吝啬金钱送文三上学。为了走入仕途,文三从小时候开始就努力学习,父亲去世之后,他就离开了父母寄居在东京的叔叔家。大学毕业之后通过别人的帮助,成为了某省的官员。从那之后,以前经常对他冷嘲热讽的婶婶阿政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悉心照顾起他的生活起居。叔叔一直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势许配给文三,阿势对文三慢慢亲近起来。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不能太长久,文三被免职了。免职之后的文三再一次感受到事态的炎凉——婶婶继续对自己冷嘲热讽,恋人受到同事本田升的诱惑,投入了他的怀抱。不管文三怎么无助,怎么不安,不管受到婶婶怎么样的嘲笑,在只需要拍科长马屁就可以复原职的时候,文三选择了放弃,没有不惜尊严而低下自己的头颅,一如既往地活得坦荡荡。王长新在《日本文学史》中这样评价文三:“他正直不阿,诚朴认真,始终如一,不论是做官吏时,还是被免职后,不论是当同事本田升以复职为由‘劝降时,还是当意中人阿势变心后,不论是感受到世态炎凉时,还是在饱尝人情冷暖后,他都坚持以一个真正的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决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颗高贵的头。
文三是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理解欧美文明的实质,追求人性的平等。但是,二叶亭四迷笔下的文三并没有完全从旧的封建思想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他受尽了婶婶的鄙视,心情坏到极点,把一个人封锁在房间一段时间之后,他竟然也觉得婶婶阿政的话有些正确。当同事本田升嘲笑他的时候,他只是简单的辩驳,之后再别无他言。面对恋人的背叛,他束手无策,只有独自哭泣,暗自神伤。在恶势力面前,恐于反抗。虽然有学识,但是所学知识并未成为武装自己思想的武器。这些都是改革不彻底的结果吧。
阿势是文三的堂妹,阿政和孙兵卫之女。崇尚西欧近代思想——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追求女性解放。但是,她并未彻底理解资产阶级近代思想的核心。以为简单地穿上洋装,学习英语,学习织毛衣这些表面化的事情就是把握了欧美思想的本质。她尊重知识,经常会向文三请教英文。对于与文三的婚事,自己也是默许的。文三被免职之后,面对母亲的反对,她虽然有争吵,但是因为内心的虚假,最后还是抛弃了文三,投入了本田升的怀抱。阿势其实是生活在只有新的表面而没有新的实质的时代之中。这个新女性的形象反映出日本明治时期空谈“文明开化”的知识分子的虚荣与轻浮,这也是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共性。
文三被革职之后,同事本田升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升了官。这些都是平常向科长阿谀奉承的结果。他不仅是封建官僚的代表,也是资本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上司谄媚,对被炒鱿鱼的同事冷嘲热讽。并且,还趁虚而入,将同事的恋人抢入手中。二叶亭四迷同情主人公文三的遭遇,表面上是在讽刺本田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对明治时期的功利主义进行讽刺。
阿政则是江户时期封建思想的代表。文三没有毕业前,对他冷言冷语,刻薄相待;毕业当官之后,对他无限热情,关怀备至,甚至还提出将自己的女儿阿势许配给文三。当知道文三被免职之后,态度又回到了从前,禁止女儿与文三接近。并且,要求阿势开始接近升官之后的本田。阿政评判人的标准就是地位和金钱。
三
明治时期日本社会处在封建思想残留与欧米近代思想的矛盾中,当时的人民也是矛盾的。不管受了什么样的嘲笑,即使心爱的人被同事抢走,都无动于衷的文三、不愿意屈尊向上司献媚的文三,不停向上司阿谀奉承,以图获得升职的本田,谁有钱就跟谁亲的阿政,盲目学习西方却没有很好把握西洋精神的阿势——都是这一时期特殊社会的产物,都是这个时代不同的人物形象的代表。二叶亭四迷通过主人公性格的塑造,反映了明治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社会矛盾,并且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文三被免职的同时本田却升职,批判了明治时期的官僚制度。作者同情文三的软弱、批判阿势的无常,从而揭露了新旧思想冲突下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从这一点上来看,《浮云》不愧为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参考文献:
[1]中村光夫.二叶亭四迷论[M].日本图书中心,1983.
[2]石坚白,秦柯译.二叶亭四迷小说集·译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杨再明.《浮云》的产生极其思想内容[J].榆林高专学报,1995,(4).
(韩婷,朱婷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