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在《海上扁舟》中的运用分析
2013-04-29李昂
李昂
摘 要:本文深度剖析了《海上扁舟》的狂欢化色彩,在小说的黑色狂欢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消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定位,人类文明中的所谓权威真理被颠覆。本次狂欢理论的应用一方面展现了《海上扁舟》极高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巴赫金狂欢化诗学强大的适用性和灵活度。
关键词:巴赫金 狂欢化诗学 狂欢节
一. 引语
斯蒂芬-克莱恩认为短篇小说《海上扁舟》是他的“所有作品之冠”,因为小说集中体现了他的自然主义思想,那便是自然界对于人类“既不残酷也不阴险,但非常冷漠,极端地冷漠”。文学评论界也历来将该作品列为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多注重于研究其中的自然主义思想。本文将尝试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对《海上扁舟》进行全新解读,挖掘出更多该作品的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是20世纪最受瞩目的文学理论之一,巴赫金认为狂欢化可以“摆脱看待世界的正统的观点,摆脱各种陈规虚礼,摆脱通行的真理,摆脱普通的、习见的、众所公认的观点,使之能以新的方式看世界。”由于狂欢化能够把大众带到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使之暂时摆脱等级的隔阂和日常的桎梏,人们往往能因此更清晰地看到世界本真的状态。在《海上扁舟》中,一场意外的海难让记者,厨师,注油工,船长离开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轨道,接下来的海上冒险经历完全可以被视为一个盛大的黑色狂欢节。在这个狂欢化的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定义,人类文明中的权威真理被颠覆,“第二世界”所带来的这些狂欢化的世界感受对于大众更深入地理解现实的“第一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狂欢广场和狂欢仪式这两个方面深度剖析《海上扁舟》的狂欢化色彩。
二. 狂欢广场
全民性是狂欢节的鲜明特点,狂化节是所有人的节日,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这种特征决定了狂化活动的理想场所是广场。在文学中,狂欢广场的含义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狂欢化的文学中,广场作为情节发展的场所,具有了两重性、两面性,因为透过现实的广场,可以看到一个进行随便亲昵的交际和全民性加冕脱冕的狂欢广场。就连其他的活动场所,只要能成为形形色色人们相聚和交际的地方,例如大街、小酒馆、道路、澡堂、船上甲板等等,都会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
《海上扁舟》的狂欢广场便是海洋。不同职业的人,海浪,水鸟和鲨鱼,共同演绎了这段精彩的故事,在茫茫大海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甚至人与诗中英雄之间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对话,这些对话召唤出了深藏在理性世界中的美好人性,同时也得以使人们从更深刻的角度理解现实的“第一世界”。
首先,在这场黑色狂化节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海难让记者,厨师,注油工,船长这四个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彼此温暖,互帮互助,没有任何隔阂,结成了宝贵的友谊。正如小说写到,“就拿记者来说,他—向所受的教育是用冷眼看人,此刻甚至认为这种友谊是他平生最美好的经历。”在海上的惊险历程中,人们终于抛弃了在“第一世界”中所习惯的“冷眼看人”,向彼此展开了友爱的双臂,终于体会到了伟大的人性之美。
另外,在黑色狂欢的氛围中,人类与自然进行了真正的零距离接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得到了重新定义,在小说中,自然对于人类再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风景,而是对人类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再也不能像往常那样一味地将自然视为愉悦自己的工具,他们无暇欣赏海与天的壮丽,也丝毫感受不到泛舟水上的乐趣。此时,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对人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向海岸做最后冲刺的过程中,记者忽然陷在了一股致命水流的控制中,可是后来,一阵浪头又偶然地把他卷出了这股危险的水流。人类与自然的零距离对话使得人类对自然又重新燃起了敬畏之情,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故事的最后,海上的历险者们终于发现“他们现在能够解释这大海的声音了”。
此外,在这特殊的狂欢时空中,人类甚至与诗中歌颂的英雄也进行了灵魂的交流,在孤寂绝望的夜里,负责划船的记者忽然忆起了一首早已被自己忘记的诗,诗中缅怀了一位奄奄一息的义勇军士兵,在现实的“第一世界”里,即使是处在童真的孩提时代,记者也无法被士兵的悲哀所触动,他甚至觉得“那件事对他还及不上折断一支铅笔尖”。可是,在这特殊的时空中,记者与诗中的士兵展开了深度的灵魂对话,“记者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那位士兵。他躺在沙滩上,两脚伸得直直的,一动不动....记者划着桨,臆想着那位士兵的嘴唇在慢慢地翕动,心里被一种深刻而完全与个人无关的顿悟所感动。他为那奄奄一息地躺在阿尔及尔的义勇军战士感到悲哀。”这场海难使得人类离开了麻木冷酷的现实生活,在黑色的狂欢时空中,人们终于有机会与那些平日里被遗忘的伟大灵魂相遇,深度的对话也引发出了强烈的精神共鸣,就这样,狂欢化的世界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很难被感受到的灵魂之美。
三. 狂欢仪式
狂欢节上最核心的仪式就是加冕和脱冕,加冕者不是真正的国王,而往往是奴隶和小丑,这种狂化节上的加冕脱冕仪式对于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决定了一种脱冕型结构”。(夏)狂欢化的加冕与脱冕将一切表面上稳定不变的东西相对化,对平日里被视为权威和真理的东西提出质疑,狂欢也因此包含了“不确定性,碎片化,非权威化”的因素。(哈桑) 《海上扁舟》中通过对比利的加冕和脱冕,对所谓的文明世界中的权威真理进行了彻底颠覆,浓重的狂化色彩对于人类固守的生存哲学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扁舟上的四个人中,身为注油工的比利是驾船技术最娴熟的,文中提到他“凭着一连串奇迹般的快速动作,以及麻利稳健的驾船技术,终于从那激浪中掉转船头,又安然划回海上。”同时,他也是游泳水平最高的,在向海岸冲刺的过程中,“加油工一马当先。他游得很有劲,速度很快。”加油工甚至还是扁舟上四人中唯一一个被提到了名字的人,作者仅仅通过其他人物的职业来指代他们,但是却唯独告诉读者加油工的名字叫做“比利”。驾船娴熟,擅长游泳,心底善良的比利被成功加冕,读者往往认为比利是最应该活下来的人物。可是在狂欢化的世界里,加冕的结束往往是脱冕的开始,小说的最后部分写到,“浅水处,加油工面孔朝下地躺着。他的额头抵着沙滩,每逢浪头的间隙,便从海水中显露出来...一个静默的、水淋淋的形体被慢慢地抬上海滩,陆地对他的欢迎只能是另外一种友好接待,给他提供一个阴森森的坟墓。”曾经敏捷健壮的优秀比利最终变成了静默的水淋淋的尸体,经常在海上大显身手的他,在陆地上竟然只能得到一个阴森森的坟墓。对于比利的无情脱冕无疑颠覆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最不可能遇难的人成为了唯一遇难的人,这简直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讽刺。
这看似荒诞的对比利的加冕脱冕将人类的文明世界瞬时间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许《海上扁舟》试图告诉读者,很多现实世界中被信奉的真理都是值得质疑的,人类社会中被固守的生存哲学和生活逻辑往往是不真实的,人类必须对自己曾经坚信不移的所谓的权威真理进行重新审视。
四.结语
通过对《海上扁舟》中的狂欢化色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个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在这个狂欢化的世界中,深藏于平日生活里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神秘莫测凸显了出来,曾经被固守的绝对真理受到了巨大质疑,人们不得不对世界进行重新思考。
此外,从狂欢化的角度对《海上扁舟》进行全新解读一方面展现了该美国名篇的丰富意蕴和极高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巨大适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
[4] 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5.
[5]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