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日关系的演变进程
2013-04-29廖海蕾
摘要:回顾二战以来的中日关系,从上世纪50年代曲折的民间贸易往来,到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再到二十一世纪两国间政治、经济的深入友好发展,中日两国关系可谓越来越密切。但是,1952年《日台条约》的签订、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2001年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以及如今的钓鱼岛事件,也一度恶化了中日关系的友好进程。中日关系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战后中日关系 演变 发展 矛盾冲突
一、1945-1972年,冷战中的对立时期,从民间外交到半官半民外交。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对日本单独占领。并在日本推行“民主化”和“非军事化”的政策。①在对日媾和之际,日本已经被赋予在亚洲封锁中国的“基地”作用。在美国的压力下,1952年4月,日本与台湾签订了《日台条约》。从那以后到1972年,中日關系的发展受到冷战环境、美国的对华政策及美日关系的制约。②
冷战大环境使分属两大阵营的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十分困难。中国政府开始推动“民间外交”,部分日本政界人士也希望先从民间贸易开始突破中日外交瓶颈。1952年三位日本众议员克服重重困难,经莫斯科来到中国,并与中国签署了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这个意义重大的事件,开启了中日之间民间贸易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民间贸易组织的建立。1955年3月,中国派出第一个正式代表团访日。1956年6月,中国决定对1000多名战犯缓期起诉。以此表达中日友好的愿望。但是日本政府顽固坚持“政经分离”原则,对中国抛出的橄榄枝没有反应。1957年2月上台的岸信介政权力图强化与台湾的关系,表示支持蒋介石的“自由收复大陆”的政策,引起了中国方面强烈批判。1958年5月发生的长崎国旗事件更使中方断然宣布断绝与日本所有的文化、经济交流。
虽说关系已经断绝,但由于对经济的潜在性需求,60年代中日双方不断摸索在政经分离状态下进行民间经济交流的道路。1960年8月周恩来提出了促进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政治三原则”和“贸易三原则”。③1960年10月,实现了第一次高碕代表团访华,1962年11月,高碕代表团第二次访华,并与中国对日负责人廖承志交换了“有关中日综合贸易的备忘录”,即廖高贸易。中日贸易进入半官半民时期。廖高贸易达成后,中日贸易活动频繁起来。1964年8月中日分别设立了联络事务所,同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亿美元,到1967年为止,中日贸易急速增长,曾一度超过了日台贸易。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也使中日外交关系正式确立,中日关系走上官方发展时期。
二、1972-1982 中日关系密月时期
6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破裂、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间的日益接近,加快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
1972年7月田中角荣组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正式开始。中日双方于9月29日在北京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了1945年以来两国关系断绝状态的结束。在谈判中, 双方关于结束战争状态问题、日台条约的有效性等问题分歧很大。但由于建交的紧迫性,这些问题都被暂时搁置了下来,但这些问题的搁置为现今的中日矛盾埋下了伏笔。如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
邦交正常化后因为中国国内政治动荡,《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直到1978年才得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使1972年联合声明所规定的两国关系准则以条约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和发展。10月,邓小平访问了日本,并与天皇见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邓小平访日,成了建立中日经济关系重要的里程碑。中日关系的发展正式走向官方化。1979年12月,日本对中国的港湾、铁路的6个基本项目提供500亿元的政府借款。这是日元贷款的开始。
虽然80、90年代的中日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不断发展,但是从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开始,中日之间不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使中日关系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中,既向前发展又充满了矛盾。
三、1982-二十世纪末,发展和矛盾并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开始追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对外宣布自己要“回归亚洲”,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越来越快的中国自然成为日本积极合作的对象。连续几届内阁都提出发展友好的中日关系。铃木内阁提出“建立不受国际风云变幻影响的中日关系”;中曾根内阁提出“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竹下内阁则表示要“寻找新的飞跃”,以“日中新时代”为出发点,“扩大合作领域”等等。④
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之际,赵紫阳总理访日时提出了“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三原则。赵紫阳总理的愿望,在中日经济发展方面得到了实现。从1980年-1996年日本对华提供了四次贷款,中国成了这个时期日本援助对象国中的前一二位,中日经济关系不断扩大。
但冷战的国际大背景和中日两国之间遗留的各种问题,使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充满矛盾。从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开始,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1987年光华寮事件,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中国经济迅猛的增长,使经济处于低迷的日本开始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来看。1996年3月,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核导弹演习,为了给台湾选举制造压力,但是却引起了日本的“中国威胁论”。日本积极推动《日美安保条约》重新定义,使中日关系重新紧张起来。
两极格局的消失,本应使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日两国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日本方面一再否认历史事实,以及两国遗留的钓鱼岛等问题,使接下来的中日关系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
四、二十世纪末至今,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
二十世纪90年代前期,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村山富市等都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表示过“忏悔”、“反省”之意。1991年8月海部俊树首相访问中国,提出建立“世界中的日中关系”。村山富士首相在日本战败50年之际发表演说:“我国由于国策错误,走向了战争的道路。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谦虚地接受这一无可置疑的历史事实,谨此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宫泽内阁上台后强调,“在新时期的日本对外政策中日中关系与日美关系同样重要”。中国方面,1992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访问了日本。日本舆论称江总书记此次日本之行为“中日关系新时代的起点”。紧接着日本天皇实现访华,这是中日关系史上第一次, 其意义深远。
新世纪以来,由于地缘政治的需要,美日同盟仍然存在,日本也不再重申“不做军事大国”,要彻底告别“战后”。⑤2001-2006年间,小泉内阁不顾中、韩等国的反对,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
2006年9月,安倍内阁成立。10月安倍访华,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安倍首相的 “破冰之旅”使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日,12月27日,福田康夫首相访华,进一步稳定了中日关系。
然而实际上的中日关系并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稳定。这一时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阻碍着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一是历史问题,二是台海问题和区域领导权问题。三是利益纠纷,即东海、钓鱼岛问题和经济摩擦。日本一再挑战中国人民的精神底线和利益底线,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活动。2012年的钓鱼岛事件,中日双方矛盾再次升级,中日关系再次降到冰点。到目前为止,中日钓鱼岛纠纷的解决仍显得遥遥无期。
注释:
①王振琐.日本战后五十年, 1945—1995[M].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20 页。
②[日]毛里和子,徐显芬译.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月版。
③汤重南.新中国的对日外交与中日关系的发展[ 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
④徐世刚.90年代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J].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
⑤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版。
(作者简介:廖海蕾(1988-),女,广西桂林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际关系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日关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