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艺术探析
2013-04-29王雪娇
王雪娇
摘要:作为记者,要处理好“综合材料稿”和“采访稿”的关系。对于“综合材料稿”,我们要辩证地看,很多综合数据都体现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文件报告、会议材料中,各方面会给记者提供一些现成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应该说为记者采写一些宏观性的、中观性的报道提供了方便,相对来说,这些材料中的数据也比较准确。不靠“现成材料”,用眼看,用脚走,用脑想,用手写,就一定能多出鲜活的新闻精品。
关键词:新闻采写;方法;探析
记者该如何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如何在报道中体现出分析问题的深度和观察问题的前瞻性?我们有很多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举两个例子: 例一:经济日报2005年9月23日《节后月饼怎么办?》一文。这是篇有分量的新闻稿。这篇稿子好在哪里?一是新闻题材选得好,有“鲜活感”,中秋节刚过没几天,节后市场上月饼是怎么处理的?这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个很好的新闻素材,两位同志以敏锐的新闻嗅觉捕捉到这一素材,快速采访,及时写出了报道。二是从新闻稿中可以看出,记者走访了生产、销售各环节,还采访了专家、消费者,内容真实、可信,通过扎扎实实地采访,从现场汲取来的素材,没有水分。采访上是真正下了“苦功夫”、“笨功夫”的。三是整篇稿件文字简练,选材得体,内在逻辑性强,观点鲜明。总之,这是一篇有见地的短而有深度的经济新闻。 例二:2006年初,经济日报报道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物,大都是长篇人物通讯,稿件都是口问耳听手记完成的“采访稿”,都是通过记者和主人公近距离的长时间接触所完成的作品,其中有些人物的写作,细节运用得非常好。比如记者李予阳2006年2月22日的稿件《夏家辉:挑战医学遗传学难题》,在描写一个科学家对科研的认真态度时写道这样一件事:一只蚊子腿在实验过程中找不着了,于是他用一根绳子将实验桌周围圈了起来,拿起放大镜仔细找了三天,终于找回了这条蚊子腿。像这样的细节,不去采访是得不来的,这位记者跟踪主人公一个星期,从这位主人公不愿意接受采访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到讲了很多他人生的坎坷,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曲折,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对待师长、学生、助手等方面的态度,报道写得很感人。 解析政策,透视生活,聚焦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发现,见微知著,快速反应。记者要“记”,采访要“访”,这种“笨功夫”丢不得。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记者只要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不靠“现成材料”,用眼看,用脚走,用脑想,用手写,就一定能多出鲜活的新闻精品。记者要在新闻工作中成就一番事业,我认为,靠“天赋”不如靠努力,靠“捷径”不如靠勤奋。不管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如何改善,新闻传输手段如何先进,真正的好稿子还是“跑”出来的,“挖”出来的,“访”出来的,“写”出来的。 作为记者,要处理好“综合材料稿”和“采访稿”的关系。对于“综合材料稿”,我们要辩证地看,很多綜合数据都体现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文件报告、会议材料中,各方面会给记者提供一些现成的文字资料,这些资料,应该说为记者采写一些宏观性的、中观性的报道提供了方便,相对来说,这些材料中的数据也比较准确。据此写报道,是报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记者,一年下来,靠“采”和“访”完成的稿件太少,这就值得注意了。 说对“综合材料稿”要辩证地看,是因为“综合材料稿”的写作本身也能见水平,报纸上需要写得很精细、很准确、下功夫写的“综合材料稿”,实践证明,有些“综合材料稿”也能写出精品。 但是,记者通过“采”和“访”形成的报道太少,报纸就显得生气不够、活力不够。写好“采访稿”,坚持“三贴近”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掌握。有一次宣传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典型,其中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一种说法讲,这个主人公从小家里就很穷,从来没有上过学;另一种说法讲,他家里很穷,只上过一天学;还有一种说法讲,他家里很穷,只上过半天学。同样一个人物,三个说法,到底哪个准确?后来经过了解,那个半天的说法是准确的。为什么是半天?是因为主人公家里穷,小时候到学堂去报到,上午是开学典礼,下午收学费,他上了半天学以后,听说要交学费就跑了,所以说只上了半天学。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能反映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深入和不深入,扎实和不扎实。 看一个记者采访深入不深入,从“采访稿”所占稿件的比例中就可以看出来。一年之中只要记者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来,离开文山会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就一定能够抓到新鲜的“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