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书学思想及影响分析
2013-04-29宋士超
宋士超
摘要:唐太宗是我国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古代帝王,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具有精湛书艺,精辟书论的书法家。太宗不仅重视书法,并且身体力行进行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本文也对太宗在书法上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太宗以其独特的地位,极力推崇王羲之书法,对后世确认王羲之书法为正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唐太宗;书学思想;书法史影响
一、唐太宗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概况
继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唐朝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高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并不是偶然的。唐朝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达,加之统治者对书法艺术的偏爱,使得书法艺术获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唐太宗的幼年时期开始学习书法,受到母亲窦氏的很大影响,窦氏的书法兼有梁朝的风格与南朝的书风,这种影响让唐太宗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审美倾向。青年时期,唐太宗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无心顾及书法。继位之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又重新产生了对书法的喜好。与当时的虞世南一起学习大王小王的书法,虞世南死后,又和褚遂良一起学习王羲之的书法。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书法家,作为一代帝王,一生致力于治世,尊崇儒教,兴办学校,制礼作乐,广收图籍,编撰史书等。这类文治措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都是为了中央集权封建统治而服务的,但是在客观上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代帝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创造了封建时代“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是一代杰出,让后世称颂的古代帝王。太宗戎马得天下后,开始重视文治,而书法是文治中的重要一项。设立明书科是文治措施中的一个创举,开始重视官员书法水平,提倡书法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新唐书·选举志上》言:“先口试,通过后再墨试《说文》和《字林》共二十条,须答对十八条以上”。明书科的设置推进了重视书法的风气,对唐代书法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唐代的碑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其中太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晋祠铭》是太宗亲撰亲书且以行书入碑,是中国碑文化发展史上的以大创举。正如《山谷提拔》中道:“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末年诏敕,有魏晋风度,亦是富贵后能不废学尔。”(《山谷题跋》)一代帝王政事之余学书艺并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行书碑,功不可灭。
二、唐太宗的书法审美表现
前人在研究唐太宗临书理念时,都提及了一个“意”,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太宗书论中的审美观强调劲健与温润的协调统一,讲求中和之美,其审美观念也是推崇王羲之书的原因之一。太宗的创作理念则强调“静”,“心手合一”,崇尚一种无意识的创作境界,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境界。唐太宗在书法审美上主要力求一种温润雅正的中和之美,这种理念的主要来自王羲之书法对太宗的影响。太宗在书法艺术上推崇王羲之,倡导一种雅正中和、温润刚健、神气冲和的审美理念,这种审美理念在太宗的书论力表述为:夫字以神为精魂,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所资心副想参用,神气冲和为妙《指意》。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正者,冲和之谓也”《笔法诀》。
历史评价唐太宗的书法是笔力遒劲,风韵轻俊。笔力遒劲乃阳刚之壮美,风韵轻俊为阴柔之优美。这也正符合唐太宗的书法美学的追求。其尊崇二王书法,特别是王羲之书法已到无以伦比的程度。而王字是阳刚阴柔糅合达到极致——中和之美的典范。在太宗的笔下,体现这样的艺术风格就自然而然了。可以说太宗在书法上的审美,既强调了外在之丽也强调了筋骨的内在之美。太宗曾评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正是因为达到了他心中的“中和”的境界。
此外儒学对太宗在书法上的审美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儒学一直作为历代帝王进行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唐太宗也不例外,他以亡隋为鉴戒,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确立了以儒家学说为其执政的指导思想,实施了文治的治国方略。基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和对儒家学说的深刻认识,唐太宗李世民采取各种措施大肆褒崇儒学,至使儒学之兴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其视儒学为治世之策和根本大法。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太宗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太宗曾言:“夫礼乐有本有末,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本也,两者不可偏废”,表现出太宗在道德或者行为上持一种崇尚和谐、无过不及的“中和”、“中庸”的思想,这对太宗的书法理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太宗在书法创作前重视“静”,同时也重视达到“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指意》)的境界。从中能读出太宗创作理念中的一种因追求精神自由而获取的一种随机性,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自由创作境界,诚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述: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和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的创作正符合了太宗创作的观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创作要进入一种技进乎道,游刃有余的自由境界。这种思想多有论述,如苏轼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米芾的“振讯天真,出于意外”,等。创作时不刻意追求佳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自然流露,从而达到思于神会,同乎自然的境界。太宗在《指意》中指出:“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及其悟也,心动手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不难看出太宗非常重视心于手的相应协调,这是创作有神采的佳作的重要条件之一。这种的理念在古代书论中也有论述,如汉代赵壹《非草书》中指出:“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拙巧,书之好丑,在心于手,可强为之哉。”
把书之好丑与人的气血、筋骨、手联系起来,即把书法与作者自身的性格联系起来。晋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亦讲到心手的关系:“心手不齐,意前笔后者败”的观点。南朝王僧虔《书赋》言:心境于则,目象其容,手从心靡,毫以手从,风摇挺气,妍靡深功。
同样指出手要因心而动,心手相应协调。太宗的书法创作在吸收前人观点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心手协调关系,即心手合一。
三、唐太宗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影响
唐太宗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影响巨大,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一方面是由唐太宗的地位所致。作为九五之尊,他能够领导这个国家的一切,自然也包含文化艺术在内。于是文化艺术发展的生杀大权就掌握在他手中,或者说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大臣和世人们看在眼中并纷纷效仿,使得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艺术的到了广泛的传承和普及。加之他本身励精图治,治国有方,所以深得全国上下的拥护,在客观上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唐太宗关于书法的理论也适应了当时的时代发展潮流。因为唐朝之前的战乱频繁,使得书法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衰退,唐朝初年,梁陈那种媚俗的书风又开始盛行,一些文人纷纷对此抵制,唐太宗一方面欣赏王羲之的書风,同时也对这种风格予以了借用,突出一种雄劲、刚健的气势,唐太宗的两次书法活动,一在金銮殿,一在玄武门。金銮殿乃皇权之所在,玄武门乃唐太宗取得皇权之所在。在这样的处所写字展示,无疑是设教,是天子牧民:大家勿躁,今天下已安,罢干戈、息刀兵,习字作文吧!为新书风、新民风的开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第118页。
②《旧唐书》[M].中华书局,1982年,第6052页。
③《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713页。
④《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⑤潘运告编著,《汉魏六朝书画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57页。
⑥新唐书.选举志[M].中华书局,1999年,763页。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