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3-04-29兰小琳
兰小琳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而中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枕,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既使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个人的幸福,并且为自己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一个更广阔的个性。所以说音乐与人的生存,成长,发展紧密相连,对音乐的需要是人的共性,资质高的人需要它,是把它当作一种学问和令人满足自我表现的榘道,高尚情操的来源,资质一般的需要它,是把它当做丰富人生和使人变得更具美德的一种媒介。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一种反映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具体目标,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新世纪的能生活,善生活的新一代是音乐教学更为迫切的任务。本人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谈谈几点体会;
一、从音乐要素与角度出发;学会倾听,培养“具有音乐的耳朵”
音乐旋律的起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疏密,力度的强弱等都以人的生活状态有着惊人的类似,教学中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深度解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想象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并解决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比如欣赏《梁祝》我就以音乐要素为主线,通过分析乐曲中的音高,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使学生懂得了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音乐的思想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该曲的呈示部主部爱情主题的弦律不断上下运动,提示了音高要素的内涵,副部同窗共读中活泼的小快板与结束部长亭惜别哀伤的慢板在乐曲的速度方面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展开部中强烈的封建势力主题和抗婚主题充分显示了力度的作用,这两个主题中富有代表性的节奏型以至产生的音乐效果又展示出节奏要素的物殊地位,楼台会中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两种音色对比塑造了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哭灵抗坟又以很强的力度把乐曲推向最高潮,随后音乐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把人们带入了天堂的仙境,我们知道音乐形象思维是从音乐音响感知开始的,经过集中概括产生具体的形象思维,同时伴着感情体验和想象,联想直至理解认识音乐的思想意境。音乐音响是由几个重要的音乐要素组成的,音高,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声,在欣赏教学中加强对这些要素的音响感知及理性的分皙,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形象思维的能力。
二、从文化意蕴的角度;理解生活世界,培养学生音乐激情
音乐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在人文价值,从文化角度解说音乐不仅能丰富音乐审美体验,还能通过音响的感悟形成对生命内涵的体会,进而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平等对待生活世界,这种做法是在分析音乐特征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相关文化进行分析的论证,使学生明确音乐作品特点的文化根源,将学生引入深层次的音乐体验中,使音乐欣赏得到理性的升华。比如,高一人音版第一单元第3课《独特的民族风》在对《辽阔草原》的音乐特色分析之后,我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歌曲有这样的特色?这些特点是如何产生的呢?在这之前对蒙古画面的感官赏析的基础上,并通过教师的慢慢的引导,对相关的文化有了以下的总结;
再结合之前对音乐特点的分析;
通过两相验证;学生对蒙古音乐特点形成有了许多独到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地理环境是形成蒙古族民歌的重要原因,那地方看上去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人烟又稀少,彼此间说话也隔得远,需要大声喊话才能听见,所以他们的歌声如此的宽广,悠长',还有学生说‘蒙古族有一种自然的美,他们用宽广的歌声宣泄情感和抒发情感,体现和渗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音乐知识,学会了分析音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了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瑰宝,学会了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民间音乐。
三、从情感内涵角度,以古典音乐为主流,激发学生音乐激情
古典音乐是一片广袤的天地,博大精深,其间蕴含着宁静致远与激情澎湃,是人类对于纯美的向往,也给予人更多空间的想象与回味。在课堂上,欣赏每首作品,我们都应采取聆听乐曲、介绍作品、介绍作者、听后交流等方法,这样学生方可更加透彻地理解音乐,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
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质疑问难的求异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必须清楚,现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与音乐素养,在教学中要广泛应用看得到、摸得着的直观手法来激化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激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当避开音乐的那种所谓的“模糊性”,用直观形式激出学生情绪,激发出学生一生俱来就潜隐在心底里那份对美妙和谐声音期待与渴望的情感。又如;在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创作背景后,视频上出现了名人对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评价罗曼,罗兰;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驺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了我们。斯塔索夫说:贝多芬最伟大的创作是什么呢?不是《第九交响曲》吗?这是一幅世界历史的图画,柏辽兹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作品就可以死而无憾了。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朗读后,视频播放电演《复制贝多芬》中《第九交响曲》首演场面,把学生带回到两百年前盛况空前的场面中,在长达十分钟的演奏中,无与伦比的音乐,像黑夜被闪电撕开,神灵将众人托起,引向天堂,音乐随着神圣的和声上升到最高潮,当学生们看到观众们近乎疯狂的掌声欢呼,而作曲家本人虽然因为耳聋,已经听不到任何欢呼声和掌声,却依旧被这寻常的热门场面激动得晕厥过去,一度不省人事之时,学生们也不由得为之鼓掌,喝彩,接下在熟悉音乐主题时学生格外关注,当再次聆听全曲时,整个教室回响着宏大的音乐,学生的心灵随着音乐的激荡,眼中满是光芒,音乐带给他们的不仅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定期一要将音乐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大胆进行音乐教学改革和创新,使音乐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走进音乐,从绚丽多彩的音乐作品中学习历史,了解社会,认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