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埙,来自远古的呼唤

2013-04-29李红敏

艺术评鉴 2013年7期
关键词:葫芦丝曲子音色

李红敏

音乐时空:我们知道,您曾经系统学习过竹笛、打击乐、笙、埙等乐器的专业技术,在听您演奏埙时,总觉得与别的演奏家有所不同,是因为您会将其他乐器演奏的技巧融会贯通的缘故吗?

王厚臣:实际上埙的演奏,就我自己而言,因为我有管乐基础,我最早学过竹笛,吹过唢呐,后来吹笙,在1983年的时候我才接触到埙,我当时是跟天津音乐学院的陈重老师学的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研究了很多埙的演奏法,后来我感觉很多埙的演奏技巧,几乎和竹笛、唢呐的演奏技法是一样的,而且在曲谱上都是用同一个标记和装饰。但由于埙是闭口乐器,发出的声音和别的乐器不一样,另外,埙有俯吹,可以吹出四度到五度的关系,像竹笛、唢呐是没有俯吹这一说的,这是唯一有所不同的地方。其实在演奏技巧方面,我觉得我选用的都是管乐上的一些东西。

音乐时空:您出色完成过一万多场次的独奏演出任务,可谓是经验丰富,外界也是好评如潮,不知您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埙这件乐器的?

王厚臣:是的,我1976年从音乐学院毕业,毕业以后参加工作,1979年又重新考回音乐学院继续深造,1983年分到陕西省歌舞剧院,当时叫陕西省古典艺术团。我们团在1982年就演出了《仿唐乐舞》,这是最早的唐朝乐舞,气势磅薄,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于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漫舞。《仿唐乐舞》就演出了一万多场,我到了团里以后,一直担任独奏,有时候一年就要演出四五百场。当时我们对乐器要求比较严,必须是唐代的乐器,一些唐朝还没出现的乐器我们是不用的,像民乐队里面的扬琴、唢呐、二胡一类的乐器都是不能用的,所以经过考证之后用的都是唐代的乐器。

音乐时空:唐朝乐器包括哪些方面呢?

王厚臣:笙、管、笛、箫,这是管乐,当时弹拨乐有琵琶、阮、古筝、箜篌,剩下的就是打击乐,因为唐代还没有弦乐,所以也就没有用到二胡。而埙是非常古老,非常古朴的一件乐器,唐代宫廷音乐里也有这件乐器,但是当时由于团里没有吹埙的人,那时候大家对埙也不是特别了解,手上也没有埙,我1983年到团里以后,团里就安排我来吹埙,所以我当时就专门去学了吹埙。那时候我手里也没有埙,我吹的还是曹正老师做的埙,后来是跟陈重老师学了埙。原本是想学了埙之后就用到《仿唐乐舞》的乐队里,可是当时没有人给埙写曲子,《仿唐乐舞》的音乐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埙又没有曲目,所以从节目安排上就没有用到埙。后来我自己写了《沉香泪》这首曲子,当然也是古曲,感叹宫廷女子凄苦的一生,可是太悲了,和整台《仿唐乐舞》的基调不是特别融洽,所以就没在晚会上出现,而是在其他一些场合经常独奏这首曲子,也在国外演出过。

音乐时空:《沉香泪》是您创作的第一首埙曲吗?

王厚臣:对,当时也是我们首次将埙曲搬上演出舞台,以前从来没有人在舞台上演奏过埙曲,当时有报纸大篇报道了这一事件,现在这份报纸我还保留着。

音乐时空:《沉香泪》是您创作的第一首埙曲,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您会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王厚臣:对,当时因为大家对埙都不了解,大家听了之后就觉得很神奇,原来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居然能表达这么大的一首作品,是一种好奇和吃惊的心态。而且《沉香泪》在当时的作品大奖赛上也获得了作品奖。

音乐时空:《沉香泪》是写宫廷女子生活的,我们的生活离那个时代很远,您是怎么想到要创作这样一首埙曲的?

王厚臣:我当时创作完全没有特别的意图,就想着埙的音色比较特殊,我想写古代的题材,而且我觉得用埙那种比较悲凉的声音来表达古代的题材,出来的意境会更完美一些,这样的题材也更能全面的表现出埙的声音,所以我选题的时候就尽量往古代,往宫廷生活上去靠,选择宫廷女子的素材,主要还是为了将埙的声音表达得充分一些,我也专门为《沉香泪》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发表了。

音乐时空:您创作的《灞柳情》有埙曲版的,也有葫芦丝版的,这首曲子最先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呢?

王厚臣:《灞柳情》是1985年创作的一首曲子,跟《沉香泪》是一个时期创作的。但当时创作《灞柳情》这首曲子不是为古埙创作的,是为笙写的曲子,是一首笙独奏曲,而且这首歌最早发表、出版也不是在大陆,是在台湾,在民国87年出版发行了。后来,因为我们民族管弦乐协会首届北京邀请大赛上没有葫芦丝曲目,我就把笙的这首曲子移植到了葫芦丝上去。葫芦丝当时没有这种类型的音乐,因为葫芦丝一般表现的都是比较轻快,比较柔和的曲子,大家乍一听到这样一首不一样的曲子,都觉得挺震撼的。最早把这首曲子移植成埙曲的是于天佑老师,他因为喜欢这首曲子,喜欢这种风格的曲调,他就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将《灞柳情》这首曲子改成埙独奏,我说大家喜欢就可以了,当然没问题。随后我将《灞柳情》的伴奏给了他,他就把这首曲子移植成了埙独奏,并且也发表了。他演奏的时候用的埙还不是我们现在用的这种,他用的是满口埙,但是后来大家都喜欢这首曲子,所以用现在的埙也在演奏。

音乐时空:将原本不是埙曲的曲谱移植成埙曲,要经过哪些改编呢?

王厚臣:主要的改编是音域上的问题,因为《灞柳情》最早是给笙写的曲子,笙曲有很多和声在里面,所以写的东西比较丰富,但是也有缺陷,因为笙不能演奏出很多滑音,不能表现出过度悲伤的音色,所以我后来将《灞柳情》移植成了葫芦丝曲,用大的葫芦丝演奏能够表达出这种意境,后来发现用埙来吹就更能表达了,埙的音色本来就擅长表达悲凉、古朴的曲调,声音一出来就能打动人。其实,埙曲移植的现象特别多,不仅是《灞柳情》,有很多埙曲都是从其他作品改编过来的,埙的独奏作品、原创作品不是很多。我觉得这也是埙的考级制度一直没有定下来的原因之一,曲目太少也就没办法确定每首曲子的级别。

音乐时空:我们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您为埙创作了大量的曲目,据您所知,还有哪些演奏家也为埙创作过曲目呢?

王厚臣:有很多啊,比如说音协主席赵季平在很多影视剧的背景音乐中都加入了埙,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1999年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赵季平专门为这次地震写了一部舞剧,其中大量用到了埙,音乐一响起,台下人都在哭,因为写的是大地震嘛,音乐触动了人们的感情,这首曲子写得非常好,当时录音的时候就是我去录的。而且谭盾原来也专门写过埙,他当时写埙的时候,是和交响乐团一起合奏,埙在这些音乐中起到的是一个特色的作用,而真正的作曲家专门为埙写的独奏曲、变奏曲、协奏曲,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可能也有人写,只是说我暂时没有看到。另外,中国民族管乐研究会会长张维良曾经也为埙写过一首独奏,叫《问天》,张艺谋拍的电影《菊豆》里面的埙曲配音也是张维良。《菊豆》这部电影上映以后,影响也是很大的。

音乐时空:能谈一谈您在创作埙曲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状态吗?

王厚臣:其实埙留传下来的东西很少,包括后来的一些作曲家的创作都是凭想象进行的。我创作的埙曲,主要是前期的一些作品,后来就没怎么为埙写曲子了,后来也就将创作的重点移到葫芦丝上面来了,埙后来我也吹不动了。

音乐时空:说到埙的曲子很少,在您看来,原因有哪些方面呢?

王厚臣:我觉得可能是埙的音色太过悲凉,写东西可能有一些局限性,因为想用埙表现欢快、明亮的东西不太容易,因为埙本身的音色不太明亮。

音乐时空:现在的制埙技术逐渐解决了音高的问题,这样的话,埙的表现力应该更丰富才对呀。

王厚臣:音高、音色也好,就是两个八度、三个八度,可是埙的音色改变不了,它不像唢呐,声音没有那么有亮度,埙的声音是比较低沉的。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说葫芦丝就一个八度,但有很多作曲家为它写东西呀,为什么呢?我觉得可能也就是因为葫芦丝好推广,另外可能是因为它的声音太美了,太容易让人接受了。我们可以看出,葫芦丝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埙的群众基础也还不错,特别是陕西,可能是文化比较厚重吧,埙在陕西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会,其他地方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成立起来,就是因为演奏人员太少了。

音乐时空:就全国而言,就是在陕西有专门的埙研究会吗?

王厚臣:对,对,因为我有时候还会过去给他们讲课,但是协会里面的成员都是业余的,没有专门从事吹埙的人,包括会长都是业余爱好者。我所说的“业余”是指他们都没有专门从事埙的工作,但是他们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而且对埙十分喜爱,对埙也有很多了解。

音乐时空:既然埙目前的状况是这样的,那站在您的角度上来说,您会怎么看待埙这件乐器,怎么看待埙当前的状况及埙的发展?

王厚臣:其实只要是能吹笛子的人,基本上都能吹埙,而全国吹笛子的人,我指的是从事专业演奏的,要远远多过吹葫芦丝的人,按照这样来计算,埙的发展应该要好于葫芦丝才对,可是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埙的现状就是像我们这些,都是吹奏其他乐器的同时兼吹埙,埙在舞台上多是作为一个特色乐器出现,比如在合奏曲里面有一小段埙的呈现。我们时常感慨,专业院校为什么不能将埙列为选修乐器呢?这完全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葫芦丝在云南民族大学已经被列为专业学科了,都在招收本科学生,为什么埙没有呢?反过来想,既然云南民族大学可以将葫芦丝列为本科专业,埙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呢?当然,我们这些埙的爱好者还可以呼吁,但我觉得埙的传播、推广、普及、发展、提高,不能靠一两个人,还得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且要靠专业的演奏者、专业的作曲家,还有各大专业院校积极的推广宣传,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我们必须要从专业角度来看待埙的推广与传播这件事情。而且事实证明,如果要推广埙,在专业的团体里面还是相对容易一些,吹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在演奏技巧上还是有一定难度,不像葫芦丝那样门槛很低,埙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因为埙的音准不容易控制。

音乐时空:陕西的埙文化是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制埙、吹埙的人很多,有没有人尝试着将云南民族大学的做法引入到埙文化传播中呢?

王厚臣:问题就是没有嘛,其实埙的潜在受众群体还是挺大的,只是靠业余爱好者在推动,靠媒体在宣传、呼吁。音乐学院只要会吹笛子的基本都能吹埙,因为演奏指法都一样,但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又稍微有些难度了。还有一个我觉得埙推广起来有难度的地方是作品太少,归根到底,我觉得还是全国对埙的重视程度不够。

音乐时空:在陕西有一个古埙研究会,经常也会进行一些讲座,除了这些,还在以哪些形式传播埙文化呢?

王厚臣:今年4月9日,我们在陕西西北大学举行了一次埙乐进学校,进课堂的活动,这也是第一次举行埙乐进校园的活动。现场也有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当时感觉大家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可是当大家真正接触以后,拿着乐器自己演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吹奏还是有难度的。另外,现在我们西安有几所老年大学开办了埙乐班,仅仅供老年人学习、交流之用,他们都喜欢埙乐。在咸阳也有一所老年大学,已经开办两三年了,只要对埙乐感兴趣的,就可以报名参加,有专门的老师来教,但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在学。

音乐时空:根据您自己的教学和演奏经验,您觉得埙在哪个群体中比较好推广一点?

王厚臣:在我接触的人当中,以及我的学生们当中,从专业程度来说,以业余爱好者居多;以年龄来划分的话,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学埙的比较少,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即便是有年轻人来学埙,也是以专门学某首特定的曲子居多,比如说要学《沉香泪》,要学《灞柳情》,要学《望月》,等等,都是为一首特定的曲子来学,不会系统的学习埙的知识。

音乐时空:根据您的演出经验,埙与哪些乐器适合在一起合奏?

王厚臣:埙的音色古朴、神秘,有一种悲悲切切的感觉,埙和哪种乐器都好合奏,因为埙没有那么刺耳的声音,声音比较柔和,像古琴、古筝都很好合奏的。我经常和我太太出去演奏,因为我太太是弹古筝的,所以我们经常一起合奏。

猜你喜欢

葫芦丝曲子音色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有风吹过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吹曲子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我迷上了葫芦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