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作文训练的轻骑兵
2013-04-29林玉富
林玉富
时代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博、微电影、微型论坛、微课……微者,小也。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人们乐于接受。微作文训练更是如此。
微作文倡导真实的写作,倡导自主作文,自由作文。学生为需要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为表达思想而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倾吐,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吐表达的欲望。微作文推崇写简短文章。首先,不限定字数,几十字的消息、短新闻、杂感随笔、评论……皆可自成一体。《论语》式的语录、《世说新语》式的杂论,金圣叹式的评点……谁说不能涌现出好文章?其次,不以完整、求全去要求,目标单一,约束少,断想式、对话式等等,均可用于练习。再次,不以文采、修辞、章法运用去规划学生习作。我赞成“用多了即会纯熟”的主张,对学生进行放松的、开放型的写作训练,定可造就多类型,多层次的写作人才。
微作文大体可以有以下种种作文训练样式:实录、断想、格言、箴言;日记、书信体、新闻体;随笔杂感体、评点体、对话体等等。
微作文训练,当然需要必要的指导,但以自主训练为主。采取记周记的形式,写什么,怎么写,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但要有总的要求:每周必须至少有2次练笔,内容要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积极健康。练笔成果如何检查反馈呢?做法是:先交邻座评点,再在小组传阅交流,然后由小组推荐优秀者上报教师。再由教师选出典型作品,作案例分析点评指导,有时也可以打印传阅。
微作文的训练指导包括形式指导和思维训练指导,当以后者为重点。
形式上的指导,主要给学生提供示范,明了此种模式的外在要求。举评点体为例。这类作品,中国古典小说杰作中金圣叹、李贽、脂砚斋诸人的评语皆可作为范例用。可先印发实例,供学生揣摩借鉴。这类评点有感而发,文笔活泼,显得轻松自如,其实是读书做学问的基本功训练,逐步可养成多思考分析的习惯,对提高议论文写作的分析能力大有裨益。我让学生给文学经典作评点。有位同学对莫泊桑《项链》这篇小说作了如此的评点:“玛蒂尔德,项链的丢失,瞬间让你跌入万丈深渊。我佩服你没有逃避残酷的现实,而是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十年的艰辛生活,短暂而又漫长,你渐渐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美貌不可能代替金钱。于是,你在心灵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原原本本就是一个下层妇女,诚实朴素才是我的本真。”这段评点充满真情和智慧,我在课堂上选为案例供全班同学欣赏。
再以“对话体”为例,平时所见“答记者问”、“谈访录”等皆应属此类。它的要求,问题要预先考虑周到,注意集中一个中心主题,语言要明确简捷,要有临场增减的思想准备。我先采用笔谈式。就课外阅读设计一些问题,如: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有无矛盾?如果有,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对课外阅读,特别是读一些与正课“不搭界”的“闲书”“杂书”,常会遭到家长的阻挠反对,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把诸如此类的问题印发给学生作答,答问有话可长,无话可短,但由于提出的问题都有针对性,要求必须说明自己的观点意见,一般不允许答“无”或“无可奉告”之类搪塞的话。这些训练方式较新鲜,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来无拘束。
习作的点评指导,重点应放在感受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上,强调学生做三方面的积累:生活的积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积蓄,语言的积蓄。应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着眼于整体评价和情感渗透。侧重于对灵动的语言、特别的创意、新奇的材料、独特的认识等方面作评价与指导,应极力反对教师对学生就写作结构等做过细的舍本逐末的指导。具体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新鲜感
熟悉了的事物很容易使人在精神体验和感受上“色盲”和“弱视”。要使文章写得别具情趣,富有新意,就要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就要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充满新鲜的体验和感受,带着感情和想象去看待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如一朵野花,孤寂地在悬崖边默默绽放,你能在平常的视野里领悟到一种淡泊之美;一棵小草,从岩缝中长出,弯曲、纤细、弱小但不屈服,你能从中感受到一种顽强生命的坚毅之美等。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悟性
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给人的教育和启示从来都不会是现成的、显性的,而是暗示。培养悟性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暗示的意会和解读的能力。经常让学生写作“生活启发录”之类的练笔,从生活现象中悟出某种哲理,或者从某种自然现象类推引申出某种与之相似的社会生活人生道理等,是培养提高学生对生活悟性的有效的方法。如有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淡竹”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更让我惊异的,它不仅直、空,而且淡。它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凉席、竹篮等。它可以很出世。它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往来于天地之间,优雅而隽永。”这里,这位同学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淡竹特性中蕴含的“人的品性精神”,从而以淡竹喻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的独特感悟。
3.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其一要引导学生对事物作因果联系的推求,作从现象到本质的穿透。其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辩证地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孤立地看问题必然导致片面性和绝对化。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审视分析,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思想的深度也往往来源于此。有位同学在“古语断想”的习作中这样写道:“‘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从谏如流,多多益善的结论呢?否也。因为塞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最好给‘从谏如流上把锁:当需要的时候,这把锁要自动打开,敞开从谏的大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应该及时地锁上,把外来的干扰拒之门外。”对“从谏如流”进行辨证地分析,彰显出作者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