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3-04-29谭良华
谭良华
长期以来,班主任理所应当的是班级的主人,无论任何事情、任何决议都由班主任决定,班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班主任来管理。在这种管理理念的作用下,班主任成了表面上高高在上而实际上身心疲惫的个体,而学生也成了听任安排、缺少主观能动性的“顺民”。无疑,这是老师、学生、家长所不愿接受的教育“成果”。
为了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弘扬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得以积极、主动、健康、持续地发展,我们应当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旨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包括自主选择能力、自主决策能力、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教育与管理活动。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与帮助下,高中学生有权利和义务参与管理与自己成长和发展有关的事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获得民主生活、人际尊重、组织协调、管理领导的经验和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际管理理论中,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的“自主型组织管理”理论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被广泛运用于具体的实践,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我国,教育中贯彻自主型“自主型组织”的做法,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并在一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得以体现。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包括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人际沟通的技能以及对社会与各种新环境的适应性。
2 提升学生的道德面貌。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自尊与尊重他人相统一的态度;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制度、法律的观念。
3 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精神风貌。包括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外在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以多样化的健康活动为载体,需要以人性化的制度来约束,需要以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作保障。它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种教育管理的结果是,学生会从自律前提下的自信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最终从自强走向自如,即能够灵活自如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推动个体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四、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管理的目标。
五、研究内容
1 学生对自己的管理;
2 个人对他人的管理;
3 个人对集体的管理。
六、研究的创新点
以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展示、自己评比,提供学生发展自我、展示个性的舞台。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
首先,完善制度,使得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章可循;其次,健全和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网络;第三,规范轮值制度,明确值周班集文明示范和服务检查为一体的职能,把学生推上自主管理的舞台,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有序化,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八、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探索和研究,注重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动态的过程管理。
2 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自觉反馈,不断推进。
九、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阶段(2012.5—2012.12)
建立研究制度,制定课题方案
2 实施研究阶段(2012.12—2014.12)
首先,了解学生目前的自主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建立自主管理制度。
其次,制定自主管理活动的操作方法,逐步完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
第三,按照方法和制度开展自主管理,做好管理记录,总结管理效果。
3 结题阶段(2014.12—2015.10)
收集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