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形摆臂动作有利于提高短跑成绩
2013-04-29张立平
张立平
摘 要:摆臂是田径运动中最简单的技术动作,是短跑项目中最基础的技术环节,可能由于它的简单和人们的惯性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对摆臂的创新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训练、教学中,进行了圆周形摆臂动作的尝试,发现圆周摆臂动作没有前后摆臂中短暂的停顿动作产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步频;在前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大肘关节的夹角来有效地提高步幅。同时,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乐于尝试,积极练习,对提高短跑成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圆周形;摆臂;提高;短跑;频率;步幅
短跑是田径竞赛项目中速度最快、强度最大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运动技术水平。摆臂动作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摆臂动作除了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之外,对步频、步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摆臂动作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摆臂在短跑整体运动环节中的主要作用
人是有机的整体,跑不仅是腿部运动,而是全身运动。在跑的过程中,上肢的摆臂动作会通过腰部传到下肢而影响到腿部动作。因为正确的摆臂动作能使整个跑的技术达到放松、协调、平衡。因而,现代短跑技术注重摆臂效果,注重在高速運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臂与腿的摆动与配合,强调臂与臂、腿与腿的摆动与配合,重视高速跑动中的肌肉放松、协调。高速中放松、协调的摆臂技能是摆臂动作和其他技术的有机融合,是短跑技术的核心,是短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摆臂动作的缺点
传统的臂的摆动,由肩部发力,肘关节弯曲,向前后用力,成以肩关节为轴的前后钟摆式摆动,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我们发现,手臂
在向前、向后摆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习惯的形成以及肩关节关节结构的影响,有两个高点,在这两个高点上,手臂的摆动动作往往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动作,这个停顿动作影响了摆臂的连贯性和速度,从而影响了短跑的其他动作环节的连贯性、自然性,进而对短跑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圆周形摆臂动作方法
圆形摆臂动作的方法是:以肩关节为轴,肘关节以80度至60度的夹角向后上摆动,向后上摆动到上臂与身体约90度夹角时手臂经后上向前下作圆形摆动,肘关节的夹角约为60度至80度,完成一个完整的单臂摆动的动作。如果要加大步长,前摆时肘关节的角度适当加大,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圆形摆臂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始终保持一致。
四、圆周形摆臂对提高步频的积极影响
摆臂的肘关节角度是指摆臂时上臂与前臂在对关节所形成的角度。传统的摆臂合理肘关节的角度为60度,这个角度具备最好的频率条件,但是它不能很好地解决摆臂至前后两个高点时的手
臂停顿问题。
圆形摆臂的动作后摆与前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形,有效地解决了摆臂至前后高点时的停顿问题,加快了摆臂的摆动频率,根据数学、物理学的原理,这一频率是最快的频率,同时摆臂的连贯性也是最好的。由于臂和腿具有节奏的统一性的关系,摆臂的最好频率条件对于步频起着积极主动的诱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步频。
五、圆周形摆臂幅度对加大步幅的积极影响
摆臂的幅度是影响步幅步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运动中臂和腿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运动员在跑动中,腿的摆动半径长于臂的摆动半径,所以臂的频率条件好于腿的频率条件,但是由于腿和臂是同步的摆动关系,臂的摆动频率条件并没有明
显地表现出来,但是臂具备改变或影响步幅和步频的主动性的条
件。例如,在冲刺跑中,前后摆臂的运动员,由于加大了摆臂的半径,虽然较大地提高了步幅,但对步频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圆形摆臂的运动员可以在保持教快频率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前摆臂的
幅度来达到提高步幅的目的。就是利用臂频率条件和对腿部频率的主动诱导作用,通过加大摆臂幅度而达到提高步幅的目的。
六、圆周形摆臂前后摆臂的方向对跑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影响
摆臂的方向是指臂的摆动轨迹和速度的方向的夹角。摆臂方向这一技术细节也是影响跑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圆形摆臂要求摆臂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个平面上,即前后方向上作圆形摆动,因为圆形摆臂本身具有最好的摆动惯性,摆动的方向要求和跑步的方向一致,那么摆臂所产生的贯力不会产生分力效
应,是符合经济性和实效性的技术原理的,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
提高。
圆形摆臂是一个新型的摆臂方式,充分认识它对短跑的作用并且真正掌握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日常教学、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要加强学生(运动员)肩关节的柔韧性练习,预防肩关节的损伤。(2)由于圆形摆臂动作的新异性,学生在练习中虽然会表现出新奇性和较强的主动练习欲望,但是往往不能掌握动作的要点。教师要通过慢动作示范,把手臂由后摆过渡到前摆,把构成完整的圆形摆臂动作的要点讲明白,再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使学生在新奇过后真正掌握圆形摆臂的动作以及摆臂动作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达到提高短跑的成绩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鸿江.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6.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棉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