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3-04-29肖建中
肖建中
一、多视角欣赏,领略美术之美
1.依靠感官直接欣赏
美术是以其特有的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形式构成具体作品而作用于人的。展子虔的《游春图》中,以山川树木为主,人物细小以作点缀,运用勾勒填色画出山石,画面大量使用石青、石绿,为我们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天,人们踏青郊游的情景。虽然这一山、一石、一树皆是死的,但是画得好的画能让我们通过直接的视觉感受体会艺术品之美,使人有亲切的感觉。
2.就作品的风格欣赏
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它与作家的气质、个性、人格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就作品的风格去欣赏,能够体会到不同艺术家在形、光、色、线、点、面、材质、肌理、体、量与空间等艺术语言方面的不同,在均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艺术手段上的差异。凡·高的作品《星空》,在绘画技法上,突出了印象派的特点,创新性地运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而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而我国文人画的代表人物苏轼则多以山水花鸟来描写“物象”,正如《枯木图》一样,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思。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通过作品相关背景去欣赏
我们必须要联系艺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艺术家的个人成长过程、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才能完整地去欣赏作品。徐悲鸿的《九方皋》《愚公移山》等作品,只有首先了解了徐悲鸿的人和经历,才能体会这些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再如,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正是因为作者曾经拥有十年动乱和插队生活的经历,才能刻画出这么一个皮肤黝黑,牙齿脱落,满脸皱纹,手掌粗糙的农民形象的父亲。
二、多感官调动,感受作品的人文内涵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欣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我们可以将美术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影视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审美实效。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中,我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这些优秀的书画作品展示在屏幕之上,再根据不同的画面内容配上不同的音乐,如,《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民族名曲,营造出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到对美的感受之中。
2.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美术的技巧和美术美感,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在欣赏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我将画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诗《江雪》相对比,看看诗与画有什么异同。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诗与画的对比和赏析,更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升学生审美鉴美能力
1.重视学生情感因素
绘画反映的是精神世界,是自然物艺术化、抽象化的表现。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才能真正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达到情感的陶冶、态度的激励。在《寒江独钓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画家匠心独运地在画面上留下的大量空白进行想象:这空白也许是代表水,也许是代表山,也许只是为了突出“寒”和“独”,也许……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鉴赏美、品味美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感情。
2.鼓励学生直抒己见
唯有让学生直抒己见,鼓励学生在书画鉴赏过程中,对书画之中的某些吸引自己的地方,或对其中某些不如己意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让学生在一次又一闪的阐释中与别人分享,听取他人的鉴赏经验,真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在欣赏徐悲鸿的《八骏图》时,我让学生自由谈谈:你看到的是一群怎样的马?你有怎样的感受?面对这幅具有很高的美术观赏价值的名画,学生都很积极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学目的达到了。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