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教材要注重四个“走向”

2013-04-29许洪林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平行四边形本质

许洪林

一、整体知识结构从点状到系统的“走向”

研读教材的第一步,是将点状的单一知识逐渐置于整体知识结构之中。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应只局限于单一知识点的思考,而应当将知识点置于整体知识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理解。此外,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跨度比较长,教师应对整个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进行熟悉与掌握,以实现在较高层次上对教材的全面的审视与处理,将完整的数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协助其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认知体系,引导其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主动感悟,对数学的思想、算理及算法等进行良好的掌握与拓展,同时引导其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数学计算的技能,有效提高其数学理解与运用的能力。

“分数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横跨了小学几个年级的教材。对分数的认识,是经由一个物体、图形,再到整体,最后到单位“1”的概念逐渐拓展的过程;而实际问题中分数的运用,也是经由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到整体,再到单位“1”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全面、深入地研读教材,在教材应用的过程中持有整体意识,系统、准确地把握小学数教材的编排体系,打下专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关系认识”的思维方式,同时联系系统化的知识关联,实现“到位”的教学。

二、数学知识从外在表征到本质内涵的“走向”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虽然浅显、简单,却并不容易准确掌握其本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关注知识的内容与内涵,掌握好数学知识的外在表现,对教材中有意识的标牌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深入研读其知识的内在属性,以达到学生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利用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内在本质,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习材料展现与学生面前,引导其深入地了解并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规律的本质实现合理认识,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中,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节知识的本质,潜移默化地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转化,补为一个长方形,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否依照矩形应用单位面积进行度量的方法,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度量。这其中,蕴含并体现了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思想,虽然不一定能够让学生完全理解或接受,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数学想象能力,开阔其眼界,拓展其思维的空间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三、教材蕴含的意图从粗犷到细致的“走向”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所含的每一个问题都存在一定的意图。因此,在对教材的研读中,教师应准确把我教材的编排体系与编写意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在字里行间形成与编者的深层次对话。对教材的每一个词句、每一个图表都要进行细致的品读,详细了解例题的知识点,习题的特点与要求等,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认识角”这节课中,教材创设的情境是放着三角尺、闹钟、正方形图片等的桌子,桌子旁边的男孩剪了一个五角星,女孩手里拿的则是一个三角形,这些材料都是经过精心设计选取的不同物体和图形,有利于学生抽象理解不同的角,从而形成角的一般特征,便于学生从实物的任何一个面上找到角的存在。

四、对教材内容从品读到超越的“走向”

由于每一位教师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水平、教学修养等,所以他们不但是教材与课程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因此,在教材研读过程中,教师应从个体迈向群体,互动交流,博采众长,资源共享,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和品味,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从机械的“教教材”转为更好地“用教材”,促使教材内容不断创新、升华、超越。通过深入的教材研读,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资源,充分利用,并实现效益最大化。

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良好的研读,注重从点状到系统、从外在到本质、从粗犷到细致、从个体到群体的四个重要走向,准确把握知识的特点与内涵,对教材实现良好的掌握、感悟,同时富有创新性地应用教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平行四边形本质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回归本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童年的本质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