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口算冶也能如此有趣

2013-04-29施春玲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3年7期
关键词:个桃比一比口算

施春玲

一、探究口算的方法,让口算的过程变得更生动

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口算的价值

口算频繁应用与生活中,有了情境,才会使口算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口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9加几”中,我制作了一个可以放10个桃子的盒子的教具,让学生数一数,这个盒子可以放几个桃子?然后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盒子里面有9个桃,猴妈妈又买来4个桃。一共有多少个桃?列出算式9+4=(),根据情境,小朋友能很快算出一共有13个桃。

2.利用学具操作,感受方法的多元

在“9加几”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让小朋友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并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他们的说法我都表示肯定,我们应该放开自己的思想,放开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就是好方法。在鼓励孩子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让老师和同学们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根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就这样通过小棒的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学生们印象会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内在的规律

在教学“9加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从9+2到9+9总共8道算式按顺序竖着排列,让学生按顺序读出这8道算式,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啊?学生能发现加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越来越大。再次让学生读出这8道算式,并且要求学生把9加几的几和等于十几的几读得响亮一些,我把这些加重读的数字用红色划出,边指边提问:这两个数比一比,有什么变化?学生们都能发现小了1,再次提问:为什么会小1呢?富有挑战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同组的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我也参与了小组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因为拿了1给9凑成十,所以少了1。多好的结论啊!

二、拓展练习的形式,让口算的形式变得更丰富

1.口算卡视算比眼力

运用口算卡视算,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按座位顺算、齐算、小组算、横排算、竖排算,像开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很快说出得数。这多种形式的口算,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口算的兴趣,而且也调动了课堂气氛,让孩子愿意去想,愿意去说。

2.听算练习促发展

听算练习难度较大,老师口头念题,学生写出或者说出得数。这时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迅速计算,耳、脑、手、口并用。这时对反应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孩子积极跟上,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是对孩子的挑战,在挑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3.给出口算得数,比一比谁写出的算式多

在教了20以内退位减的减法表之后,出了这样的题:你能写出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吗?比一比在5分钟之内谁写得多,这其实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能够写得多,学生可是动了一番脑筋,他们先写出了退位减的得数是6的减法算式,然后把不退位都写出来了。

三、丰富教学评价,让口算的体验变得更深刻

1.在规定时间内比谁算得多,算得准。如课本上的口算练习,教参一般规定在2分钟内完成,我一般是分两步去做的。首先比一比30秒谁算得多算得准,关注口算出色的学生,对他们给予赞赏。然后再继续完成,注意统计2分钟还不能完成的口算的学生数量,鼓励他们多加练习。

2.两人合作,一人出10道口算,另一个人完成答案,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最快。这个比赛能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为了更快完成任务,出题的孩子可是要动一番脑筋,他们可以出些简单的口算题,速度当然就快了。这对一年级孩子思维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各式的比赛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孩子们勇往直前的毅力。因此这样的比赛我们应多多组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永兴小学)

猜你喜欢

个桃比一比口算
比一比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一起比一比
最后才吃梨
比一比
10个桃品种在河北保定的引种表现
比一比
发掘数学本质,着力发展思维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