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重视文艺社会作用的比较

2013-04-29唐媛彭清渟

群文天地 2013年7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孔子

唐媛 彭清渟

摘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中西美学的重要奠基者,二者的文艺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共同提倡“中庸”说,同样重视艺术的社会作用等,但由于二人所处的东西方社会历史、人文环境的不同,他们的美学观点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本文试比较他们二者强调文艺社会作用的异同。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兴观群怨;卡塔西斯

中西美学史,都极为重视艺术的作用。对此,无论是作为西方艺术之源头的古希腊,还是作为东方艺术之渊薮的中国,美学家们都有深刻的阐述。如《论语·阳货》中载孔子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六章提及悲剧的功用“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2]

这些经典的论述,大家耳熟能详,本文试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社会作用的异同。

一、诗可以兴vs卡塔西斯

“兴”主要有两种注解:一是孔安国的“引譬连类”,二是朱熹的“感发意志”。这两种注解都符合孔子思想的精神,且能互补。“引譬连类”指用形象的比喻,使人通过联想来领会与之相关的道理,唤起个体向善的自觉,也就是起到朱熹所谓的“感发意志”的作用。“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从“兴”可看出孔子十分重视用艺术的形象去陶冶、发展、完善人性,发扬个体的社会性情感,从而起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

“卡塔西斯”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一个涵义复杂的术语,因亚里士多德对其内涵并未详加解释,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观点把它看成宗教术语,译为“净化”,认为悲剧以怜悯和恐惧为媒介,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另一种把它看作医学术语,译为“宣泄”,认为悲剧的怜悯和恐惧足以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怜悯和恐惧在看悲剧的过程中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的平衡。而我国学者认为,“卡塔西斯”的作用是让观众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平衡的感情,让观众随着悲剧情节的展开,使他们太强或太弱的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由此可见,他们相同的是都注重对情感的陶冶、平衡,使情感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从而达到教化的作用。如孔子在《中庸》一书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主张把人们的感情欲望、思想行动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使之恰到好处,带到中和的境地。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也是使人的太强或太弱的情感合乎“中庸”,“使它们成为适度的情感”。在此,“卡塔西斯”被理解成为道德的调节方式,悲剧可以激起怜悯与恐惧并转化为合乎中庸的美德,这与孔子的诗教思想是一致的。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论强调的只是对“怜悯和恐惧”这两种情感的净化、宣泄,而孔子的“兴”所包含的感情却是多种多样的,喜、怒、哀、乐皆可。

二、诗可以观vs模仿论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引郑玄注说“观风俗之盛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考见得失”。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比孔子的原意要狭窄。孔子讲的“观”,不仅是观诗的内容,针对当时盛行的“赋诗言志”,也可以观诗人之志。“诗可以观”的论述表现了孔子对文艺和现实关系的理解。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状况,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他在《诗学》的第一章里就提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摹仿。”[3]而导致它们不同的原因仅是摹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在《诗学》第六章里对悲剧是这样定义的“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4]亚里士多德对“艺术”一词的定义和当时古希腊流行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艺术”是指“一切制作,

包括职业性的技术在内。”[5]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生产所制作的一切都是从质料与寓于创制者的理性灵魂中的形式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基于这一相同的创制过程,他便把艺术生产的共同性概括为“摹仿”。再者,亚里士多德用“摹仿”作为区别诗人与自然哲学家的标志,显然“摹仿”在这里起着明显的鉴别作用,某种程度上成了诗的标签。也进一步说明了“摹仿”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不仅是艺术的手段且也是艺术的目的。“艺术的摹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艺术的“基本命意”,它指示着事物之本体,并由此使艺术与哲学、历史等其他精神活动相区别。而真正被我们沿用至今的所谓“美的艺术”如诗歌、音乐、绘画、舞蹈、雕塑等,则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摹仿”或“摹仿的艺术”。

两者都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摹仿”,即创作过程是摹仿。而孔子的“诗可以观”反映的是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由此可见,孔子强调的是创作内容与现实的关系。同时孔子还突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心态,这与表现论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诗可以群vs伦理学思想

“群”,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其实“群”就是通过诗的作用,把个体人格培植成一种“社会的人格”。孔子生活于一个受氏族血缘深刻影响的时代,在他看来,真正的“群”应该建立在人们互爱互助的“仁”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君子“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强调“群”是以普遍性的“仁”为基础,不是少数人的党同伐异。要做到“群”,就要使“仁”成为个体自己的心理欲求,在情感、心理上把个体陶冶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人们和谐交往能自觉行“仁”的人。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做到这一些,经过诗的学习,感发人们“仁”的感情,就可以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这是“群”的理想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他认为政冶学研究的是国家的善,伦理学研究是个人的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通过研究社会中的个人的善,来实现整个国家群体的善。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人文教育必读的西学经典之一,论述了关于君子美德、中庸之道、智慧和公正等有价值的思想,长期以来对于西方的人文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一切知识,一切抉择都是追求某种善”,“德性就是中间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公正自身是一种完全的德性”,“智慧既是理智也是科学,在高尚的科学中它居于首位”等等,这对公民道德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两者都强调了人格品质、道德素质的修养,但是孔子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的整体要求,这就要求个性屈服于共性。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6],“彼此不同、互惠互利是使城邦得以维持的基础。”由此可见他张扬的是个性,而不是同性。此外,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目的论之上的,是实践伦理学。更加讲求的是在实践中践行德性,使之成为人的一种属性。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一方面是原理,而另一方面“德性是一种善,”是“一种现实活动”。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贯彻道德思想,并且人只有通过实践德性行为,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四、诗可以怨vs政治学思想

怨”是就文学作品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论语集注》中引孔安国说“怨刺讽上”便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这个解释指出了“可以怨”的主要内容,但不很全面。黄宗羲在《汪扶晨诗序》中说过:“怨亦不必专指上政。”诗经中许多表示“怨”的内容并非都是“怨刺上政”,其中有一些是对社会上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不满,也包括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如意遭遇。而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合理的“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违反仁道者的“怨”;第二种是对不良政治的“怨”;第三种情况是君子在“仁道”无由得行,遭到挫折和打击时,也可以“怨”。

由此可见,孔子提出的“诗可以怨”围绕的还是“仁”,强调的是一种道德。这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的“城邦是以高尚的行为和生活为目标”,“所有的科学和技术都追求某种善”类似,都突出道德的功用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向善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人不断追求善的生活。人的善在于灵魂合于德性的活动,人的至善就在于灵魂合于最完满德性的活动。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文艺的道德功用性,但是孔子强调的是集体,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个人。亚里士多德突出了人与城邦互相作用,他认为国家由个人构成,但整沐高于部分,国家高于个人,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四胶和身体的关系,脱离人身的手不再是人的手,脱离让会的个人,不是野兽便是神,是无所谓道德可言的。孔子的思想是一种先验人性论、道德义务论,寻求的是社会的稳定。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则是经验德性论、意志自由论,追寻的是个人的幸福。

通过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社会作用的简单比较,的确看出他们在突出了文艺的社会功用性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二者出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又具有差异性。如孔子更强调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孔子强调的自身的修炼,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参加社会实践;孔子面对的审美对象主要是诗歌,而亚里士多德面对的主要是悲剧。但是他们都在劝导人们用理性约束快乐欲望的思想极具现实意义,使现代人在物质和感官之外的精神领域获得一种内心的充盈、恬静和安宁。

注释: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68.

[2][3][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世纪出版集团,2006:30,17,30.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1.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姚仁权编译.政治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9.

(作者简介:唐 媛(1988.8-),女,湖南永州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彭清渟(1988.6-),女,湖南邵阳人,广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