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2013-04-29张海英
张海英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随时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已经相当的重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信息技术已经超过了“狭义的一门课程”的概念了,现在的信息技术更是一种工具或能力,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好信息技术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查询、整理及归纳自己所需的各方面信息。那么,初中信息技术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创新能力,以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作为当代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值得我们深思,通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目前要深刻认识并积极地推进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当代的教育重点是全面促使人的个性和谐而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放在如何培养学生适应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对社会发展的创新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以育人为本。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有就是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分析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需求,通过网络、书籍、调查等方式有目的地去发现和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够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鉴别,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将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当前信息化的社会,正面的和负面的信息量都快速增长,例如,网络有害信息、网络游戏、网络犯罪等。很多学生在网络中浏览、阅读不良信息,这些行为都非常令人担忧,迫切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大教育力度,抵制不良的信息,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氛围。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受小学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以及学生个体各方面差异的影响,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中差异性较大。如果在教学中不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组别,不同的组别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PPT课程时,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目标,程度好的组别要完成的PPT要有动画、背景音乐,放映方式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而对于程度比较弱的学生只要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就行,不要有太多的修饰就可以,这样既能保证程度较弱学生的成就感又能保证程度较高学生的进取心,激发所有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迅速,比如现在的软件版本更新较快,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现有的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软件的能力。再有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办公软件的使用时不仅要学生掌握软件讲授版本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习到使用软件的能力,软件版本更新如此之快不能出现版本及界面更新后软件就不会操作的现象,再有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如通过信息技术处理和整合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资料等等。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完成了办公软件的学习后,我们可以设立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项目,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性地完成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生活和学习中,让他们建立家庭旅游开支计划书,学生要利用所学知识到互联网中搜索旅游知识、旅游路线、注意事项、旅游行程、旅游费用等,根据所学的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自制外出旅游详细的计划表。通过项目的完成既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可以有力地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综合性较强,其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灵活。考核时应该设立一些综合性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激发学生灵活运用的兴趣。例如,考核试题多放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减少一些选择或填空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完成一项实际的任务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加大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进行操作。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创设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能力。
(作者单位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