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品发射装置外协投产的质量管理

2013-04-29李伟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发射装置

摘要:以科研开发为主的军工院所因其产品种类和订货量的增加以及因加工方法更新而衍生的加工工种的增多,自身加工条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了生产成本增加,而将部分零件进行外协加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就军品中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零件外协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外协投产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发射装置;外协投产;军品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35-03

1 概述

以科研开发为主的军工院所虽具备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但往往无法满足科研和生产的实际需求,其解决方法之一是将产品的部分零件投产到更专业的外协供应商处加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核心业务。用于挂装空空导弹的发射装置就可以通过外协投产来满足其整机交付任务。但外协供方在交付时也会产生诸多问题,给整个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进度都带来极大影响。

2 发射装置外协投产特点和分类

发射装置产品投产特点可以概括为“多、少、高、急”。

多,是指其产品品种多、配套零件多。根据挂装的导弹和飞机型号、飞机挂点位置等不同的需求,发射装置可分为导轨式、弹射式(按分离方式),复合式、集束式(按构型方式),单用途式、多用途式(按用途),外挂式、半埋式、内埋式(按挂装位置)等。因此发射装置品种较多,其单台机加件也比较多,一般都占整台发射装置所有零件(包括机加件、元器件、成彪件、辅料件等)70%以上(100~300种)。

少,是指其需求的数量少。因空空导弹发射装置主要是配套飞机使用,每年的需求量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套之间,与民用产品大批量的生产规模相比,其需求数量少。

高,是指发射装置零件在性能、技术指标方面要求高。空空导弹发射装置属机载导弹武器系统的一部分,是连接飞机和导弹的桥梁和纽带,其安全性的重要不言而喻。因此对于各个零部件的性能、技术指标都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关键件和重要件,这些零件对于强度、硬度、零件尺寸一般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急,是指投产进度要求紧,生产周期较短。发射装置的投产到最终交付的周期一般为6~9个月,其外协投产过程基本可分为计划、准备、加工、交付等几个主要步骤,其加工阶段一般时间在30~90天之间,这就要求外协加工基本不能出现报废重投等问题,否则生产周期就会非常紧张。如果是科研临时投产或者是临时工序外协、补投外协,投产周期也会比较紧张。

发射装置外协投产按产品状态可分为:定型产品外协件;科研带交付阶段产品外协件;科研试制产品外协件。

按照产品性质分为:生产外协;工序外协;临时工序外协。

按零件材料性质分为:金属制品外协件;非金属制品外协件。

按零件加工工艺性质分为:机械加工外协件;冲压、模压、模塑外协件;热加工外协件;焊接加工外协件。

按零件特性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外协件;一般件外协件。

3 外协中出现的问题

从发射装置外协投产的特点和分类可以看出,整套发射装置需由多种加工方法制造出的零件组装而成,单独的外协供方无法满足产品整套投产的需求,一般都是在考虑各外协供方的加工能力和优势技术的前提下,将整批产品的投产分到多个外协厂家共同完成。在实际投产过程中,外协管理一直都是产品是否能按节点交付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协投产管理到位可以很好地促进生产,相反对于外协加工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影响了整机交付的质量和进度。

3.1 外协零件质量参差不齐,此问题主要体现在验收和装配过程中

在投产方验收时易出现多个外协供方交付的零件质量状况不同,一次交付合格率存在差异,而发射装置装配过程中也会发现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部分批次安装困难或无法装配,这一般也是因为零件是由不同供方提供而造成的。

3.2 外协生产拖延整机产品交付,此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射装置计划配套和装配过程中

理想状态下外协零件的交付入库应该比配套计划下发时间提前,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配套计划下放后仍会有部分零件为缺件状态。缺件产生的原因一般为:外协供方未完成加工或未交付验收;已验收但因质量问题处于不合格品审理程序阶段;不合格审理程序结束处于返修、返工或报废补投状态。而缺件的产生原因是其在短期内处于不确定状态,故易影响产品按计划节点完成交付,严重时会导致无法准时交付。

3.3 产品交付数与投产数不符,此问题主要体现在入库和合同结算过程中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假设某型发射装置新投产100套,同时无库存资源,外协按照单台单个的标准投产了100种零件(标记为W1~W100)。最终交付结果为W1~W40各入库100件,W41~W70入库数<100件,W71~W100入库数>100件。

当该批发射装置进入整批100套的装配阶段时,W41~W70就出现了缺件问题,对产品交付产生了影响,而W71~W100则出现了库存积压问题。W41~W70需要进行补投以满足配套,其补投不可能只再投相应的缺件数,为保证配套,一般都多投一些。这样在补投后W41~W70也有可能出现库存积压问题。当该型发射装置再投产时,虽然可以通过平衡库存来清除库存积压,但依然会出现上述情况。在实际投产中情况更加复杂,由于诸如科研临时挪用、现场装配报废、型号相互借用等不确定因素,都给配套和按时交付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4 问题的原因分析

引起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投产方来说,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4.1 内部原因

4.1.1 对外协供应商的评定考核不严格,外协供方能力良莠不齐。投产方对于外协供方的资格评审和专业能力的确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供方的管理松懈。在选择供应商时,由于受到一些因素限制,经常会将一些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健全的单位纳入合格供方名录,造成外协供方的能力良莠不齐。

4.1.2 技术要求的传达不够准确和清晰。投产方与外协供方的沟通不力,零件的性能指标、实际使用条件、设计更新和配套需求更新等不能及时传达到供方,都给外协供方在加工中造成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各种问题的产生。

4.1.3 外协投产合同随意,产品要求不够准确,过程监督不到位。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军工企业应通过合同及其附加的技术文件、技术质量协议,把外协件的规格、交货期、技术质量要求等信息准确清楚地传递给外协供方,并明确产品的验收依据、准则和方式。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其采购合同管理比较随意,有时会因投产节点紧而出现先投产再签合同的现象。而投产方对于外协件交付时出现的质量问题,很多时候只是采取一退了之的办法,无法引起供方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

4.2 外部原因

4.2.1 外协供方的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薄弱。一些外协供方缺少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完备的控制手段,对军品外协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加工各环节没有相应的控制和规范,产品无可追溯性。还有供方为了追求利益,没有按照工艺进行加工,甚至出现混批混料、私换原料的现象,更有甚者在未通知投产方的情况下就将外协件二次外协到一些非合格供方名录内的单位进行加工,其产品追溯性就更无从谈起。

4.2.2 对承接的外协件缺乏透彻的理解和过程分析。一些供方为了追求投产量,会将一些自己不擅长加工的零件也承接下来,对该零件的加工方法缺乏透彻的理解,加工工艺不成熟,导致缺少稳定的控制手段,使零件质量处于失控或半失控状态,造成质量问题。

4.2.3 外协供方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制度。一些供方接到合同和图纸就开始进行投产,对供需之间、生产过程的信息沟通不重视,当出现过程质量异常时,也没有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投产方设计人员,漏掉了及时分析处理的环节,结果就是经常性发生批次性的质量问题。

5 加强外协质量管理的方法

5.1 严格评定标准,确保外协供方的资格和能力

对供应商不仅要关注实物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更应该关注其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能力。因此,在评价和选择外协供方时,应坚持以供方是否具有满足产品采购要求的能力为评定标准,综合评价其质量水平、稳定性、管理水平、生产能力等。对新开发的供应商应该严格执行合格供方名录的评定标准进行考核和筛选。

5.2 加强交流和管理,建立畅通的沟通和监督机制

想要外协供方提高产品质量意识,提高产品交付合格率,就需要建立一条畅通的信息平台,使供需双方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相互传递。可开展走访和交流活动,使双方的技术、工艺、检验人员充分沟通,使供方对于投产零件的技术性能、使用条件等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可指专门的外协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将各种信息传递给供需双方,对供方投产的产品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结合交付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对厂家提出改进建议。

5.3 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外协加工质量持续改进

为加强对外协供方的约束力,应提高合同管理的力度,细化合同条款,对由于外协供方原因造成零件报废、降级等问题,进而导致整机交付延迟的情况时,要明确其扣款规定,严格落实合同规定的条款,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和付款。对于外协交付过程中发现的尺寸超差、理化(强度、硬度、探伤等技术要求)结果异常等质量问题要对供方进行归零和举一反三的措施,使其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保证其加工质量持续改进。

5.4 注重激励机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应善待供方,与质量可靠、信誉度好的供方建立长期合作、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其采取增加订货、及时支付款项等措施给予承认和奖励,激发供方的责任感,激励其自身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对产品质量不好的供方要进行惩罚,使其有危机感,刺激其进行质量改进。

6 结语

外协零件的投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射装置产品交付的质量和成本,对于生产配套、保证节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外协生产的质量管理工作,选择合格可靠的供应商,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外协件质量得到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舒宗文.对加强外协件质量控制的思考[J].质量与可靠

性,2011,(1).

[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S].

作者简介:李伟军(1980-),男,江苏淮安人,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发控技术总体设计。

(责任编辑:吴 涛)

猜你喜欢

发射装置
某发射装置隐形设计研究与分析
新型灭火弹发射装置的结构改进
机载导弹和发射装置钢结构件的适海性试验
新形势下舰载垂直发射装置发展趋势
一种组合式直升机载导弹发射装置架体结构设计*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PHM系统总体设计
我国直升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基于有限元和智能算法的结构稳健可靠性优化
关于导弹发射装置的研究
复杂战场环境导弹发射装置隐身防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