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碾压式石碴坝施工中的料场管理
2013-04-29唐泽旭
摘要: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文章对碾压式石碴坝施工中的料场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料场在土石坝填筑中的重要作用,从料场的选择、开采、运输、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对做好料场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石碴坝;料场;施工管理;料场开采;料场使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TV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37-02
1 概述
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爆破石料为主时,称石碴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土石坝因具有就地取材、结构简单、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由于土石坝施工中要用大量的当地土石料,因而料场对大坝填筑的质量、进度和造价具有重大影响,做好料场管理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对丘陵地区修建石碴坝的料场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 料场选择及复查
2.1 料场选择
料场的选择十分重要,应对大坝周围地区详细勘查,选择多个料场进行比较,从中选择质量好,剥离层少,开采运输方便的料场。至少有两个具备良好开采条件的料场,一个作为主料场,一个作为备用料场。
料场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料场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料场的调查储量应达到需用量的2倍,且储量相对集中,料层厚。
(3)料场的覆盖层薄,便于开采。
(4)开采工作面开阔,有废料堆放场。
(5)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林地,料场建筑物少。
(6)运距短,高程不低于大坝,以免重车上坡。
2.2 料场的复查
料场的复查包括储量复查和质量复查,复查的内容如下:
(1)覆盖层或剥离层厚度、料层的地质变化及夹层的分布情况。
(2)料源的分布、开采、及运输条件。
(3)料源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汛期水位的关系。
(4)根据料场的施工场面、地下水位、地质情况、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可能开采深度等因素,复查料场的开采范围、占地面积、弃料数量以及可用料层厚度的有效储量。
(5)进行必要的室内和现场试验,核实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压实特性。
复查储量方法采用钻探或坑探进行,方格网布点,孔距50~100m。计算储量可采用平行断面法,即根据地质剖面图计算每一断面面积,将相邻断面面积平均乘以相邻断面间距离,求得每一块储量,再把各块体积相加求得整个料场储量。当相邻断面积相差小于40%时,可用梯形体计算公式计算储量:V=(S1+S2)L/2
当相邻断面积相差大于40%时,可用截锥体计算公式计算储量:V=(S1+S2+√S1×S2)L/3
质量复查主要是复查天然含水量、级配、最大粒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天然干密度、比重、抗剪强度等。
2.3 料场的使用规划
料场的使用规划要根据坝型、料场地形、施工方法等条件,按照施工方便、投资经济、保证质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及各种坝料综合平衡的原则编制。
充分利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物开挖料,将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坝料按施工阶段分别确定其填筑部位,研究开挖、取料和填筑进度的配合及质量管理措施,提高开挖料直接上坝的比例。
在坝料使用程序上,应考虑建筑物开挖料、开采料与填筑之间的关系。根据料场高程、位置、填筑部位作统一规划,合理使用料场,减少过坝和交叉运输等造成的干扰。使用合同规定的坝料加工、储存和弃料场地,分别设置弃料和可利用料的存放场地,严禁弃料随意堆放。
3 料场开采
在坝料开采前应划定边界线并埋设界桩,清除植被、树根及障碍物,分区分期清除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覆盖层,清除物运到指定的碴场堆放。如有复耕要求,应先将耕作层清除,堆放到指定地点以备料场或碴场复耕用。
在丘陵地区,石碴料场一般都选择一个或两三个相连的小山坡,为便于复耕或取料后利用场地,应采用平面开采方式。开采方法宜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法,爆破参数通过试验确定,梯段爆破宜采用分层台阶开采。爆破时应注意观测,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石料开采质量的稳定性。爆破后超粒径石料应在料场处理,开采过程中应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开采工作面数量满足上坝强度要求。
开采机具选用应考虑:坝料性质和料层厚度,填筑数量和强度,地形和作业条件以及与装、运机械的配套。
开采结束后,应做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如料场是较小的山坡,应整体取平,以便于复耕;如只能取山体一部分,开挖后的边坡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和砼喷护,或种植物。
4 坝料运输
运输方式宜采用自卸汽车直接上坝,汽车载重量应考虑大坝填筑工程量和上坝强度、地形、料场分布、道路条件等因素;注意挖、装、运、卸四个环节的配合,组织好机械化联合作业,提高机械效率。
运输道路的规划应根据车辆吨位及行车密度等进行,并考虑以下原则:及时调整路线与填筑和开采相适应;要现场细致勘察,反复比较,并利用已成道路,使道路距离短,工程量小,确保通行;尽可能重车下坡或减少上坡;加强养护,保持排水畅通。
道路的路宽、路基、路面、纵坡、弯道应满足运输要求。路基承载力要好,最好是开挖至岩石层,避免填方路段,确实无法避免时,建议用条石砌筑,这样一方面能保证路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完工后可拆除再利用。路面一般采用泥结石路面。
5 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坝料的质量应以料场控制为主,必须是合格坝料才能运输上坝;应在料场设置质量控制站,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将草皮树根、覆盖层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料清除干净;开采加工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排水系统、防雨措施是否完善;坝料的级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措施:
(1)爆破时必须在各路口设置警戒线,并派人站岗,引爆前应用高音喇叭反复通知确定无人后进行。
(2)为防止发生土体滑坡,堆放弃料和可利用料边坡小于自然坡,四周要砌挡土墙,挡土墙可采用编织袋装土或干砌条石。
(3)为防止土石滚落损坏农作物和房屋,开挖时应在料场四周砌挡土墙,挡土墙可采用编织袋装土,或干砌条石。
(4)运输道路交叉路口、急弯、陡坡处应设安全装置;通过原有桥涵时,应事先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设置照明设施,保持夜间行车安全。
6 结语
料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参建各方共同努力,选择料场时要反复比较,开采前认真编制开采规划,严格按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执行,才能达到坝料质量好,节约成本、安全高效的目的。本文对丘陵地区石碴坝料场的管理谈了几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S].
[2] 孙明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唐泽旭(1973-),男,四川遂宁人,遂宁市安居区麻子滩水库管理所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建筑物。
(责任编辑:吴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