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水资源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分析

2013-04-29赵艳凤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摘要: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促进社会经济及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北戴河区生态环境建设调研为基础,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北戴河区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0-0122-02

1 概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好坏,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戴河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几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环境建设生态化理念,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北戴河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建设幸福北戴河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夯实了生态环境基础。

2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状况

近年来,北戴河区委、区政府在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农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1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村的创建

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生态示范创建考核指标涉及当地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区将生态示范创建作为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载体,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创建,以规划为龙头,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使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改善。

2.2 加强农村饮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水源保护直接关系着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区重点做好地下水保护,主要采取污水流向规范化、集中化措施,用统一防渗管道排放污水,以消除地面污水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在农村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使用持久性毒性或剧毒农药,不得建渗水厕所、渗水坑,500米内不许堆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排放污水,防止对地下水源污染,从而切实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2.3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农村逐步建起了集中式住宅楼,生活污水对环境带来的压力逐渐增加。为此,我区不断将污水管网基础设施谋划和建设力度,逐步向农村延伸覆盖,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城市管网,切实减少农村污水排放对区域河流水质的影响。针对位置偏僻的农村,学习考察无动力生态湿地处理工艺,积极探索农村污水治理经验,大大缩小了污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 北戴河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我区部分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3.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北戴河区农村生活污染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及近几年乡村旅游业、家庭旅馆业发展较快,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量激增,对区域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难度较大

我区农村畜禽养殖大多为分散小型养殖户,污染防治及粪便综合利用设施不配套,集中治理难度较大。

3.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我区实施了清洁种植工程,但仍有很多农户缺乏对农田的精细管理,随意使用普通化肥,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4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机制建设

各镇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实行责任分包捆绑制度,镇干部包村、农村干部包片。各镇要重点推行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制定责任区标准和奖惩措施,形成“政府组织、专业保洁、村民自治”的管理格局。要广泛开展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星级卫生户”等评比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调动群众积极性,培养村民文明意识和习惯养成,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标本兼治。

4.2 加大农村环保设施投入

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及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4.3 突出抓好环保工程建设

环境治理对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改善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采取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重点,切实推进连片整治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采取污水入网和简易处理方式,将具备条件的村庄的生活污水纳入管网集中处理,不具备条件的村庄采取建设污水处理站或分散简易处理设施形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区域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目标。深入开展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工程,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化肥配方施肥、沼液和沼渣使用技术等,大力推广使用配方肥和生物肥、缓释肥,定期收集清运,解决田间有害包装等垃圾随处丢弃、污染水体问题。规模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雨污分离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

4.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

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努力使环保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力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实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主动做好垃圾集中分类收集,做到集中堆放、清运、处理垃圾。要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4.5 进一步加大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在抓好载体工程建设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力度。要对照创建指标逐村调研,查找差距,针对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制定抓好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这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5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纳入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北戴河区农村生态示范园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科学规划、综合整治、公众参与等有力措施,促进了农村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保护,2002,10(25).

作者简介:赵艳凤(1976-),女,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环境保护局工程师,研究方向:自然生态创建、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文 森)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