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3-04-29任聪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职业

任聪

摘 要:国家对大学生德育工作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日渐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高职院校辅导员发展的科学性,从工作方式、成长路径、职后提升、组织路径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

高职教育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规模建设到内涵发展的重大转变。对学校内部而言,德才并重、知行合一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文化内核。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线力量,辅导员的发展适应性成为亟待优化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经验和高职教育的特征,辅导员发展必然也必须要走专业化道路。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辅导员发展呈现出流动性、经验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些特征直接表现于辅导员岗位的准入、培养、管理、晋升等各个方面,凸显出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的缺位。对于这一问题,诸多学者在宏观层面即群体专业化方面作了不少研究,但在中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从院校管理建设的角度出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团队。

一、 在操作中反思,改进高职辅导员工作方式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优化与提升“人”的“业”的问题,即就业与乐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技能培养的问题,首先关乎的,应该是从业者的人生理想、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的问题。无论是从技能培养的角度,还是从品德教育的角度,高职教育都是一种生存性教育。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强化生存品质、树立进取自信、提高就业能力,成为学生从求学角色向从职角色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在看似重复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修正对本职岗位的理性认识,进一步提炼围绕人的终身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当下,辅导员工作受制度、结构和形式的限制,大多拘于日常的操作性的工作。常规工作内容,大多是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班团主题活动、心理辅导、助学资金申报、实习辅助管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这些工作内容,都是基于常规性事务管理的工作理念,工作过程程式化,工作方式经验化,工作内容重复化。这种工作方式势必带来管理机械、效能低下的弊病。因而,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在操作中加强反思,应该将辅导员工作的目的回归到服务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角度,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环境的区别,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知识,有效设计教育活动,不断深入研究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新问题、新趋势,并不断强化对自身的知识提升和理念完善。

二、從平面到纵深,优化高职辅导员成长路径

在当前高职辅导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既要承担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习生活管理等职能,又要充当学生的导师和朋友角色。这一定位,使得辅导员工作无形中趋于平面化的多重发展的误区。无论是从人的身心角度,还是现行职业体制的实践操作角度,任何职业岗位的角色,都不能样样精通,均衡发展。因此,高职辅导员应该向纵深型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教育能手。

首先,应该对高职辅导员进行类别重置。研究学生的个性教育,首先应该研究学生辅导员的情况。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个性特长、专兼职情况,将辅导员分为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辅导员、活动辅导员、企业文化辅导员等多种类型。其次,根据划分类别,着力促进辅导员的对应或相关职业资格培训,推动辅导员双师素质建设。心理辅导员向心理咨询师发展,职业辅导员向职业指导师发展,等等。第三,应拓宽辅导员职业成长渠道,在职称晋升、职业资格获取和行政岗位安置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辅导员倾斜。

三、从单兵到团队,推动高职辅导员职后提升

从高职教育选聘辅导员的现状看,存在专业单调、缺乏团队统筹、一线或行政教师流转频繁等问题,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无法满足多样化教育内容的需要。尤其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职业规划问题的不断凸现,应该着手科学调整辅导员团队结构,实现辅导员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的转变。

首先,应该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的新问题合理调整辅导员队伍。应考虑适当引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毕业生或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员,尤其要注重对辅导员政治素质的考量,以确保思政教育的正确导向。其次,应该注重对企业文化的融合。应优先考虑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或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社会人员、企业人员,作为外聘或兼职辅导员补充到辅导员团队。第三,应加强辅导员职后培训。不仅仅要“走出去”,根据学院实际需要和学生工作实际情况,遴选优秀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相关培训;更要“请进来”,尤其是有条件的学院,应该争取建立校内辅导员培训基地,形成培训优势和辐射能量,拓宽辅导员交流成长的平台。

四、从直线到矩阵,完善高职辅导员组织设计

传统的辅导员管理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方式,即学校形成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学生工作处——系部学工组织三级管理,其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典型的任务执行式,应变能力较弱。随着高职教育辅导员团队构成的优化和个人业务专业化成长路径的明确,学院的辅导员组织结构可作适当的调整,即结合矩阵组织结构的理念进行设计,弥补组织成员均非全能的现实情况,通过组织设计和强化管理来实现员工的专业分工和团队的专业化,且凸显较强的组织应变能力。

处于变革期的高职教育,其办学开放性对组织应变能力要求较高。高职辅导员组织应该有针对性地形成双线辐射体系:在横向方面,以辅导员服务类型为范畴,将辅导员组成合作型服务工作团队,分别承担学生事务、心理咨询、职业指导、活动组织等职能,形成团队合力,提升工作实效,辐射全面的学生管理工作;在纵向方面,以辅导员专业背景为范畴,组成不同的辅导员研究型创新团队,主要就各自从事的专业领域进行理论梳理、实践反思和经验提炼。由此形成一种可以满足变革要求,实现辅导员工作全面与专业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洁瑾,薛艳.高职教育变革与辅导员发展的适应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2(1).

[2]孙雅琼.修炼企业发展内核,掌门热议职业化精神塑造[N].经济视点报,2012.5.17.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