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地理思想演变及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的启示

2013-04-29朱锦伟马懿宁苏筠房艺

地理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区域方法研究

朱锦伟 马懿宁 苏筠 房艺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最基本的两个特征——综合性和区域性在区域地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一种研究范式,研究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的《禹贡》是一部论述中国区域地理的著作,而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已经有著作开始关注区域地理。从古代到现代,随着认知发展和社会技术进步,人们对区域地理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研究思想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试图梳理从古代到现代,中西方区域地理思想史的演变,从中获取对当今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的启示。

一、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古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研究方法

19世纪以前,人们主要运用区域划分的方法认知区域地理。通常,以河流、山脉等自然地物为区域划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分区进行描述性记载,所涉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社会方面概况,如当地的自然特征、物产、社会习俗等,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这些知识主要通过地理考察、地理探险和与之相应的地图获取。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全国性区域地理著作。该书以自然条件差异分区,以天然的山、河、海等为界,对所知道的“天下”做地理区划,把全国划分为冀、青、徐、扬、荆、豫、梁、雍9州,这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对九州主要采用描述的方法进行概述,就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和运输线路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和区域对比。

西方古代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有人类居住的已知世界。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著述中,整个世界可以划分为非洲、亚洲和欧洲三部分,以自然物河流作为三大洲的界线,已经具有空间尺度概念,按范围大小描述为地球、地区、小地方。在区域地理研究上出现较早的著作是古罗马时期斯特拉波(Strabo)的《新地理学》。这本书按政治单位对欧洲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区进行区域描述,内容包括自然特征、物产、城市、居民及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15世纪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和15~17世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这两次大地理事件,探险者和考察者获得了大量的新地理资料,极大地推动了古代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如德国瓦伦纽斯(Varenius)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分为专论(专门地理学)和通论(普通地理学),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专门地理学实际上就是区域地理学,但描述的内容和方法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改进,只是地理资料比以前更加丰富。

在持续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古代区域地理学通过众多的地理描述,积累了广泛而十分丰富的地理知识,描述以区域为基本框架 ,以地理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庞杂的非地理内容,对各种现象仍是无联系的机械罗列和描述。

可见,古代地理学对区域地理的认识仅仅是描述性地记载一些所观察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特征的比较,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和体系。这种方法解决的是区域地理所讲述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在哪里”和“有什么”,在区域划分上主要以自然地物作为界线,缺乏地理要素同一性的综合考虑。

2.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这个时期地理学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区域地理学的学科理论和体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化出众多分支学科。各自独立的部门地理学的成长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系统地了解一个区域的地理要素特征,并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

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Karl Ritter)开创了近代地理学。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地理现象的规律进行探讨。洪堡把自然界作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对不同地域环境的现象进行比较研究,创立了地理比较法,即通过地理考察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直接进行或采用地图方法进行地理要素之间或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分析对比,形成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李特尔认为区域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是通过地表空间结合现象的区域差异来研究地球表面,区域(空间)为地理学提供了一个框架。李特尔采用了新的区域描述法,即在每个区域内先说明地形的主要特征和水系,接着是气候、主要物产和人口,最后是一般性的总结。

在洪堡和李特尔二人之后,F·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开始采用综合和分析的方法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地理现象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其采用综合方法阐明事实和状况的区域分布、相互关系和起因;认为“区域地理首先必须是描述性的,但不限于单纯地描述独特现象,也可以采用分析的方法寻找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拟定解释所观察的特征的假说”。

赫特纳(Alfred Het tner)发挥了李希霍芬的思想,认为地理学的主题是地理区域间的相互差异研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应该从区域开始,区域地理研究既要进行描述, 又要寻求规律,并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区域单元进行对比。赫特纳对区域地理的研究主要还是对区域内地表现象空间结合的描述和归纳,对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人地关系的研究比较少,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解释性的描述方法,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来支撑其整个理论体系。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区域地理学著作,均按李希霍芬和赫特纳的6个部门(地、气、水、植物、动物、人)单独进行研究,相互联系很少,在德国被称为“区域地理学模式”。

在此之后,与德国“区域地理学模式”不同,法国小区域学派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小区域内人与周围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上。法国小区域学派代表人物维达尔(Paul Vidal de la Blache)开拓了对人地关系的研究。他认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集中注意人及其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他把地理环境和人看成是地理学研究的两大目标。

在美国,以苏尔(Carl O.Sauer)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学派对区域的研究采用了发生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关注区域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学派认为“ 区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以时间变化过程来寻求发生学上的解释,研究的焦点是自人类出现以前到现在的变化过程”。苏尔之后的区域地理,摆脱了赫特纳的样板,在自然和文化景观结合的基础上侧重历史的、发生学的分析。

通过对近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梳理不难发现,人们开始从单纯地对地理要素的描述转向区域之间的对比和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描述,并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开始对人地关系进行研究和从时间的角度对区域景观演变进行发生学上的解释。这个时期所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就是现在区域地理内容中“有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现代地理学区域思想的发展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取得了很大进步,地理定位研究、数学方法、遥感方法、系统方法和模拟法等许多新方法逐步引入地理学的研究中。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地理学的研究在深度、广度和准确度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类型归纳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和模式化的方法,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对区域的划分和定位比以前更为科学和准确,对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更为深入,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更为具体和科学,区域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与之相应的研究也随之发展,对区域地理中的“为什么”做出了更为准确的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区域地理”,开始关注人、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新区域地理学主要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如何影响地方特性的形成,侧重于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在区域特性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外在大环境以及地方力量对社会形成的关系。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出现了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区域地理出现了新的研究主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区际联系;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地理思想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策略的启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区域地理基本问题,区域地理思想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具有重要启示。

1.应用关联分析法理解区域特征

在理解区域特征时,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区域的气候,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形成了区域特殊的地貌,气候和地貌通过共同作用影响该区域内的水文、土壤和植被,这些构成了区域的自然特征。根据人地关系原理,自然条件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有利于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自然条件差的区域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人类在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如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等,进而产生相应的文化和政治体制,这些构成了各自区域的人文特征。同时,区域内的人类活动反过来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改变自然环境,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共同构成了区域特征。

2.应用比较法分析区域差异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比较,可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之间的异同点,更好地理解区域差异。如对东北平原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区位因素进行比较,二者的相同点是都处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都以平原地形为主;不同点是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长三角地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多地少,河网密布,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城市化水平较高。通过对不同区域相同要素的比较,有助于对区域差异的理解。对区域差异的理解有助于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策略。东北平原水热条件较差,但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因此,可以继续加强作为我国粮食基地的地位,发展绿色、特色、生态农业。而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化水平较高,水热条件较好,土地较少,可以向蔬菜、花卉等用地少、效益高的方向发展。

3.从时间演变看区域发展

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以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发展为例,在开发早期,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众多,土壤黏重,由于人们改造能力低下,这些条件严重阻碍了该区域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因素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如船作为交通工具的出现,稠密的水系成为扩大交通联系的天然水道,耕作技术的改进克服了黏重土壤所带来的不便。到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得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增加,城市密集,人均耕地越来越少,该区域作为粮食基地的地位逐渐下降。因此,在一个区域特征形成的过程中,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就要具体分析区域概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协调好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方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对
分区域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