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2013-04-29韩加强
韩加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是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所编制。新课标教科书和传统教科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除了教学内容本身的变化外,教材模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模块由传统的以课文为主,转变为以课文为线索,多种表达方式共存的形式。以《地理·必修1》为例,教材的模块包括内容提要、课文、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等7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又加入了丰富的图表。有图课文的教学效果大多显著优于无图课文,图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整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材丰富的模块和图片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恰当地利用教材里的各个模块不仅能够很好地落实知识点,体现新课标理念,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将教科书中的部分模块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予以关注,对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和作用,尤其是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很好地把握和运用。
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为例,对教材的各个模块进行一定解析,并结合实践教学和专家建议,从落实课程标准的角度提出一些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建议,希望为同行教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一、新课标教科书的模块解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的表达方式分为内容提要、课文、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等7个模块。除了每章开头都有一个内容提要和每章结尾都有一个问题研究是固定内容外,其它模块的数量各章存在一定差异(表1)。
(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每章教材第一部分的必有内容,虽然仅短短几行字,但对整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却有重要价值。教材的内容提要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呈现,对本章内容的教学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以第三章为例,内容提要中的每个问题都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表2)。
(2)课文。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课文仍然是教材的主体,但所占篇幅的比例不高,各个章节都低于25%,最高的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也只占23%,最低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只占13%。
课文是教材的核心,也是教材组织的线索,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等5个模块都需要围绕课文进行组织。课文内容的减少,为其它模块增加了篇幅,丰富了教材内容,同时删除了一些难点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意义。但是,课文篇幅的减少导致部分问题阐述模糊,不利于学生自学和理解,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文中提及“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概率,仅指出是参考点的不同所导致,未给出比较清晰的解释,这给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增加了难度,甚至导致误区。
(3)读图思考。人教版《地理·必修1》的前三章都设置了一定的读图思考。其中,第一章行星地球中设置了7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均设置了2处,第四章和第五章均未设置。读图思考模块的多少充分体现了图表在章节中的地位和价值。第一章行星地球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通过读图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读图能力也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针对图表设计的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读图能力具有必要的训练价值。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第5个小专题是介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该部分内容是地球运动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教材设置了一组读图思考,并针对三幅图设置了相似的问题,便于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和总结规律。
(4)活动。 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每个章节都设置了活动模块,其中第二章的活动模块最多,达13个,若按10个课时计算,平均每个课时的活动超过了1个;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活动个数分别为6、5、8和6。
地理课中的活动不仅可以弥补讲授课难以克服的一些缺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教师能力培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丰富的活动模块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意义。
例如,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设置了一个以“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为素材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深入理解人类合理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5)阅读。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分别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设置了阅读材料,其中只有第一章设置了2个阅读材料,另外三章都只有1个。虽然在篇幅、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影响下,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但材料的选择都比较精致,既体现了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对提高学生兴趣具有一定意义。
阅读是为丰富和补充知识而设计的,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具有很好的效果。如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设置了题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阅读材料,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可以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立体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6)案例。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每章教材都设置了至少一个案例,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分别设置了1、3、2、3和3个案例。
案例的选择突出其典型性、说明性,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起到了诠释、实证、运用等作用。如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教材设置了“台风及其危害”和“寒潮及其危害”两个案例,分别从气旋和锋的角度诠释了天气系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实证价值。
(7)问题研究。新课改教科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加入了案例研究。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每章教材都设置了一个案例研究(表3)。
■
从表3可以看出,各章的案例研究都与该章内容紧密联系,而且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不同模块图表数量及价值分析
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各个章节都插入了丰富的图表,包括地图、模拟图、景观图和统计图表等丰富的形式。整本教材共插入图表124幅,其中第二章插入的图表数量最多,达36幅,其它章的图表均超过了15幅。从每幅图表对应的课文行数来看,第四章图表比例最大,每8行文字就配有一幅图表;图表比例最小的第三章每16行文字也配有一幅图表。
图表内容主要分布在课文中,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每一种天气系统都配有一幅三维立体模拟图,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天气系统。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建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并全国通用。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第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第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第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第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第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这五点基本理念为教科书的编制和一线教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就从课标要求的五个方面,为如何利用新课程教科书组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
人教版《地理·必修1》侧重自然地理,重点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虽然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旧版教科书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了更新,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如果仅讲授教科书上的内容,则难以和时代接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为更好地落实“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理念,地理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书上的资源,培养学生地理素养。例如,可以通过读图思考的训练,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的能力;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研究教科书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意识;通过问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情感。
第二,在教材基础上,根据各章节内容适当补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给学生补充看云识天气的方法;讲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以给学生补充遇到海啸时的逃生方法。这些内容的补充,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对培养其地理兴趣也有一定效果。
2.满足学生不同地理学习需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属于自己的学习需求。地理教科书上的课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课文之外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有限的课堂,要想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挖掘已有教材资源的同时,对教学做适当调整,具体可以参考如下方法。
第一,密切关注国际热点问题,通过课前地理播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理时事。地理学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天都在进行地理信息更新,地理教师应时刻关注地理时事,并通过简短的地理播报形式向学生呈现,满足其学习需求。例如,日本天文学家在2012年9月7日观测到一个巨大的分子气体云,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猪尾巴分子云”。学生学习行星地球时,补充这个时事要闻,不仅与教学内容符合,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通过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留出了校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地理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成都经开区实验高级中学的地理教师就利用高一校本课程的契机,开设了诸如梦幻旅游、探索世界奥秘和中国文化名城赏析等丰富的地理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需要。
3.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
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方法。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教材资源,也可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还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利用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模块,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教材中的问题研究都是专家们通过综合分析后设置的,对课文内容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可以作为探究地理问题的重要素材。
第二,结合乡土特点,开展与乡土地理有关的探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景观。开展乡土地理的探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更好地收集资料,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到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农村和郊区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本地河流地貌的特征及对本地聚落分布的影响。这样的探究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情感。
4.强调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地理现象都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仅用二维图片很难理解,这就需要选用其它方式进行呈现;同时,地理知识的内容是无限的,仅靠课堂传递远远不够,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了解地理信息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运用,教师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教学中注重多媒体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有效地整合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改善地理教学效果。例如,讲“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时,仅用教材中提供的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变化过程,这时如果辅助一个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动态演示则可以到达很好的效果。
第二,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很多,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技术成了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但随着大量垃圾信息的注入,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就成了一种学问。
5.注意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课程标准强调对地理学习的评价要注重三个“相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工作压力,在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们可以考虑如下办法。
第一,把握平时,记录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这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份名单,及时记录学生的特殊表现,如积极发言、上课睡觉等。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记录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给每份作业一个成绩(按完成态度和质量评定),将成绩记录在记分册上。
第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做评价,将评价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为减少师生交流的隔阂,可以采用“给老师的一封信”等温馨形式从学生身上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