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通城路
2013-04-29胡子龙
我第一次到祥雲县城是在16岁。
那年的一个夏日,我口袋里揣着卖鸡毛得的二块六角钱,跟舅父一起到县城新华书店买书。舅父是给当时正在读初中的表弟买中考辅导资料。我则准备买几本文学书,让自己也成为有书一族。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一个以“城”命名的地方。现在回忆起来,对那次进城记忆最深刻的,居然不是突然展现在一个乡下少年面前的城市景观,也不是一个少年乡巴佬初入城市面对大街小巷熙攘人流和那三四层楼房的惊叹和油然露出的些许怯意,甚至不是面对新华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籍心的跳动和目光的贪婪,而是一条乍看好像与一座县城很难沾边的崎岖山路。
那是一条曾经穿行在碧绿林海中的崎岖山道。
在祥雲县的城川坝、禾甸坝、雲南驿三大平坝之间,苍翠兀立着一片近百平方公里的林山,因其状如一只伏地的凤凰,故有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飞凤山。
飞风山的中心山脊与三个平坝,海拔高差四、五百米,绝对高度虽然不算大,但在坝子里看,峰峰峻峭,坡坡陡险。正是这座山的横亘,虽然从刘厂镇的大波那街到祥雲县城,直线距离不到十五公里,可连接祥雲县城的大路(从前的驿道,现当今的公路),从大波那街起始,须先南行到前所的旧站村,与从昆明西来的320国道会合,再一弯一拐继续南行到雲南驿、高官铺,才转向为西,穿青石湾,经过板桥、青海营、八里路口、清华洞而到达城川坝子西边山脚的祥雲县城,整个的路线就是一个六十几里的弧形大弯,实际路程是直线距离的两倍多。
这样的一条弧弯形公路对今天车来车往的几万刘厂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无非也就是多花四五块车费而已。尤其有车族,就只是抹几把方向盘的简单事情。可在刘厂一带没有开通客运线路的时候,刘厂一大片村庄几万居民乘车上祥雲县城,得先花一个多小时,走到下庄的龙马箐口或者前所的旧站路口,拦昆明开往大理方向的客车,乘车到了清华洞或者八里路口,再步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祥雲城。辗转下来,最少也要三个小时。而且,那年月,也不是谁都掏得出去县城的那八毛或者一块车费的。这是通了公路跑起了汽车时代的事了。而在没有公路和汽车纯粹靠人背马驮的年代,这六十里的大弯,就是负重者差不多一天的路程了。
朴实而精明的乡下人虽然不知道“几何”为何物,却无师自通地懂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定理,于是,一条便捷的“通城路”就在刘厂和祥雲县城之间应运而生了。
我少年时期随舅父第一次到祥雲县城,来回走的就是这条“通城路”。它正式始于刘厂的大波那街。出街后,顺正西方向翻越披松盖栎的飞凤山而至祥雲城,纵跨两坝一山。天蒙蒙亮时从家里出发。太阳出山来到了大波那街口,从大波那街口向西行,四里平坝路到了飞凤山东麓的白塔邑村,然后顺着癞石头坡,步步登高至悬于飞凤山群峦间的白鹤厂村。过清泉长流的后箐,再翻太阳坡。当攀至太阳坡顶,整个城川坝就一览无余,县城也清晰在望了。风清马快下一个坡,踏上城川坝平坦的地皮,穿坝野七八里,就到了城隍庙附近的东城门洞。走过东城门洞那阴凉的十几米,出现在眼前的是光滑的水泥路街面,还有商铺、钟鼓楼……呵呵。县城到了。抬头看看天,太阳才高出房皮两三竹竿呢!冬天里少不得要紧忙一些,若是夏天的话。在县城里赶三四个小时的街,卖了该卖的,买了该买的,逛了想逛的,才悠悠然踏上回家的路,口渴喝几捧清凉水,肚饿吃块冷粑粑,太阳落山的时候,擦黑的时候,就到雲南驿下半坝了,就到大波那街了,就到家了,多快!
在那交通运输条件落后的岁月,这条穿飞凤山密密松林而西去的“通城路”,给雲南驿坝下半部刘厂一带的居民带来了多少的入城方便。到县城或者县城周围村庄走亲串戚,走的是这条“通城路”;采购只有到县城才能买到的东西,走的是这条“通城路”;有农特产品要到县城销售,走的是这条“通城路”:每年几次到县城边上坟坡里赶牲畜交流会,走的是这条“通城路”;没东西可买可卖想到县城开开眼界见见世面,走的是这条“通城路”:村社基层干部们到县城开会学习,走的是这条“通城路”;在县城读高中的几多学子,来来回回更是在这条“通城路”走了多少遍,才完成高中学业;更有一些人,夏秋多雨的季节,每天天不亮起来,顺着这条路早早进入飞凤山森林地带,穿行在路边的密林里,捡菌子摘杨梅,走到祥城坝子里,腰上的竹篮也满了,背到县城,卖给城里那些难得吃上山货的居民,换几张票子,欢天喜地地往回。第二天天不亮,又踏上这条能发些小财的“通城路”,周而复始,直到整个多山菌多山果的雨季渐行渐远……这条掩映绿林间的“通城路”,刻印下了刘厂乡野几多人生活的足迹,也留下了刘厂乡野几多人的欢欣,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其实,“通城路”作为一种曾经的特殊存在,除了飞凤山这一条,在祥雲及其附近的广袤山林坝野中。另外还有好几条:渔泡江中游小庄子、外苴佐彝族人苗族人傈僳族人翻越巍峨高耸的野猫山,直线到达禾甸街而往祥雲县城的“通城路”;雲南驿、青海营、天马一带翻越水目山西北高脊经天生桥而达弥渡县城的“通城路”;米甸坝子经岔沟、荔枝垭口而达宾川老县城州城和新县城牛井的“通城路”……
在祥雲,路程最长的“通城路”,当数米甸人在从前岁月里长期往返行走的一条通城道路。当然,这条曾经的“通城路”不是通往祥雲县城,也不是通往邻近县份的县城,而是东西跨越宾川县境,从祥雲米甸径直通往下关——滇西滇西北屈指一数的重镇、半个多世纪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城市。
这是一条我迄今还没有走过的“通城路”,在某一个日子之前,我甚至并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条跨县的通城旧路,把祥雲米甸和下关最便捷地联系起来。我是前几年从米甸一位姓吴的老人口里知道了这条曾经的道路的。
一个颇具些传奇色彩的老人,一生喜爱冒险,七十多高龄了,还经常约上朋友山林探险,以他浪漫豪爽的性情,老了老了,捧出近万行的一部叙事长诗,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对我们说,他年轻力壮时从米甸去下关,从来不乘车,每次都是用脚走。天亮从米甸街起步,到了下关城,天才黑下半个来小时。这当然是冬天里的事。如果是在夏天,太阳出得一蓬花时离开下关城,回到米甸街,太阳还一蓬花地挂在坝子西边山上呢!他还说,没有开通公路的时候就不用说了,就是开通了320国道、米甸也开通了联系祥雲县城的公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米甸到祥城乘车困难,基本上要靠走才能到县城,加上手中也没有买车票的那几文钱,米甸人到下关,很多人都选择步行,一天到达,办了该办的,再用一天的时间返回米甸。
老吴是在一次文友聚会上跟我们讲起了这条“通城路”的,听他讲的还有另外几个年轻文友。当时大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老吴在吹大牛皮!也难怪大家有这样的反应。米甸位于祥雲的最北端,从米甸街到祥雲县城南外老客运站,足足41公里!而从祥雲城到下关,在楚大高速公路和广大铁路修通前,必须顺320国道先进入弥渡县,翻高耸入雲的红岩后山才进入大理市到达下关,那是70公里的路程!41公里加上70公里,两天时间能走下来,算是不错了。两头见太阳从米甸走到下关,从下关走回米甸,走完220里路,可能吗?再说有这个必要吗?你老吴又不是抢攻大渡河上的泸定铁索桥!
当然这个“大家”并不包括我。青少年时期十几次走过飞凤山“通城路”的我凭直觉认定。老吴没有吹牛。他的情感世界里,确实枝翠露清地延伸着一条从米甸径直通往下关的“通城路”;老吴的一双粗茧大脚,曾经在这条“通城路”上来来回回走过一次又一次,留下了他几多人生的足迹,只是我们不知道那条让老吴用脚丈量过多少次的“通城路”,到底延伸在哪一片山林坝野里罢了。聚会散后,我单独找老吴谈起这件事。
他告诉我,过去米甸人到下关,根本就不会去绕道祥雲县城和弥渡,他们有自己的一条“通城路”,那就是从米甸街南外的清涧美村,往西进入观音箐。走完观音箐,是荞甸海稍,也就是现在有名的“海稍鱼”发端地海稍水库;从海稍往下出了吃凉水箐,进入宾居坝子。东西穿宾居坝子,从宾居街进入宾川西后山,顺一条长箐过白土坡、积水塘、棠梨坪三个小山村,然后翻一个山,就到了宾川大理交界处的乌龙坝。站在乌龙坝,整个下关城和洱海盆地尽收眼底。在乌龙坝凉爽的山风中小歇一会,风轻水快下坡,过龙王庙,过华营,就是下关了。不仅他多次走过这条通下关城的路。他这一辈上的很多米甸人,他父亲那一辈上的很多米甸人,他祖父那一辈上他曾祖父那一辈上的很多米甸人,都曾经无数次走过这条“通城路”。
我把他说的这一连串地名仔细记在笔记本上,想合适的时候亲自去走一回这条“通城,的路,感受从一个偏远民族山乡径直前往州府的那份喜悦和惬意,感受“两百里下关走着一日回”的无限妙趣,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三年前我的电脑联了网,才迫不及待地从网络卫星地图上搜查这些地名,寻找这条米甸老辈人心中的“通城路”。当我把从米甸街南外清涧美村到下关之间的这些个地名全部搜到,我发现,难怪米甸老辈人从下关城一天走回米甸还两头见太阳,从米甸清涧美村到下关这条“通城路”,几乎就是一条没有什么拐弯的直线道路,全程走下来,也不过50来公里。50来公里路一天走完,对于老辈人来说,还真算不了什么!而卫星地图明晰显示的点缀百里“通城路”的碧绿山林、青翠草坡、晶莹溪流、湖泊果园、村庄寨子,更让我真切感觉到当年的老吴还有一代代米甸人走在这条风光如画的“通城路”上,尽管是那样地艰辛,但却又是那样地舒心惬意……
不难想象这条“通城路”对祥雲远乡的米甸。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正如老吴当年对我说的,这是倾注了他们米甸人几多情感和希望的“通城路”!上百年来,米甸的一代代人,正是肩挑马驮,顺着这条通城的路,将米甸山林土地上出产的核桃、木耳、香薰、中药材、羊皮等珍贵物品,运送到闹市下关,运送到古城大理,换回了一个个银元,一串串铜钱,一扎扎钞票,养家糊口,娶媳嫁女,盖房起屋,置备田地;同时也看到了城市人的新活法,学起了城市人的新活法,让米甸这片边远之地少了些蒙昧,多了些别样的色彩……米甸跟这条通城的路,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面对网络卫星地图上明晰展示的这条“通城路”,回想着老吴当年的话,我心潮澎湃,从家乡县的这一条条曾经的“通城路”,联想到了这里那里的一条条曾经的“通城路”。难怪作为老人的老吴先生会对米甸至下关的这条曾经的“通城路”怀有如此炽热深沉的情感,正是这一条条曾经的“通城路”,加强了偏远村乡各族民众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一座座城市的密切联系,艰难促进着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乡村人不断地感受着城市文化城市文明,吮吸着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营养,使一片片偏远的乡村不再那么地偏远,也使一片片曾经蒙昧的土地不再蒙昧……曾经的“通城路”。是岁月留在历史大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笔!
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这一条条“通城路”和我翻越飞凤山前往祥雲县城的那条“通城路”一样,无一例外都早被废弃了。可以肯定,如今的年轻人,没有几个会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条条留下无数人足迹的“通城路”,理所当然地也不会在这一条条“通城路”上添增上一个足印,包括我。我20岁时在飞凤山“通城路”上走了最后一次,就没有再走过这条路——28年前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祥雲县城至刘厂下庄一带开通了客运路线,每天两趟客车来往在祥雲县城与刘厂、下庄两乡镇之间,方便着无数进城回村的人;进入新世纪,在这条线路上,专营客运的中巴车、面包车,更是数量达近百辆之多,穿梭往来。而已经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道路的人们,也不再愁掏不出往返县城的那点点车费。要上县城了,要上州城了,要上省城里,走到公路边,招招手,就有客车亲切地停在你面前,以最快的速度,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雲南驿下坝里的刘厂人是这样,世世代代走过“清涧美——下关”这条“通城路”的米甸人何尝又不是这样。
如今,偏居祥雲北境的米甸,也早开通了客运路线,修通了柏油路,每天几十辆大小客车来来往往。从米甸街到县城,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县城客运站,加上换车时间,四五十分钟,就到了下关;三个来小时,就到了昆明。曾经远离城的乡下人,如今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住在这一个个城市的近郊,想进城,就飞快地到了城里;想回家,就飞快地到了家中。
那曾经翻山越岭的一条条人来人往的“通城路”,人迹罕至,早被蓬勃生长着的林木和野草占领与掩盖,偶尔剩下的一段段,蛇游兔走,鸟粪成堆。唯有道路中间那一个个被一代代人用脚磨亮了的石头,才依稀记证着那一段段生命岁月里的艰辛和那一段段生命岁月里人们所体现出来的乐观、坚韧、顽强、锲而不舍……
编辑手记:
生产队,曾经是农村集体生活的代名词。那是个轰轰烈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人们或激进、或保守的记忆里,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历史不会重演,李超先生让我们再次走近它。采撷一束岁月的花朵,回味那段或辛酸、或忧戚、或欢乐的历史。或许我们会从中得到一些时代的教益。
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行走,往往是个奢求。路是人在大地留下的痕迹。伴随着成长的岁月我们走过很多乡路,人在逐渐地长大,路也时常变着模样。从一个起点到达另一个终点,这条通往目的地的路刹那终止。选择了什么样的路,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胡子龙先生向我们展示的通城路象缠绵的常青藤一样,那些肩挑背驮的故事凝成一页历史,蝉声拉不直的记忆,还有那些化解不开的醇朴乡情,或隐或现,或浮或沉,宛如一段经年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