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依族民歌
2013-04-29韦廷英
韦廷英
摘要:中国是民族音乐品种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民族音乐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也成为了一个音乐界内外热切关注的重要课题。高原民歌——布依族民间歌曲便是其中之一。文章通过介绍布依族概况对布依族民歌进行分类:从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旋律色彩、节奏节拍、演唱形式等方面分析布依族民歌。
关键词:布依族;民歌特点
一、布依族概况
族源。布依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现在贵州的南部、西部和中部等地区,他们与古代的“百越”族群同源。史书上对他们的族称有多称谓。其中有他称和自称,他称叫“布越”、“布夷”、“布依”。布依族人自称为“老户”,即土著民族,把汉人称为“客家”。一九五三年,贵州省民委根据布依族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召集各地布依族代表共同协商,报请国务院批准,统一定名为布依族。
布依族节日起源于古代水稻耕作的农耕祭祀。祭土地神以利于谷种发芽,祭山神以消除各种灾害,祭龙神以求风调雨顺,祭祖先以求人畜兴旺。这些祭祀活动后来逐渐被统一固定下来形成了节日,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半”、“八月十五”等。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半”三个节日最为隆重,一般要过上三天以上。
礼仪道德和禁忌。布依族的禁忌,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允许做的事情。这方面归纳起来有:“播种禁忌”、“生活禁忌”、“婚姻禁忌”、“节日禁忌”、“妇女禁忌”、“丧葬禁忌”六种。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礼仪道德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
布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好客的比较优秀的民族,他把言行举止文明,有礼貌的人视为世人学习的楷模。历史上有不少姓氏还把文明礼貌、道德规范列入“族谱”之中,以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比如在族中必须按辈份称呼,同辈之间和晚辈对长辈比较忌讳直呼乳名,即小名,不相识的人按年龄称兄道弟或论老称呼,忌使用“喂”、“你”等词呼唤他人。与人同行,须长者走前,儿童走中,年轻人最后。后生、晚辈在老人、长辈或客人面前,不能盘翘腿脚、吐痰,不能随意喧哗嘻闹等。
布依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点的文化种类有布依戏、八音座唱、高台舞狮三种,布依戏 2006 年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到节日期间,各布依族村寨都会自发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有演布依戏、玩狮子、山歌对唱、板凳舞、转场舞、八音座唱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此来增添节日气氛,丰富布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交流,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
二、布依族民歌
布依族在生产劳动,民俗活动,以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歌。总是以歌明理、以歌抒情,他们的生活已经诗歌化、艺术化了。民间诗歌是布依族的韵文作品,种类较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古歌:反映的生活场面要比其他民歌广阔,这类歌构思精巧,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反映了布依族人民与大自然和统治阶级的斗争并塑造了本民族历史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古歌实际也是史诗,它的想象力很丰富,中心情节和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
叙事歌:除反映布依族先民与自然和阶级斗争的英雄人物之外,也反映了一些悲欢离合、善恶报应的故事。对存心不良、忘恩负义、喜新厌旧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爱情忠贞、遭遇坎坷的人寄予深切的同情。
酒歌:是在酒席上敬酒时彼此对唱的歌,有的地区称为酒礼歌。在喜庆的时候,主人为了欢迎客人,共同边唱边饮,举杯向客人劝酒。歌的内容多是互相祝颂,也唱到酿酒的起源,制酒的过程及饮酒的礼俗等等。
盘歌:是以歌唱形式盘问对方一些事物的歌。青年男女社交初识时,便唱盘歌问对方的姓名。所住村寨和是否有恋人等,借以互相了解。中、老年人在喜庆的场合中,唱述古人古事的时候,便用盘歌的形式互相回答。歌手们在对答时表现机灵应变的才能。问得不准确或答得不对题时,就要引起观众的议论和欢笑。盘歌所问的范围很宽广,诸如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变化:山川草木的起源;动植物的种类及特性与作用;庄稼生长过程及植物的季节等等,从内容上看,类似科学答辩,但它却是艺人们用夸张的手法虚构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内容来表达人们智慧的一种手段。另外,唱歌猜谜语,也属于盘歌的一种形式。
例如:哪样吃草不吃根? 镰刀吃草不吃根。
哪样睡起不翻身? 石头睡起不翻身。
哪样肚內有牙齿? 磨子肚内有牙齿。
哪样肚内有眼睛? 灯笼肚内有眼睛。
情歌:情歌是青年男女抒发情感和倾吐爱慕之心的一种形式。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用词生动,比喻巧妙。情歌包括初恋、热恋、结婚和反抗包办婚姻等。在青年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日子里,为寻求未来的幸福,通过情歌来传递彼此的深情厚意。情歌不光是写爱情,还有友情和亲情。比如布依民歌《穿上啊妈的绣花衣》。
以上是用当地土语的音调用汉语记录下来的,歌词大意:鸟儿的美丽是依靠它五彩的羽毛,人的漂亮是依靠多彩的衣衫。我们的布依阿妈手拿针线,在我们的土布衣服上绣出天上的日月,绣出龙飞凤舞,绣出鸟儿盘旋,绣出鱼儿水里游,绣出蝴蝶舞翩翩。穿上阿妈的绣花衣,我们亮丽无比。
十二部对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想象非常丰富,唱词扣人心弦,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长歌。歌手们还把情歌编成系统的节目,在结婚和立新房时,主人专门请他们来对唱。对唱的双方一般都是两男两女,他们按照礼节和顺序来比赛胜负,称为十二部对歌。这十二部对歌的内容是把平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封建社会包办婚姻进行控诉。
还有一种“散花式的情歌,是在劳动中或更深夜静时独唱的。这是青年人还为成家或失恋时,因触景生情而抒发压抑心情的歌,旁人听了会产生同情和感慨。这种歌的内容广泛,包含有诉说婚姻不自由之苦和控诉包办婚姻不合理的内容,既有讽,也有颂。
布依族民歌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歌曲。如布依大调、小调、多声部只体、织体的大歌、小歌、明歌调、土歌调、杨柳调、阳雀调、老人腔、礼毕歌、四平腔等等。
布依族民歌除古歌外;通常是以七字为一句,八句为一首;前四句是歌的主题,后四句是歌的比兴和补充,这样的歌别人称为双头歌。这是与其他民歌的不同区别。布依族民歌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丰富的内容,深刻反映了布依族的环境、文化生活、社会地位、有对痛苦生活的叹息;有对幸福生活的歌颂;有对传统民歌的依恋;有对创新民歌的开拓。二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新社会的赞扬;对旧社会的痛恨,这是思想性的鲜明特点,情歌中体现思想性的特点也很突出。三是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优美的韵律和别具风味的民族音乐感,民歌音调柔和温顺、委婉动听、含义深邃、即兴发挥,歌词比喻贴切、逻辑性强、内容丰富广泛。
三、布依族民歌的分析
1.调式音列和曲式分析
布依族民歌大部分所有曲目都是民族五声调式。它的音列都大同小异。如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就是五声羽调试。布依族民歌的歌曲种类很多,但曲式结构很单一。它的歌词大都四句为一段,两段为一首。凡含两段歌词以上者,第二、第三、第四段歌词的曲调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一段歌词的旋律。整体结构就是分节歌或变唱分节歌。变唱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歌词语调所致。
2.旋律色彩和演唱形式
在布依族民歌中,旋律进行的主要方式大多是跳进,其次是同度和小三度的使用。旋律起伏较小,音域较窄。从而形成委婉温和的风格色彩。还有就是倚音在布依族民歌中的使用也很频繁,它是一种装饰润腔手法,一般使用前倚音手法的歌曲比较多。布依族民歌演唱形式大概可分为齐唱、独唱和对唱的形式。以齐唱为主要形式,演唱一般是男、女声分开唱,布依族民歌大都属于山歌,所以大多数歌手的声音都高亢嘹亮。布依族民歌常与汉族、苗族、水族民歌交流,相互影响,布依族民歌大都用汉语演唱。较偏远的地区用土语来演唱。
3.节拍
布依族民歌的节奏节拍形态比较自由,比较常见的歌曲都是用 3/4 拍或 4/4 拍来完成。少数歌曲由于歌词所写的内容或表达情感的需要会增减时值,改变节奏,但这不影响基本节奏的形态。
4.特色
布依族民歌大多歌曲都运用了衬词。这类的歌曲大多都生动活泼,别具一格。如崔文玉老师编配的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这首歌的衬词运用使歌曲热情、大方、活泼。给人在听觉上美的感受。布依族民歌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各地区民歌曲调不尽相同,同一地区的民歌,也因歌词内容、演唱场合和歌词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曲调,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
四、结语
关于民族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一位匈牙利作家巴托克说“一首农民歌曲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范,它足以同巴赫的赋格或莫扎特的奏鸣曲相媲美”。巴托克在这里充分肯定了民歌的价值。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人文研究价值。布依民歌运用了短小的结构,精练的音乐语言,生动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它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丰富性。
布依族是一个深情的山区民族,其音乐文化有着含蓄、幽深、意远的文明素养,蕴藏与音乐之内。布依族民歌有着其内在的价值特征和审美性。它的歌词朴实,旋律优美。在 1999 年 8 月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布依族学术研究会和贵阳市白云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出版的对布依族民歌发掘、收集、整理的《布依族民歌》中记录整理了白云区布依族民歌原始资料就有十五种曲调。由此可见布依族民歌如此的博大精深,还有更多的布依族民歌等着音乐爱好者去发掘,并带出深山,展现给世人,在往后的音乐舞台上不仅仅是《好花红》作为布依民歌流行前线了,而是有更多更好听的布依族音乐文化向世界性的多元化形态发展,真正变成不仅是布依族的,而且是世界各民族的精品文化,为当今世界的多元化文化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