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的“导学互助”教学模式
2013-04-29李爱芹
李爱芹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从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后,达到了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一、“导学互助”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所谓“导学互助”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互助”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1.导学案的编写。首先,提前一周编制。主备人先备,周二上午集体备两节课,全学年生物老师共同研讨、修改,然后由备课组长审核、定稿,主备人、审核人分别在导学案签名,最后由教学校长签字方可印刷。上课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进行复备。 其次,导学案的设计本着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标、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经过两年多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的导学案模式也在不断改变,现在我们使用的导学案模式已成定式,生物学科的导学案模式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当堂检测】【学习反思】五个部分。而且还要有页眉,页眉的内容是“嫩江一中×年级生物×册导学案,第多少个导学案,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学年度×学期”。除此之外,还要有备课时间、主备课人、审核人和课题名称。
2.操作流程。这个环节是最关键的环节,一节课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一环节。生物学科是当堂自学、当堂完成、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即上课前五分钟进行预习案的学习,学生只许自己看书,不许讨论,独立完成,最后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然后小组讨论探究案,达成一致后,分组给大家讲解;最后2分钟做当堂检测,当堂达标。具体如下:
(1)下发导学案。导学案要当堂发放,(因为生物不给配自习,提前一天发导学案)导学案发放后,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根据导学提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要求全部使用双色笔。蓝(黑)色笔,学生做导学案时使用;红色笔为课堂上其他同学展示后或老师点拨后学生补充完成、纠错时使用。这种方法便于老师进行教后反思,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2)重申目标,学情反馈。上课时教师要重申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参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目的有任务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快速阅读教材,根据学习目标把教材中的知识点用笔标出,以便于交流。
(3)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归纳出来并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依照导学案或教师的提示进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提出问题或者根据学生的发现情况提出问题,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这个环节是灵活机动的,应根据教学内容的深浅、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取舍。
(4)展示提升,精讲点拨。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在展示时老师应该注意三点:一是根据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或用实物投影)。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二是教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打分,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三是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与“不讲”的黄金分割点,以便及时进行点拨。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
(5)达标检测。学生依照“导学案”设计,进行巩固训练或达标检测或拓展提高,以达到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达标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教师或小组长现场批阅学生练习,收集反馈信息,当堂矫正补救。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小结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并对合作小组当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三、“导学互助”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小组的确定
打造高效课堂,要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习小组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学习小组设6-9人,按成绩好中差搭配,设组长一人,组长可以定期轮换,组内可以师徒结对。
2.重视小组活动任务的分配,对每个同学安排不同的任务,包括展示、点评的任务和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小组学习进程,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发挥小组团队作用。
3.重视组长作用的发挥。
四、“导学互助”教学模式的评价机制
评价方式以评比打分制为主,以小组竞争制为辅,这就要求各班主任先给学生分组,为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管理本小组的一切事务。确定每天的小组评价表,由任课教师在每节课给学生打分,其中包括回答问题分、作业完成分、纪律卫生分几项,一天一总结,一周一评比。对于优胜组要颁发奖状、给予笔本等学习用品的奖励,奖状的数量作为期末评比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的依据。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