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南凉沃土 飘来文化麦香
2013-04-29蓟荣孝
蓟荣孝
前 言
毛文斌先生,于2002年4月从海东行署副专员工作岗位退休返回故里后,致力于乐都文化事业的服务、拓展和引领工作。十年来,在瓜果飘香的南凉故地,依然浓郁地飘扬着文化的麦香,而这麦香在时间之中的播散和越来越多的为他人所识,都离不开这位老人辛勤汗水的浇灌与培育。
培根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一个人做了一件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事,或者是一件经人尝试过而被放弃的事,或者是别人也做过没有做的那么完善的事,那么他就应该获得更多的荣誉。近年来,鉴于毛文斌先生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也荣获了一个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曾被中央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社区先进个人”,被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受到青海省海东地委、行署和乐都县县委、县政府的各类奖项达十余次。在别人的眼里看来,毛文斌先生理所当然地获得了一系列接踵而至的荣誉,同时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交口称赞的良好口碑。然而毛文斌先生所做的一切的目的在于一个文化化育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在于求取无量的功德。他畅想着把河湟文明前、后之文化的历史,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牢固地拴接在一起,使乐都文化和河湟文化在新时代更加地发扬光大。这是一件无量功德的事体,而不辱这一历史使命的人,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凤山书院,在时间之中复苏
与其说是冥冥之中的情怀和力量,让乐都凤山书院在时代的怀抱里复苏,不若说是历史的责任有意无意地“天将大任于斯人”的必然之径。正是有了毛文斌先生那双往来奔波的脚板,那双敏锐洞察时代变迁的时候人们内心的渴望与需求眼睛的发现,那副智慧地思考的头颅对文化的敏感,他必然地历史地肩负起复兴乐都文化、河湟文化的大任。来自命运的东西并不脱离本性,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毛文斌先生用自己带病而坚韧的躯体扛起乐都文化的这面旗帜,用自己的智慧和灵魂的直觉担当起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用自己晚年的光和热温暖着文化的精神、乐都人的脊梁。他享受着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的快乐,用着这种快乐的事物带给人们的美好的情感和投入,让更多的人自觉不自觉地走进文化的殿堂,让更多的人取消不必要的行为,丢弃不必要的思想。就这样,乐都人有了一个零距离接近文化的机会和平台;就这样,乐都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用智慧正直地行动的人们,跟随在他的周遭,和他一道殚精竭虑地搭建地域文化品牌。
2006年,毛文斌先生经过将近一年的极力倡导和不懈努力,使曾沉睡了100多年的凤山书院又苏醒了。现在的凤山书院不再是一所学校,不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场所,而是一个开展地方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弘扬和传承工作的群众团体。它吸收了乐都已退休和在职的中老年文化精英,还聘请蒲文成、谢佐、马光星、李逢春等一批著名专家为理事会顾问。
青海河湟碑林,挺立执着的脊梁
对一切事物的记忆很快会在时间之中淹没。为了尽可能多、尽可能久远地让人们熟知乐都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毛文斌先生在筹建凤山书院的同时,四处奔走,为创建青海河湟碑林筹资募捐……
2005年8月,占地近70亩、坐落在乐都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的河湟碑林正式开工,于2008年底竣工。这项工程历时3年多,耗资192万元,制作碑刻360通,修建碑廊358米、碑林墙152米(按原设计规模,尚有140通碑刻正在刻制中),并修建了“南凉亭碑”、“鄯州亭碑”,极大地丰富了乐都文化的元素,增强了乐都文化的历史厚重感。他匠心独运,使得整个碑林中诗词、书法、雕刻艺术有机组合,各种书体及其不同风格流派的呈现,不但把河湟历史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事实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且把人们带进一个独特而奇美的艺术世界。
被人们称为“青海书坛之大观,河湟地区之胜景”的青海河湟碑林的建成,得到了省地县有关单位和社会贤达的大力支持,而毛文斌先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更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个中五味杂陈的情感却只有自己最为熟知,他从不让别人知道。
热切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
哲学家说,如果你能敏锐地观察,就能明智地调查和判断。
毛文斌先生骨子里就有浓郁的文化情结,驱使他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的行为,因为这符合他的本性。
凤山书院自2006年3月正式恢复成立,至今只有5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凤山书院组织成立了由省级专家和理事会部分成员组成的《河湟民族文化丛书》和《乐都历史文化丛书》的编委会和编写班子。毛文斌先生被推选为编委会主任和主编,在他的具体组织下,紧锣密鼓地进入这两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其中《河湟民族文化丛书》(已出版发行)包括《河湟史话》、《河湟人物录》、《佛道文化》、《河湟诗词选注》、《河湟古建筑艺术》等12本书;《乐都历史文化丛书》(已进入出版社审稿阶段)包括《乐都史话》、《柳湾彩陶文化》、《乐都名勝古迹》、《乐都诗词选注》、《乐都民俗文化》(上、下卷)、《乐都社火集锦》等12本书,预计在国庆节期间出版发行。泱泱数百万计的文字,蔚为等身的巨制鸿篇,无不见证毛文斌先生匆匆奔走的身影、频频添置在鬓间的根根白发。
选择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正是在这位老人炽热精神的感召和催化下,一大批胸怀凌云壮志的志士仁人顿时豪情万丈,忘我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枕戈待旦,废寝忘食地行进在字里行间……显然,这两套丛书的编撰工作是一项浩大繁复的宏伟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又没有报酬的情况下,每一个编写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编写任务,四处奔走,广泛查阅资料,认真了解和调查有关情况,深思熟虑、潜心研究后写出了初稿。毛文斌先生开始在乐都和西宁之间往来奔走,走访省上的专家、学者,悉心听取他们中肯的意见、建议;然后就此召开多次研讨会,对每一本书籍进行反复修改提出要求。五易其稿,方才慎重定稿付梓印刷。最后编写完成了体例合理、资料翔实、观点比较新颖、语言通畅、精炼的两套丛书。其间,无不透露出这位老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不体现为历史负责、为社会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书稿的定位、编选、审查、付梓出版的每一个环节,时时刻刻渗透着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毛文斌先生的滴滴汗水,点点心血。
为保证这两套丛书能够顺利出版,毛文斌先生从编撰工作启动之始,就找省、地、县有关领导反复申说理由,诚恳要求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最终领导们一个个都被他钟情于挖掘、研究地方文化的言行折服了,被他诚挚而深厚的河湟文化情结感动了,为出版这两套丛书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海东地委、行署领导及乐都县委、县政府领导均给予大力支持,分别解决了《河湟民族民间文化丛书》和《乐都历史文化丛书》的绝大部分出版经费,使之顺利刊行问世。
这两套丛书的编撰出版,是青海文化史上的一件喜事,乐都文化史上的一件前无古人的盛事,更是一件功在当代而泽被后世、惠及子孙的好事。它们的出版,必将对弘扬和传承河湟民族民间文化、乐都历史文化,宣传大美青海、魅力乐都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将激发当地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的豪情和建设家乡的壮志,从而把大美青海建设得更加美丽,把美丽的乐都建设得更加富有文化魅力。
目前,毛文斌先生领导的团队还出版发行了李逢春先生编著的《李宜晴诗词选注》。此时,他的团队仍在积极编纂《青海酒文化》、《河湟花儿赏析》等力作,从而让我们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在采访中,毛文斌先生清晰明了的谈吐中,淡淡地露出一丝轻易不可觉察的喜悦心境。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他的骨子里,他人格、人性之中仓储的文化符号业已化作了生命的音符,和他奔流不歇的生命一道一路欢歌。这难道不是一个智者执着的文化基因根深蒂固的表达吗?而他对于文化和文化人的情感不就源自于乐都——这片沃土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之风的捶打、多彩文明的陶冶和洗礼吗?
没有人阻止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
古罗马皇帝、哲学家奥勒留动情地说:“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于每一个人,这是为了宇宙的利益的:这可能就足够了。但你要进一步把这视为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有用的东西也就对其他人是有用的了。”似乎这些言语在某一个时间,穿越时空抵达了毛文斌先生总在不停思考着的头颅里,他也就这么自觉不自觉地顺从自己的本性生活。
毛文斌先生在自己总的安排里做着依次发生的事情,他欣然接受着这些安排,但并不满足。他深深地知悉文化对民族和地域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他深刻理解到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他就在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方面积极探索,他在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开发、利用和传承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于是,他大力倡导开展全民文化活动协调发展。
2003年,毛文斌先生多方募集20多万元,成立乐都文化艺术团,由金秋萨克斯乐队、桑榆民乐队和青年歌舞队等组成。在他的指导和积极参与下,还陆续成立了乐都县书法、美术、摄影、文学协会,老教师合唱团等18个活动团体。他马不停蹄、往来不绝地奔走其间,乐不知疲。他舍得这样做,也乐于这样做,他就这样热切地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过一种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确实是很少的,而钟情于文化,艺术地生活,对于一位年届七旬的老者来说奋不顾身、全心全意地投入已经足够了。
毛文斌先生是幸福的,所以他的嘴角时常挂着微笑。一个仁者的笑容激活所有的人对有生之年能够做些什么而生满无尽的思考和向往。因为,无人厌倦收到有用于心灵的东西。就是他,用自己身体力行的付出,揭示了幸福的内涵: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于是,他不知倦怠地投入搜寻自己的幸福的征程里……
采访之中,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给笔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仅就2010年“送戏下乡活动”中,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的演出就达100多场(次),观众超过4万人。其中还不包括一些饱含文化内涵的音乐会、晚会、报告会、书画展、摄影展、文史讲座等。
此间,他无一不鞍前马后、精心策划、亲历亲为。因为,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让文化的营养滋养乐都这片热土上生活的民众的精神世界,怀想以文化艺术的生命力熏陶热爱生活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秉承河湟文明的文化精髓;他用民族文化和河湟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力引领时代的最强音,使每一个人在社会的潮动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生命境界、生命质量。
结 语
人,这一辈子,在生命的长途上总会留下一串属于自己的足迹:深邃的、肤浅的;正直的、扭曲的;黯淡的、闪光的。
“记住,操纵你的是隐蔽在内部的:这是信念的力量”。哲学家如是说。
按照人们司空见惯的逻辑普遍认为,毛文斌先生从副厅级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该安详闲散地度過晚年。他的家人是这么想,因为等待他给这个家庭给予时间的补偿;周围的同龄人也是这么想,因为周围退休了的人员,大多就是在这么一个惯常思维中游走的。然而,他是一个生性不服输、不甘迷失方向的人。再说,他从来就没有想着要让自己过一种“四平八稳”的退休生活。他时刻想着,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自己的灵魂保持它的形象: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于是,他走在坚守自己立场的征程上,用自己的言行捍卫他的事业和他认同的真理。真理的光芒往往会被弥漫的尘土所淹没,但是无法湮没内心深处不屈的信念。以信念的方式生活,这种力量来自于灵魂,来自于灵魂不断扩张的抱负。
文化的特质,尤其是河湟谷地文化的麦色的气质中分娩出来的饱含麦子气质的文化,给予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更加真实的生活。在毛文斌先生的生活之中,没有任何事情比了解何种生活方式更加能够使充满浓郁的麦香气息令人愉悦的了。
我们应该感谢这位长者一如既往的劳动,是他让我们无比欣慰地享受地域文化的雨露和阳光,成长我们补偿日渐衰弱的精神的食粮。
正如《圣经》所说:“我们立足于古道,随后环顾四周,找出直截了当而正确的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往前走。”而毛文斌先生就是这条古道上捷足先登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