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教育探析
2013-04-29罗桂云
罗桂云
摘 要:传统道德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度比较高,但在处理个人关系存在言行脱节、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趋向冷漠等问题。加强大学生道德认同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完善制度,努力提高大学生道德认同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77-02
2011年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及“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性冷暖和公民道德的大讨论。一段时间来,“道德无用论”、“道德代价论”的观点引起广泛争论,但残酷的现实却给人们上了深刻的一课,道德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道德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就很难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文明、高效、和谐的社会也难以形成。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与发展中国传统道德,培养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教育的意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切关系就包含着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是这些关系的调节器,如优良传统道德中的仁爱、诚信、谦敬、礼让是调节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是调节人与社会之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知耻、明智、勇毅、廉洁能提高精神境界,达到理想人格,调节个人自身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和谐。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对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风尚、建立社会和谐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传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其成因
在多年的从教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传统道德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但认同与践行却难以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个人关系言行脱节
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德中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插队、公交车上不让座、考试作弊等现象持否定态度。他们认同孔子“仁学”中所倡导的“孝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无信不立”以及个人注重礼节等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却难以“笃行”,无视社会公德现象常有发生。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不协调发展。
(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趋向冷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对3万名青年进行抽样调查,有高达96%的青年认为“见死不救”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但在看见过在公共场所歹徒持刀杀人的青年中,现场围观看热闹的占7.98%,装做没看见绕道走开的占34%,拼命跑走的占7.4%。这种情况表明,有半数青年缺少见义勇为的勇气和行为,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偏离的。“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笔者也曾在所教班级开展了相关讨论,其中还包括“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问题,发现学生普遍认同“见义勇为”、“责任意识”、“雷锋精神”,也被焦裕禄、丛飞、吴斌等人物精神所感动,但问起当自己遇到此类事件时“会不会伸出援手”,大概20%学生表示会,10%学生表示不会,70%学生保持了沉默。这些说明大学生对传统道德认同增强的同时,道德践行却滞后于他们的认知水平。
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原因。道德教育呈现为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的一个递进过程,应当从小抓起。对父母的孝敬,对他人的关爱都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结果。遗憾的是,在我国应试教育观念还未彻底改变的大背景下,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从小养成“索取”观念,形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道德因子”严重缺失。二学校教育的原因。一直以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各个阶段对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导致许多大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往往形成盲目从众的心理。如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大多数是看过一些媒体报道后作出的行为选择。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成为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之风在社会中蔓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道德践行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彭宇案”、“许云鹤案”到今天的“小悦悦事件”,这些不良影响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它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的信用危机。
三、大学生道德认同培养的途径
中国是文明古国,仁义道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道德根基。当前,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质疑”和“挑战”,甚至可能会走向道德滑坡的危险,这是社会必须重视的现实。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是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
(一)晓之以理,提高认识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功能及社会作用,通过道德价值澄清、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及其群体规范等教育方式达到理论上的认同,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感恩教育”、“廉洁征文”等活动方式加深认识,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关爱、领悟崇高、体验诚信、感恩他人,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从而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2.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表现为“仁礼一体”,以“礼”的规范修身养性,达到“仁”的境界;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表现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万物的传统。这些对提升大学生个人品质与情操,加强规则意识、生态意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团结互助的公德心等,提供了文化支持与价值导向。
3.注意修养方法。教育学生应该做到“学思并重”、要善于思索,提高道德判断能力,不能盲目从众,人云亦云,并做到“省察克治”,就是在个人独处时也应该提高自觉,严格自律,不做不道德的事,坚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
(二)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道德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在进行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养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情感感染,以情育情。教师以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关心,给学生一些亲近感、信任感。同时教师应做好表率,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2.舆论强化,以知育情。教育学生对社会中的道德现象要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对践行良好道德的行为进行赞扬,对不良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和否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加大正面的舆论宣传,如“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好人好事,从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认同,在道德情感上与大学生产生共鸣。
(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
美国教育家理查德·哈什说过:“虽然行動不是地道的道德范畴,但若没有机会行动以及行动后的反思,道德发展很难发生。”任何道德品质的形成仅靠道德情感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行动的实践才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必须体现在行为的实施上,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1.把握课堂,组织训练。思政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及课外的实践活动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风;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帮助。
2.进入生活,点滴做起。“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提高道德认同,重视道德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优化公民素质,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道德行为的养成要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树立榜样,促成迁移。“师德”在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率先垂范的作用。学校要树立“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结合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给学生提供榜样行为,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积极的道德教育,同时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纠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最后促成迁移。
(四)完善制度,消除障碍
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和践行中产生矛盾,因为环境的负面影响会使人想道德而不敢道德,如南京的“彭宇案”和天津的“许云鹤”案因做好事被讹,甚至有些人因见义勇为而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还常常得不到社会的补偿,以至英雄流血之后还要流泪。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可见,公民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需要靠个人内心的信念、良心,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来维系,道德的存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的认同,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优化社会环境外,还要加强道德立法、完善有关社会政策,建立公民道德的外围支撑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Z].中发[2004]8号.
[2]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4]钱崇贤.青少年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偏离和矫治[EB/OL].[2005-11-16].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