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问题
2013-04-29闭伟宁刘蕃刘惠婷
闭伟宁 刘蕃 刘惠婷
【摘 要】阐述专业认同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指出专业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人们认同度的高低虽然受个体因素的影响,但更取决于其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当前,要解决我国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就必须“优先治本,兼顾治标”,同时还要各有侧重。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专业认同 本
科生 认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05-03
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猛,到2013年已有254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然而,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但培养质量却不太令人满意。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由此产生的不良效应也很多,因而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本科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而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所以本文拟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专业认同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专业认同的含义和作用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比较而言,社会学虽然也把认同看成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的过程,但它明确把认同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或个人认同)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后者则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它还认为,无论是社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社会学既强调认同的个体性,又重视认同的社会性,因而所表达的意思更为全面和准确。
依照社会学关于认同的上述定义,专业认同是指社会(社区、组织、群体等)和个人对某一专业的整体认可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主要包括对该专业的专业伦理、知识体系、技能结构、相应职业及其正向社会功能的认可或肯定态度。可见,专业认同也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而且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本文个别地方在社会层次上使用“专业认同”的概念,但多数是在个体层次上使用,意指“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形成的对某专业的整体性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该专业的积极情感”。
那么,专业认同有什么作用呢?从宏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是某一个专业的合法性基础。专业认同度越高,意味着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专业发育就越成熟,制度性障碍就越小,否则情形也完全相反。从微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一个学生对某个专业的认同度越高,表明他对该学科的兴趣越浓厚,采取持续的学习行动的可能性越大,目的性也越强。因此有学者指出,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而意义则是“个体为其行动的目的所做的象征性确认”。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认同的重要性使国内一些学者纷纷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相对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认同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引起社会工作教育研究者的深切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结果、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如何提高专业认同等三个方面进行,如陈清丹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等对武汉地区八所高校的调查、张冰对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调查等,结果都发现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但他们在探讨原因时角度各异,有的侧重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角度展开解释,有的主要从个人兴趣的角度进行解释,也有的侧重分析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这些研究成果虽然都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但系统性和概括性明显有所欠缺。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相当复杂。如前所述,专业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因此,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不同认识主体(包括社区、组织、群体和个人)对该专业的基本评判及其相互作用的状况。这种评判的内容至少涉及专业的功能和价值、理论和方法、教育体系、相应职业体系等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也就是说,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发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而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那么,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有关情况究竟怎么样呢?
第一,考察社会工作功能和价值的实现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具有恢复、协调和稳定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它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强调要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与平等当做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群体和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因而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但是,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尽管政府、学界和一些非营利组织都在努力倡导和推行社会工作,然而普通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并不太熟悉,对它的伦理基础、理论体系和实务方法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踊跃支持和广泛参与的情形。也就是说,社会基础薄弱是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价值尚未在我国得以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考察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度。一个专业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就必须具备一套比较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我国,尽管社会工作涉及的一些基本内容古来有之,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社会事业,它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可是由于战乱频仍,国家积贫积弱,所以收效甚微。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工作才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曾经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才因其在缩减社会代价、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人士开始致力于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却未臻成熟,具体主要表现为借鉴西方的部分远多于本土化的内容、专业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错位、理论与实务脱节现象严重、专业内部分化不足等方面。
第三,考察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发展概况。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但国内这方面工作明显滞后。诚然,近十年来已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无论是在培养规模方面还是在培养的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办学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主要是由于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教学设施普遍简陋、图书资料和实习资源普遍短缺、师资队伍人数普遍较少、教学科研水平普遍不高、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等因素所致。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大部分都是从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调剂而来的,入校后专业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第四,考察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发育的状况。一直以来,“学以致用”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所谓“学以致用”,通俗说就是一个人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并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因此从事某一专业的专业人员能否学以致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上是否存在一个与该专业相应的职业体系,取决于该职业体系的发育程度。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确定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定期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为主体人才队伍之一、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逐步搭建了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于职业化进程刚刚开始,所以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一套专业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机制,但各个具体环节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整体运行效率也有待提高。此外,由于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诸如“官本位”思想仍相当普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待遇较低、升职空间较小、工作稳定性较差,民间非营利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等等,客观上使社会工作职业的声誉偏低。
综上可见,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固然与生源、个人兴趣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社会工作学科及相应职业体系发育程度不高所致。
三、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思路和方法
鉴于上述情形,在如何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上,笔者认为现阶段不仅应该坚持采取“优先治本,兼顾治标”的方针,而且无论是“治本”还是“治标”,也都应该各有侧重。
所谓“优先治本”,就是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专业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认同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专业特质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专业权威、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等方面;职业特征则主要表现在职业功能、职业报酬、职业声望和职业分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只要具备成熟的理论体系、高度的专业权威、严格的专业伦理、丰富的专业文化、重要的职业功能、合理的职业报酬、较高的职业声望和完善的分工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就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然而,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虽然也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刚刚显现,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形成,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还在发育过程中,专业认同度较低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按照专业认同的形成机理,当前应该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打造专业特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至今还不太明显,所以首先要加强理论与实务研究,尽快形成一套既能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成熟而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人才,改善教学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尽量按照实务原则调整培养层次和结构;再次是通过科学研究制定较为合理专业规范,以便减少主观随意性,塑造专业权威;最后是在社会主义原则下进行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建设,坚决反对“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的错误倾向。
第二,逐步完善职业体系。任何一种职业体系都以规范、职位、角色和权威作为核心要素。我国已经初步确定了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公开、统一考试划分、确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等级并赋予了相应的权威,表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设置岗位、确定薪酬和福利待遇标准、拓展职位流动空间和渠道。对于这些问题,虽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办法不同,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人财物力高度集中于政府各有关部门,具体服务主要也由这些部门及其下层机构直接提供,政府向民间机构购买服务总体上还处于试点阶段。这种情形既给行政部门增加很大的负担,又很容易使人财物力调配和使用的合法性、正当性受到质疑。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该大力扶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进行比较客观的分类评估,然后按照需求量确定投入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由民间组织提供具体服务,政府主要扮演服务决策者、购买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第三,加强舆论引导,逐渐达成共识。虽然不同个体的专业认同主要源于自身的经验,但是往往还受到他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我国,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强烈,而现阶段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普遍缺乏深入了解,这就使个体的观念很容易被群体意识或社会舆论的左右。因此,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客观展示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是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兼顾治标”,是指采取多种方法直接对已经被录取到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科生虽然普遍缺乏“专业自觉”,但可塑性是相当强的。所以,除了要从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规性的引导,重点应该放在调整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上。由于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实务性的学科,所以课程体系原则上要减少理论课的分量,增加实务课的比例;教学方法原则上减少课堂讲授的比例,增加实习的分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交流分享,以便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兴趣,感悟社会工作的精神,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
总之,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但只要社会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努力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讨[J].教育前沿,2010(7)
[5]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以M校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2(6)
[8]魏永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9]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评述[J].学园,2008(2)
[10]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2)
[11]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2)
【作者简介】闭伟宁(1963- ),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 蕃(1989- ),男,重庆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刘惠婷(1989- ),女,湖南涟源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