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3-04-29梁星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梁星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今天,“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二、创设教学情境主要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的方法有:操作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

1.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更加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因为这是学生获得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第一手的材料,需要学生去洞悉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运用数学。另外,学生在经历数学探索和思维过程的同时,能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升华为科学的结论。例如,笔者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创设实验操作情境,给每小组学生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空心教具和一桶水,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教具有什么共同点,再让学生分组实验,看看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在此直观的基础上,让学生实亲自动手实验,这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的能力,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的严密性,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创设悬念疑问情境,调动学生思考兴趣

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只有有了疑问和惊奇,孩子们才可能做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尽力去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常常创设一些悬念情境、设计一些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并能有效地激趣、质疑,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和强烈的思考探索欲望。例如:笔者在教学《可能性》一课,设计故事情境,创设三个悬念疑问:(1)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位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创设这个悬念疑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出“当有几种结果,不能确定是哪一种结果时,可以用“可能”来描述其中的一种结果。”(2)可是这个昏庸的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从而引出“当确定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用“一定”来描述这种事情。”“当确定没有那一种结果时,用“不可能”来描述这种事情”(3)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奴隶。这个奴隶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奴隶选择“生”、“死”时,这个奴隶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再次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3.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无论是内容的呈现形式还是现实的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教学素材、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从教多年,我们可以鲜明地认识到:小学生学习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所以,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的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例如,教学《合理存款》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调查、收集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和国债的相关信息,运用储蓄存款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帮家人或亲朋好友选择最佳的储蓄存款方式。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4.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需要主动、和谐、富有朝气的课堂学习氛围,也需要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数学。如教学《找规律》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循环排列规律,笔者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发现简单的循环排列规律,安排了一个排队领礼物的游戏。活动中,请四个小朋友戴着分别写有“1”、“2”、“3”、“4”数字的头饰上来排队领礼物,首先戴1号头饰的小朋友站在排头,他领完礼物后,笔者让孩子们思考,如果还想再领第二次,应该站哪里?然后引导小朋友们得出结论:1号要站排尾,2、3、4号分别上前一位,当2号领完礼物后,也站到排尾,3、4、1分别上前一位,以次类推。这个领礼物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初步感知循环排列规律,让学生在欢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以外,还有通过设立疑点创设情景、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电脑模拟创设情景、图画再现创设情景等等,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要具备真实性、有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1.真实性: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2.有效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还应做到“到位不越位”,要能真正发挥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3.科学性:情境创设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数学信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

4.趣味性:“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趣,兴趣是人们探索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总之,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应当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地学习。教学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服务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以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在读中
多元情境建构多彩英语课堂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