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植玫瑰,静候花开

2013-04-29王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具体做法小升初

王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对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全面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且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旨在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小升初;衔接工作;具体做法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的衔接是我们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市教育局提出的“引桥工程”这一课题对小升初的衔接有着深远的、切合实际的研究价值。在市、区教科所的指导下,学校也尝试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下面,笔者就谈谈具体做法和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根据需要,做好心理疏导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属儿童时期,初中属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初中课程门类增多了,而且每一学科的内容也接近科学的体系,因而逻辑性也越来越强;从学习方法态度上来看,初中生比小学生更需要有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从师生关系来看,小学师生朝夕相处,关系非常亲密,班主任基本上是“保姆型”。而在中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担课班级多,无暇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也无法深入细致,面面俱到,使初入中学的学生感到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心理上落差较大。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小学生是抱着走,中学生是领着走”。因此,这就要求六年级班主任利用班会向学生介绍升入初中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心理、学识等,邀请中学教师来给六年级的学生上心理辅导课,和孩子们在一起交流谈心,作进入中学前的引导,鼓励孩子们进一步增强对初中学习生活的了解,还鼓励孩子们多到中学走一走、看一看、多问问身边升入初中的学生,为孩子们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做好铺垫。

二、厚积薄发,探索衔接教育的途径

1.德育衔接:重在品德培养

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主要通过五个途径展开:一是抓晨会和队会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礼仪、安全、纪律、卫生教育,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苗头或偶发事项出现,教师及时加以教育。每周做到检查评比总结,重在表扬引导。二是抓好品德与生活课或品德与社会课,师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互动,通过一个个蕴含深意的故事,一个个生动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教育。三是抓少先队活动,学生在每月一事、特色中队、各种竞赛等活动中进行道德品质的洗礼,让自己拥有的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四是师生谈心,通过循循善诱的心理教育,让学生丢弃不良习惯,走健康之路。五是家校结合,让庞大的家庭和社会力量与教师共同雕琢出无瑕的美玉来。

2.学科衔接:重在基础技能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渗透着学科间的衔接。就语文学科来说,以“古诗文”为突破口,做好语言积累的衔接。学校在开展“晨诵、午读、暮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参照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许多初中古诗文成为“晨诵、午读、暮省”的内容。

如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诵读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诵读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诵读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引导诵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

数学学科加强了计算能力的训练。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正确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借助学具教具、多媒体等进行形象的教学,突破学生空间思维的难点,建立形象思维的空间。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讨论题、开放题,努力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英语学科重视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在学科衔接工作中,我们把语文、数学、英语这几个学科的教学作为突破口,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衔接的实践,为学生能顺利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起到了铺垫和衔接的作用。

3.常规衔接:重在习惯养成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处在一个从幼稚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作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通过明确的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让他们能提前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以便今后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2)要养成学前制订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要求孩子安排好各科的写作业时间,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

(3)专心听讲,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习惯。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有意识的提一些有深度、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乐意去思考、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4)小学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做到尽量少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慢慢地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模式。

(5)增加学生的动笔机会,包括课内记笔记、课外阅读的积累,随笔短文等,以此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应注意独立完成作业和写一手好字养成训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做好礼仪习惯、卫生习惯等养成教育。

三、登高远望,为学生精心设计“离校课程”

我校将离校仪式课程化,通过开设特色离校课程,让学生在感动中体味真情、受到教育、满怀豪情地走向新的学习生活。我校的离校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毕业主题班会,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开展了“成功衔接,漂亮起步——毕业生心理温馨课堂”的主题班会。第二个环节是“与家长共话衔接”毕业生家长咨询会。第三个环节是以“明天会更好”为主题的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倾情邀请了352名毕业生的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这难忘的时刻。离校课程,让毕业生真正体味到了母校的温暖与深情,感悟到了同学、师生的深厚情谊、亲人之间的浓浓亲情,这是一堂让心灵真诚碰撞的课;这节课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这是一堂让我们的感动延续至今的课;这是一门需要开设,并持续开设的课程;它为学生顺利做好中小衔接过渡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学初中的交接不应只限于名单、成绩的交接,而应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长、个性发展情况等也列入交接内容,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切实实现中小顺利衔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教学内容的衔接。各科教师要通读(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熟悉初中起始年级教材内容,并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要在自己的教学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

2.教学方法的衔接。组织高年级教师走入中学听课,了解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邀请中学教师到我校为高年级学生讲课。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教学中去。

3.学生评价的衔接。加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多一些鼓励、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持续不断的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讨,不断探索中小衔接的方法和途径。切实“扶一把”、“送一程”,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尽早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最后,笔者想说:“教育是琢石为玉的工作,慢工出细活,急躁要不得,只有用心雕琢玉才会温润光滑;教育是养花育苗的工作,懒惰要不得,只有辛勤浇灌,花才会鲜艳夺目。笔者衷心地希望在中小学之间架起一座七彩的桥,让站在桥上的孩子们用双手拉着我们,让我们帮助孩子走好这人生的关键一步,手植玫瑰、静候花开吧!

猜你喜欢

具体做法小升初
小升初转型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试题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在士官教学中的意义学习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的几个具体做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记忆浅谈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小升初数学习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