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益
2013-04-29刘莹莹
刘莹莹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阅读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益。
关键词:阅读;朗读;高效课堂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是文质兼美的记叙文,文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课文的语言文字优势,指导学生读通、读熟、读懂课文,使学生在读中学习知识,在读中形成能力,在读中激发感情。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以“读”为主,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讲究读书的方法
“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高于朗读;从学习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
这里笔者还是要强调一下朗读。朗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二是流畅地朗读。要求读得流畅,不梗塞,不把句子读破了,读出应有的轻重快慢高低。三是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这就要求朗读者入情入境,进入角色。
二、体现范读的作用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低、中年级,教师的范渎在朗读方面给学生做了榜样,让学生直接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比如: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学生在感情上被邱少云的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所打动,可就是读不好课文,语调很平,听不出他们被邱少云的精神深深打动。笔者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指导,而是进行了两遍范读,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再让学生朗读,效果就不一样了。
再如:在教《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笔者就声情并茂地范读,读出了波兰19世纪农村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读出了在封建地主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特别是结尾:“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这时许多学生都哭了,似乎可怜的小音乐家扬科就在他们面前。笔者趁势引导,学生都默默地、认真地读起了课文。
教学中,教师与其经常对学生说“用欢快的语气读”“用愤慨的语气读”“用同情的语气读”……不如教师适时地范读,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作用。
三、读与品相铺相成
以“读”为主,还要辅之以“品”。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两者如何操作,如何相互渗透呢?下面笔者以执教的《林海》为例说明之。
1.初读全文,感悟景美
老舍先生用“海”来比喻大兴安岭的“林”,赋予森林以朝气,以动感,给读者一个充分遐想的空间。因此,初读时笔者从题目入手,扣住“海”字设疑,给学生必要的点拨和提示:(1)为什么以“林海”为题?(2)为什么用“海”来比喻“林”?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加深了对林海的印象,感悟其壮丽的风光。
2.精读重点,领悟情深
《林海》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尤其是第2~6自然段,按“岭—林—花”的顺序介绍景物,句句是景,步步有情。学生找出写“岭、林、花”的具体段落后,教师出示思考题:作者是怎样抓住岭、林、花的特点,表达亲切舒服的感受的?然后,教师让学生精读写“岭”的段落,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交流:(1)“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在去掉文中“点儿”字的比较朗读中,体会这里的岭是温柔的。(2)“多少条岭啊……也看不厌。”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爱得多么深,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然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描写“林”和“花”的段落,指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优美情景,读后描绘形象画面,从而真切领悟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3.品悟语言,指导美读
《林海》一文的语言运用之妙,堪与诗歌媲美。如:“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那种险句。”“多少种绿颜色呀……难以形容。”这两个例句中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长句短语相间安排,平声仄声交错使用,使短句节奏明快,长句语流舒缓,加上助词“的”为后缀,诵之慢如潺潺小溪,快似湍湍急流,十分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岭”和“林”的特点。教学中,笔者采用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诵等形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读出来。
总之,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可以避免课堂的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文豪.新课程下阅读教学更要坚持“以读为本”[J].小学教学参考,2005,(09).
[2]叶刚.“读”占鳌头“声”动课堂——解析名师的朗读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