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老铺闻香记
2013-04-29张宗敏张楠
张宗敏 张楠
听三味弦一曲轻弹,看艺妓舞袖翩翩,千年京都,依然是川端康成笔下那个柔软平和、古旧斑斓的模样。公元754年,鉴真大师东渡,“香文化”随其载入日本。自此,尚雅的日本半岛便缭绕在香气中,千年不绝。行走京都,寻一家老铺,走完一次香之旅,让自己与古都的邂逅,缭绕千年的历史余香……
京都老铺寻香痕
初夏,京都御所附近的小巷深处,暗香浮动。一路寻着香的痕迹,来到了有300年历史的山田松香木店。毫不起眼的老铺面,若非特别记了地址,恐怕很难留意到。
踏着青石板走进香铺,除了那份馥郁芬芳,最彰显老铺身份的,是店中一排中药柜子。满壁木质格子上标记的不是香料名而是不同的药材,不禁令人好奇。创业于江户年间的山田松香木店,最初是以经营药材起家,先辈们在处理药材时发现了蕴藏其中的独特香味,便转向了香道生意。
店内柜前品香案旁是一尊沉满香灰的陶缸,想来是常有客人在此品香,买卖香木。走至香案,拿起一件香制品,内包中放有一张抄录着黄庭坚《香十德》的红纸,汉字为主,兼注日文。将中国的品香诗文放入产品中,一个细节就构筑起山田松的文化品格。
现任社长山田英夫是家族长男,从小就跟着长辈们修习香道,大学毕业后,接手了家族事业,成为老店的第七代掌门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气味感很重要,30年前继承家业起,我就戒烟了。”言谈中山田社长幽默感十足,当谈及香道时他顿时严肃起来。
山田社长讲到,名贵的香材与中国的中药相近,比如,白檀树就有杀菌的作用,而沉香则拥有镇静的效果。300年来,山田松的调香师、药剂师对各种香料配方、数据进行钻研,在世界各地严选天然香木的同时,将香料与中草药结合,几经岁月流转,研磨开发着独特的香制品。
走进后堂,工匠正在演示熏香的制作过程。制香无假借之物,匠师讲到,如制这款以沉香、檀香为主的香品,第一要取材得当,应取生香、熟香(一般将在土中埋得比较久的沉香称为“熟香”,在树体上直接取出的为“生香”)的沉香和印度老山檀为原材打磨成粉。与由丁香打成的细粉按比例混合,再将晒干后的玉兰碾碎混入香粉中。取纱布袋盛之,紧其口,置于衣柜或悬挂厅堂即可。
关于香材的品级分类,地区各异。就沉香而言,就有土沈、白木、水沈、蚁沈、活沈之别。其中的优劣之差,风格之别花头十足。山田松以字母评级,从最高的SS级,到最末的BB、BC级逐一排列。这样一来,未见香材,就能够区分香的优劣好坏。但是不禁起疑,香木店会不会以次充好呢?工匠们指了指头顶的牌匾,“要对得起300年的招牌啊。”
香席之上闻香魂
作家吉卜林曾勄:“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更能挑动细腻的心。”香道,正是在尺席之间,于无形无色中唤醒我们沉睡的嗅觉,找到一方平和的心灵世界。
轻移日式木门,进入香室。一股幽幽的沉香香气轻轻袭来。香席正中,铜香炉正静静释放着难以察觉的轻烟。香具托盘一字摆开,托盘上一手可握的闻香炉釉面温润如玉,还有同样材质的取火罐、香炭盒和香渣碟。七孔香插筒上则插着香匙、香夹、押灰扇、顶花、灰铲、香帚等各色各样的香道具。
从一个瓶子里取出长约八寸的香料,一般闻香的香木选取沉香。拿起特制的割香工具,在香料上割一片比指甲略大的木片,这门传统的手艺在日本称为“香割”。这道工序至关重要,顺向、逆向、横向,获得的纹理不同都会造成香气的差异。
将香料放进一具闻香炉内。此前炉内已经铺了用松针和宣纸煅成的灰,埋入一小块点燃的木炭,用押灰轻轻押出放射状花纹的“小山”,挟了银叶香盘轻轻敷在香灰上,放置割好的香料。隔着银叶,香炭加热时就不会焦灼香料,香料也不会接触炉中的香灰,散发的香氛更为纯净自然。完成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调养心气,沉稳专注,少一点耐性都不行。
闻香炉的传递充满了一种古意盎然的仪式感。主人用左手传至主客的右手,客人右手轻轻端起香炉,置于左手上,左手大拇指搭在香炉底部边线,将香炉花纹旋转至外侧。右手做半月状轻覆于香炉口,让香气集中,缓缓吸入,然后将头转向右侧,慢慢吐气。如此,重复三次。接着,将香炉从左手传至下一位客人的右手,依次轮流鉴赏。香道堪比佛家的禅定修行,短短几分钟,香气微醺,从指尖到呼吸再到思绪,凌乱归于平静。
香气,本是很难用文字形容的。山田松为每一种香都取了名字,“凤城”、“缥风”、“紫云”、“华月”……经过一番闻香体验后,我们发现即使只有两个字,这富有诗意的名字却准确地描摹出香的精魂。
追本溯源感香逝
与插花、弈棋、品茶等生活艺术一样,日本的香道文化最早也源于中国。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香道文化不仅延续下来,并且愈加兴旺,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学问,与茶道、花道一起并称日本传统雅道。
在日本修习香道四年才算“初步毕业”,发给“初传”证书。如果要达到为人师表的“皆传”等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则要25~30年。即便香道门槛高之又高,却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民选择香道作为休闲放松,提升自己修为与涵养的方式。
但谈起当下日本制香产业,山田英夫社长却是忧心忡忡。现今人们忽视了香的内在品质,制香技术门槛大为降低,香品质量参差不齐,徒有香形而败坏香名。好在日本各界人士也注意到市场经济冲击下制香产业的畸形发展。于是,各家香店老铺纷纷寻求自身改良突破,日本地方政府,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高等院校也设立了专门的香道研究会,探求未来香道的发展沿革。
台湾刘良佑教授曾讲:“香是有生命的,他在燃烧的过程中不停地与你对话,你用心与他沟通他就会报答你。”显然,如今在中国大陆,人与香的这场心灵对话几近绝声。“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闺阁里心字沉香已经燃尽,闺阁外的这炉香也渐渐灰散烟灭了。香席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艺术形式一样,在中国大陆日渐式微。对传统的尊重、守护、延续,这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如何续接起香道这项精美的文化遗产,不得不引发我们思虑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