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方法研究

2013-04-29梁艳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治理方法盈余管理会计准则

梁艳

摘 要 企业管理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会利用其处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利地位,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有动因和方法,进而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治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将其视为不正当的利润操纵行为,例如,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认为:盈余管理是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也有学者将盈余管理视为正常的价值管理活动,例如,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行,遏制了上市公司很多惯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与此同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会计方法选择范围的扩大又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向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

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企业管理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便会利用其处于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有利地位,产生对企业会计信息(主要是盈余信息)进行管理的动机。

(一)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一般来说,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信息市场。企业要从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的资金,它就必须要学会利用会计信息的披露来树立其健康的财务形象。一般情况下,经营业绩越好的企业,通常也被认为是财务状况越健康的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生产上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其业绩很难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增长势头,甚至会出现大幅波动。因此,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如利润上升增强了投资者、债权人对企业的信心。适当的会计选择空间,有利于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盈余管理于企业业绩的改善是很明显的,而且相对于造假而言,成本也较低。西方企业经常采取游说和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等手段,影响准则的具体内容,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争取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二)减少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有债务合约的企业比没有债务合约的企业更可能采用可增大收益和资产的会计政策,把盈余管理作为减少违约风险的一种工具。因为企业和债权人签订借款契约时,为减少代理成本和风险,到期收回本息,在贷款时,债权人往往要求债务人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在借款偿还期限内,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订有一系列保护性合约条款,如不准发放超额股利,营运资金或股东权益不得低于特定水平,等等。而这类合约中有许多是以会计数据定义违约行为的,由于企业违约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当企业财务报告数字违反或将要违反规定的条约时,企业将促使管理当局对盈余不定数字进行管理,以便减少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

(三)规避企业所得税。

出于避税的考虑是盈余管理最明显的一个动机。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节约现金支出就等于增加了企业的营运资金,这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改善财务状况大有裨益。因此,为了降低应纳税额,减少现金支出,管理当局会采取适当的会计政策降低当期利润,达到减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特别在我国的税法体系尚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较多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更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二、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为企业会计政策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一)利用债务重组的非正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资本或重组后债务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不再计入资本公积,会助长一些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获得营业外收入,使企业亏损减少甚至扭亏为盈,这对ST企业业绩影响尤为显著。

(二)利用金融工具的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可见,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界定模糊,当企业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和债券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金融资产较多的企业,倾向于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不计入当期损益);另一方面,当企业利润下滑时,可以通过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处置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这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就被掩盖起来,形成了利润蓄水池,管理当局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决定是否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进行盈余管理。

(三)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缩减的负债确认为营业外收入,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上市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而且,愈是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公司”其调节利润的空间就愈大。

(四)利用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盈余管理。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辟出新径。《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公允价值,公司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利用此规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从关联企业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房地性资产,然后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利润。在以往,房地产只有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在新准则下,只需进行价值重估便可确认收益了,这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径。

三、公司盈余管理治理措施

盈余管理一般并不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因而在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下,盈余管理应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但是,相对成熟和发达的美国资本市场尚为弱势市场,而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程度很低。因而,盈佘管理在未被识别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对股东的决策产生实际影响。

(一)改革金融资产分类办法。

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界定模糊,出现了因划分为不同类别金融资产而造成会计数据差异明显的现象,为此,可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为一类,共用一个科目,并把公允价值变动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避免企业利用金融资产分类进行盈余管理。

(二)规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准则在债务重组、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企业合并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以及对公允价值缺乏必要的技术监督,使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很大的主观判断性和人为操纵性,出现了公允价值不“公允”的现象。为保障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聘请独立第三方———资产评估师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使评估师成为公允价值的发现者,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三)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准则应要求企业对非正常损益产生的原因、金额、时间以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详细披露。特别是对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一方面要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扣除债务重组收益后的利润总额;另一方面要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单独设置债务重组损益项目,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将其从净利润中扣除,以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便于投资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四)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对会计方法选择面宽、主观性判断大的规定,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准则应用的解释说明,同时要加大政府职能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五)加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够具体,尤其是对第三者(报表的使用者)应负有的法律责任基本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其审计报告中基本上不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做揭示,从而使报表使用者因使用失真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一方面需要规范审计业务,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法律观念,同时进行适当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物资供应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建刚,刘庆艳.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财贸研究,2009(01).

[2]刘永涛,翟进步,王玉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6 ).

猜你喜欢

治理方法盈余管理会计准则
营配贯通应用下配电变压器台区线损异常数据的治理方法探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措施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浅谈宁夏地区黄土的湿陷性危害及治理方法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