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规则
2013-04-29吴永宁
吴永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在“小组”这个小集体中,每个学生也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拟定一定的规则,把他们“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取得1+1>2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执教“导体与绝缘体”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检测周围的20样物体。一段时间后,组与组之间的实验进程差距很大。当有些组完成了任务后,还有一些组只检测了10样左右的物体。
学生停下来后,笔者适时进行了引导。先请动作快的组介绍经验。“我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组内四个人首先进行了分工,两位同学负责‘搜寻物体,一位同学负责检测,一位同学负责记录。”最先完成的一组学生非常自豪地介绍了他们成功的秘诀。接着,我又让动作慢的组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组做实验都是×××做的,记录也是她记录的,我们其他人都在一起看她做,所以就慢了”。借此机会,笔者适时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出现此种现象,与笔者对学生平时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过松有关。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的组建不合理,小组是前后的自然组,造成了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差异大;对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要求不明确;对实验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学生时间观念不强。
经过多次反思,笔者认为确实需要一定的规则,来引导小组更好地合作学习,初步拟定了“四定”规则:
1.定成员
定小组成员也就是把全班学生打乱,进行混合编组,让小组的组员各具特色,以便能够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让对工作认真负责、笔头快的学生负责记录相关的数据,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总结发言等。
2.定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做到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从而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3.定指导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自己立下规矩,那就是适时进行指导。当然,教师的指导角色应该发生改变,起着“巡视员”“顾问”“协调员”的作用。“顾问”意味着提供帮助与建议,“协调员”则意味着适当的介入和干预。
4.定时间
课堂的时间有限,定时间可以促进学生更快地进行研究。教师事先对实验的时间进行科学预测,然后定下一个大概的时间,这样,学生由于受时间的约束,动作也会相对加快。
小组合作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点缀,更不应该流于形式,而应作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倡导之一,扎扎实实落实在课堂中,让科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