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3-04-29石艳玲
石艳玲
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的质量好坏,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将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积极的探索活动当中。教师怎样设计课堂导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情趣是核心。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氛围,要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索创新的欲望。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热爱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有和蔼的面容,课后辅导要有极大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以“情趣”作为课堂气氛的激发点。
一、好奇心,让创新走近每一个学生
“科学开始于好奇”,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做一个艺术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书匠,让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每个人一年要过一个生日吧,可是今年,我遇见了一件事,小明的妈妈和爸爸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只不过妈妈比爸爸小了一天。可是小明的爸爸已经过了33个生日,而他的妈妈只过了八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想不想弄明白?学生顿时来了兴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二、以生活“原型”导入新课,提供创造的能量
数学来自于生活,以生活原型导入新课,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我们利用生活中购物情节“付整找零”的生活“原型”进行导入新课:小慧有一张10元钱,买文具盒用了3元5角,那么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慧多少元钱?随之我们出示了5元、2元、1元、5角、2角、1角的人民币若干张,问谁愿意当售货员给小慧找零钱?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上台表演。其中,有的学生反应很快,先给小慧一张5元的,又给小慧一张1元和一张5角的,这种做法最简单。在有的学生表演意犹未尽时,我们指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这样的情境导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能源和动力。
课堂导入固然重要,有了好的开头,还需要有“更上一层楼”的课堂学习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改以往的“先扶后放”为“先放后扶”,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这样做的前提和关键是相信学生,爱护学生,将课堂思维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收放自如,注意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深刻地认识、领会。如我在教学“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时,让学生看我事先准备的小黑板上的算式“20+30= 70-50= 20+60= 50-40= ”,通过摆小木棒看谁能找到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在自由的探讨中,学生的灵性得到施展,学生的思维极大地活跃了。学生正在争先恐后地寻找着答案,这时候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真正做到了方法多样,灵活多变。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地提问谁能说说:整十加减法的一般做法是什么?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将会回归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对书本提出质疑,迎接挑战,丰富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掌握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四、先学后问,积极主动,做学习的小主人
“先学”是教师放的过程,在学习开始,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后问”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我们在教学“提出问题填条件”的应用题时,出示“一年级有21个学生,二年级有22个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写出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答案。
一年级的学生比二年级的学生少多少?
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的学生多几个?
一、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教师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最后小结,肯定他们的做法,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才能走出课本的小框框,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接下來我想应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训练了。
要让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必须以知识技能的训练为载体。现代教学的结果,绝不应该出现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我们的数学任课教师应该采用变式练习,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训练,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
五、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
教学中教师除了应该加强基本训练外,还应该多进行一些开放式的训练,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得出“奇思妙想”,大胆探索,进行发散思维。
如我们在教学六年制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基础训练中有这样一道题:动手摆一摆,移动三根火柴棒,使燕子的头转变方向。
在一般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生一时摆不出来,我启发学生:小燕子转变方向时可能上下移动了点,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不一会儿就摆出了答案。接下来,我又鼓励学生说:“如果你们移动两根火柴,使小燕子的方向改变,该如何摆?”学生纷纷动手操作,很快便有了不同的正确答案。
总之,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的实践性学科,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创新性地应用课本知识,回归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