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2013-04-29王利华满春刘令华

广西教育·C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高职

王利华 满春 刘令华

【摘 要】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等走访与跟踪调查,分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综合能力为导向,加强外向型人才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43-02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的学历型、学科型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转变。社会需要具有全面的管理知识、卓越的组织能力、敏捷的思维方式、高超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对这种人才需求的新结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需求,在高职教育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办出教育特色。广西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开展调查有利于培育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型人才。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社会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课题组对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的2006级、2007级、2008级和2009级等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进行了毕业生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的调研,安排各专人分别对毕业生展开覆盖式电话、网络询问等调查,试图通过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用人单位意见等调研,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一)历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走访与跟踪调查。课题研究组派专业教师前往广东等沿海地区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并了解广东地区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调研人员先后几次到广州、东莞、深圳三地进行专业定位及毕业生跟踪调研,走访了深圳市景光物流有限公司、东莞时尚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明扬广告公司、广州南方人才市场、东莞市创富人力资源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多数用人单位均要求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工作的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注重有晋升有事业抱负、管理潜能、思维敏捷的人员,在学校时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往往具备这些方面的素质,他们得到提拔的机会就比较多。在珠三角地区制造型企业较多,对品管员和仓管员的需求较大,如品管员要求掌握常用的品质管理技术、ISO 9001:2000质量体系和5S管理法;仓管员要求能独立开展及处理仓库日常工作,熟练操作OFFICE,有ERP系统操作经验优先。在与管理2005级、2006级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学生们对三年的学习的课程内容基本感觉满意,对教师的师德感觉很满意,对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觉得帮助不大,认为比较实用的课程有礼仪、人际沟通、管理心理学、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等,提出加强商务英语尤其是口语的交流能力,加强办公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经过调查了解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约90%在私营企业中从事管理基础业务工作,剩余10%的毕业生中包括幼儿教师、设计、保险、待业等。大部分毕业生对每个调查问题的回答结果基本一致。从调查的结果中,了解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口径有不一样的认识,同时对基础技能及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求较高,目前设置的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技能提高的要求。在就业服务工作环节中,现行就业指导工作不能给予学生有效帮助,主要体现在就业单位招聘管理岗位较少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较多的矛盾上,以及对招聘企业的经营业务、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情况不明,无法清晰解答毕业生择业的疑问。此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较广,让不少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迷茫无措,导致形成专业口径太宽,无法对口择业的认识。在回答“学生还需掌握哪些必要知识,注意哪方面能力的培养”的问题时,有部分学生提出应加强外语口语沟通能力,以及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调研。课题组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样进行了电话回访和部分走访。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认为该专业大多数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比较好,与人交流、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较满意,求知欲及学习意识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开拓创新能力方面较为一般。在调查的大部分就业单位认为,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承压能力差,对企业的忠实度不高,没有安心踏实地为企业效力,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当薪酬不满意,得不到所谓“公平”待遇时,往往选择离开企业。同时,被调查的就业单位也提出学校应多开设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训课程,课程内容应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回答“学生还需掌握哪些必要知识,注意哪方面能力的培养”的问题时,有部分就业单位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在面试及笔试中的简单问题都不能准确回答。另外,应加强外语方面的沟通能力,提高外语口语及商务文书写作的能力。

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根据调查表明,目前学生普遍反映,管理专业课程学习内容多而广,泛泛而谈,不专、不精,操作性不强,学过不久就忘,难以记牢。目前开设有实践课程的专业课不多,可以依托和使用的实验实训设备资源有限,大部分是专业教师自己制作和编写的,实训时间比较集中,多在整个学期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两周的综合实训。实训内容综合性强、用时短,学生感受不深,所以学过就忘。实践课的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运用它们的机会和能力,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重规范、轻实证。当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设置课程多以规范性知识为主,侧重于定性分析的内容,缺乏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而在市场经济中更多的是以定量分析为主,需要的是实证性知识。

(三)考核办法单一。高职现行的考核制度与大多数高校的考核制度是一样的,采用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能力为主的评估制度。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考试比较在行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时显得比较刻板,欠缺创新精神,而另一些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往往表现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传统的以考代评的考核办法存在较多的弊端:解释概念死记硬背,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忽视归纳思维的评估;忽视创新能力的评估;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等等。因此,高职工商类专业的考核模式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

三、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

(一)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经过调查发现,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包括营销推广员、销售业务员、人力资源管理助理员、会计、仓管员、品管员、采购员等。随着产业的相互渗透于交叉,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技术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兼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横向看,知识面广,知识的融合度要高,要求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多专业技能的复合、多能力素质的复合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纵向看,掌握的知识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知识迁移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

(二)以综合能力为导向,加强外向型人才培养。目前从事对外事务性质工作的学生人数不多,但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渴望进入这一岗位和行业,可是在外语口语能力上达不到岗位要求。这种迫切想要提高外语能力、外交能力、国际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广西背靠大陆,面向东南亚,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广西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的过程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在逐步构筑粤港澳—西南—越老柬缅的分工层次,承接了很多外来转移的产业,各类外资、合资企业纷纷落户广西。面对广西经济市场的变化,培养外向型人才向社会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以实践能力为导向,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对学生未来的竞争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企业认为责任心、敬业精神、承压能力等基本素养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得,而这些职业素养又恰恰是影响个人和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的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专业业务技能是从大学开始习得,在工作中才开始熟练的,因此通过企业的岗前培训加上工作的积累完全可以使新员工的业务水平迅速得到提升,但是基本的职业能力比如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则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企业培训难以迅速取得成效,所以这些基本职能能力是企业在挑选人才时较为看重的。而职业素养更是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特征反映。很多毕业生在校期间仅仅看重考试分数,忽视实际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大大阻碍了毕业生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井安,柴剑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基于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1(10)

[2]刘明贵,向梅梅.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3]钱金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0)

[4]刘凯,黄亚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5]王璐.经济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J].中国报业,2011(2)

[6]闫伟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项目(2009B12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年度课题(高职教育类)(2011GZZX098)

【作者简介】王利华(1979- ),男,陕西勉县人,博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高职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